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牌》2013,(12):8-9,7
2013年11月10日,第二届“海峡杯”厦门桥牌邀请赛在厦门会展酒店隆重开幕。本届海峡杯参赛队伍规模比第一届增加了8支,达到40支,其中有来自台湾9支队伍、港澳4支队伍、新加坡1支队伍和世界桥联大使队参加。台湾财团法人桥艺基金会董事长、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和桥艺协会秘书长高纶宇先生二度受邀到会,  相似文献   

2.
原台湾奥委会主席张丰绪先生,在百忙之中,专程来厦门4天,以台湾代表团团长的身分,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名人钓鱼邀请赛。“台湾体育界是如何看待钓鱼这项活动的?”“台湾的钓鱼活动究竟开展得怎么样?”“像张丰绪这样的人物难道也是个钓鱼迷?”十分想采访他。可巧,大会开幕式的酒会上,张先生在台湾长城文教基金会秘书长耿荣水先生陪同下来到我所在的桌位上敬酒,他给人的印象是精明干练。谦和亲切,我也就毫无顾虑地约他采访。张先生满回答应,可惜几次约定都因为临时有安排而落空。他这样身分的人来到厦门日程紧张不足…  相似文献   

3.
怀念何大仁     
6月16日何大仁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中午在厦门逝世,享年79岁。何大仁先生教育世家,他自幼集邮,至今66年。在学习与工作之余他致力于集邮活动和集邮教学,在苏联俄罗斯邮票研究和鱼类专题集邮等领域多有建树。尤其可贵的是,1986年厦门大学在中国高等学校首开集邮学公共选修课程,就是由何老倡议开办并亲自执教的。何老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基础集邮  相似文献   

4.
孙文涛 《网球天地》2009,(12):105-105
自2007年起,佩雷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成为HEAD在中国唯一的代理和授权商。在厦门,记者见到了佩雷罗公司执行董事林康宁先生,并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获赠《青华苑藏元明青花瓷》一书,该书2005年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耿宝昌先生题写书名,藏品点评则由新加坡饮流斋陶瓷鉴赏会会长、中国古陶瓷学会海外理事林亦秋先生执笔。编者黄俊贤先生十余年来潜心收集元明青花瓷器,已收集元明两代各种造型的青花瓷器300件,书中收录即为新加坡青华苑藏瓷的精品。在对青花瓷纹样进行交流研讨后,黄先生又惠赠了该书的全套出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之行     
应新加坡象棋总会之邀,四川象棋队一行三 人(成都棋院副院长蒋全胜、四川棋队队长李艾东 和笔者)于2004年12月10日抵达新加坡,参加 新加坡象棋总会成立七十周年庆典活动。 当日晚上,千禧楼内高朋满座,在新加坡教育 部政务部长曾士生先生和新加坡象棋总会长梁木 贵致辞后,象总第一副会长林关浩先生主持了别  相似文献   

7.
春节前夕我收到了新加坡集邮博物馆讲解员曾适弟先生寄来的邮件。为了表示对我春节的祝福,按照新加坡华人的传统习俗,曾先生特意在邮件中给我夹送了一个红包。当我从邮件中取出这个红包时,顿时眼前一亮。纸袋正面“贴有”新加坡2004年1月发行的猴年生肖邮票2枚。我马上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桌上,仔细欣赏。这已是新加坡自1996年以来发行的第  相似文献   

8.
郑炳贤 《上海集邮》2005,(3):i001-i008
本作郑炳贤先生是中国集邮界的老朋友。郑先生祖籍福建永春,曾任亚洲集邮联合会(FIAP)主席达14年之久。现为卓越世界集邮家名榜(RDP)名人,FIAP荣誉会员,国际集邮联合会(FlP)理事(主要负责与FIAP的联系,邮展评审资料,一框类展品和FIP传统委员会等工作),新加坡集邮总会主席。作为国际评审员,他已先后36次担任国际邮展评审工作,多次出任评审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以及征集员、协调员(现称顾问)等工作。首届世界邮票锦标赛(World Stamp Championship,WSC)邮展在新加坡举办,郑先生又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邮展结束后,郑先生应约为我们提供了综述这届邮展的英稿件,经陆游先生译为初稿,刘广实、李捷先生译审校,刘佳维先生中整理并由郑先生的认定同意。特刊发此。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广新加坡象棋活动的发展.新加坡象棋总会目前已如火如荼进行了“郑海文杯”第53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的赛事活动。  相似文献   

10.
名家追踪     
武式太极拳名家乔松茂先生,现在担任着邯郸市文化局副局长。身为文化局的领导,传播先进文化是自己分内的事,而太极拳正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现在乔局长传太极不仅不是不务正业,而且已经成了武术界的佳话。去年9月,乔松茂应邀前往新加坡,参加新加坡第五届武术观摩会。在新加坡期间,乔松茂在一个万人体育馆里表演太极拳,让新加坡的武术爱好者目睹了武式太极拳的风采。他还做了题为《寻求和  相似文献   

11.
金同实 《围棋天地》2007,(17):96-96
我去参加应氏杯大学生围棋赛的活动,在厦门与应明皓先生不期而遇。我们是老朋友了,一起参加过六次围棋规则研讨会。我们都认为以实战解决围棋中的所有争议是最合理的办法,可谓是所见略同。到厦门那天正好是倡棋杯复赛的第一天,倡棋杯用的是应氏规则,在厦门的大学生围棋赛和即将在美国举行的世界青少年围棋赛都冠以“应氏杯”,也都使用应氏规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厦门、金门两地冬泳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阐述厦门、金门两地冬泳活动开展意义及存在问题,为更好的开展厦门、金门两地冬泳活动,进一步加强两地体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有益参考。研究对象:厦门、金门冬泳者300名(其中被调查的金门冬泳者为报名参加2001、2002、2003、2004年厦门“迎新春,盼统一”海峡两岸冬泳活动的选手,共50名)。2001年至2004年1月在海峡两岸冬泳活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3份,有效问卷278份,(其中收回金门冬泳爱好者的调查问卷48份),问卷回收率为94%,有效回收率为92%。…  相似文献   

13.
到了收获的季节,厦门足球经过几年的奋斗,冲甲A的愿望就要变成现实。作为厦门足球队主教练的迟尚斌,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足坛名将刚刚度过了他50岁的生日。人说50而知天命,在足坛摸爬滚打多年的迟尚斌对厦门足球、对国奥队、对自己的未来又是怎么说的呢?──在球选的眼中,迟尚斌简直就是厦门足球再造的救星,你是如何改造厦门足球的?迟:刚到的时候,厦门足球还是一帮老弱病残的组合,经过1998年甲B联赛的考验,许多队员都已不再适合联赛的要求。我来了之后,首先是四处收购球员,包括内援和外援。在大…  相似文献   

14.
《冬青集邮文选》(续)2005年8月由香港中国邮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冬青集邮文选》是刘道宜先生的个人文集。刘道宜先生现为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邮协常务理事。刘道宜先生酷爱集邮,今年刘道宜先生集邮已满60年。刘道宜先生还善于写集邮文章,他的文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我国近代体育的开拓者之一,著名的体育家和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1882~1966)诞辰120周年。18年前,为表彰马约翰“在新中国体育事业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国家批准在其家乡福建厦门鼓浪屿“建立纪念性雕塑”。在我国众多的体育家当中,经国家批准正式建立雕塑的,独一无二,可见马约翰先生对我国体育事业贡献之大,声望之高。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后任高等教育部长的蒋南翔,在1964年祝贺马约翰先生在清华大学工作50年的大会上,高度评价了马约翰的功绩。他说:“他在一个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6.
陈嘉庚先生1874年10月21日诞生于厦门集美,1961年8月12日逝世于北京。10月20日福建省暨厦门市各界人士在集美福南堂隆重召开纪念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为纪念活动题词。  相似文献   

17.
李宏 《集邮博览》2009,(4):56-57
2000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上,塞浦路斯籍N.朗戈斯先生当选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主席。在2004年9月新加坡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上朗戈斯先生获得连任,并得到第68届FIP大会的批准,任期至2008年。  相似文献   

18.
宋斐  宋准 《乒乓世界》2004,(7):20-20
由于韩国公开赛和新加坡公开赛是雅典奥运会之前非常重要的练兵之机,中国队倾巢而动,而主要对手中除了萨姆诺夫和波尔以外也是悉数亮相。“王大力”在两站公开赛中风卷残云般击败所有对手连拿两站冠军,他在世界排名上也超过队友马林,重登ITTF头把交椅。还未来得及洗去一身劳顿和疲惫,“大力”就和队友于6月1日飞赴厦门,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鹭岛备战之旅。日前本刊记者在厦门对王蔚勤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港岛钓况     
香港回归后,内地钓友希望本刊多介绍一些港岛的钓鱼活动情况,以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双方的沟通。为此,我们特邀香港业余钓鱼会杨伟志先生写了这篇专稿。 杨伟志先生是香港业余钓鱼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1996年10月曾应邀参加了本刊在厦门主办的第一届钓王杯海钓比赛。今年6月庆祝香港回归,又与北京钓协一起在首都操办了’97京港“华灯北京醇杯”钓鱼比赛。 今后,本刊将设“港岛钓况”专栏,及时报道香港钓鱼活动及有关情况。欢迎投稿。 ——编者  相似文献   

20.
图片说明     
封面:亚洲象棋联合会会长霍英东先生为第五届亚洲杯赛女子亚军张心欢(新加坡)颁奖。旁立者为亚棋联副会长吕罗拨先生。 封二上:亚洲象棋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 封二下:亚棋联会长霍英东先生与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全体队员,女子冠军谢思明(中国)合影留念。 封四上左:亚棋联副会长陈锦成先生为特级国际裁判员新加坡谭铭宪先生颁发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