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丽琳 《视听》2016,(6):64-65
电影《荒野猎人》通过极简的叙事手法、真实的拍摄技巧、震撼的视听语言,抒写出一首关于父与子、爱与恨、自然与文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长诗。片中丰富的感官意象为影片增添更多深厚复杂的"超文本意义"、人文价值。本研究立足电影文化学、电影符号学,试图从树的符码表征读解影片中蕴含的父子伦理、社会集团、哲学等维度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电影被介绍到中国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最初上映美国电影的地方是香港、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戏院。二十年代初,美国的武侠神怪片开始在中国盛行,著名演员范朋克以擅长此类影片而成为中国影迷心目中的英雄。范朋克的《侠盗罗宾汉》、《三剑客》、《月宫宝盆》、《黑海盗》等影片在中国上映后,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中国一时期武侠片盛行。大中华百合公司的影片《美人计》就是模仿《三剑‘客》和《黑海盗》的拍摄技巧,而且还获得成功,反映了早期美国电影对中国社会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3.
梁尚蓉 《今传媒》2020,29(3):115-117
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获得了7. 2亿的票房,这部电影的热映将国产青春电影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后,国产青春电影基本上沿袭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怀旧叙事策略,一场繁华盛大的青春光影盛宴由此展开。2014年《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影片相继出现,2015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继续书写着对青春的追忆,如《万物生长》《左耳》《栀子花开》等影片,构建了国产电影的青春消费奇观。然而,此类青春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同质化、情节松散、过度堆砌怀旧的倾向,人物性格单一、叙事模式化的共同特点使得很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2016年《七月与安生》和2017年《芳华》等青春题材的影片凭借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本文通过分析《七月与安生》对青春怀旧电影叙事的继承和创新,希望为此后的青春题材电影提供良性发展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庞菲儿 《东南传播》2020,(10):62-65
迪士尼真人电影《沉睡魔咒》对《格林童话》中的睡美人故事《玫瑰公主》进行叙事重构,形成了巨大的颠覆性张力,在解构经典童话的同时,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女性主义童话叙事。在情节的重构上,影片改变了源文本的核心事件,以变调性转述、极速矮化、义理置换等改编策略,解构了经典童话中的男权文化意识;在人物的重构上,影片突破了源文本中男权文化建立的女性角色规范,凸显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在深层结构模式的重构上,影片改变了源文本设置的二元对立项,并延展出了多组对立结构来体现父权制文化与女性处境的对立,呈现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与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高福生 《新闻天地》2004,(10):44-44
9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中共湖南省委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故事影片《郑培民》的首映式。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和首都近1000名领导干部及各界群众观摩了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据悉,影片将于9月18日在全国公映。据发行方华夏电影公司介绍,《郑培民》的票房成绩极有可能打破当年电影《生死抉择》的票房纪录,再度创造中国电影主旋律影片的票房奇迹。  相似文献   

6.
旧市民电影是中国早期电影在1932年之前主流电影的唯一代表。它在1930年代初期左翼电影和新市民电影出现之前趋于没落。《桃花泣血记》和现在公众可以看到的联华影业公司在同一年出品的另外两部影片《银汉双星》、《一剪梅》一样,都具有旧市民电影没落、行将向新市民电影转化时期新旧杂陈的特点;而《桃花泣血记》固有的旧市民电影的暴力意识,多少与一年之后出现的左翼电影中的阶级暴力在艺术表现上有衔接之处。  相似文献   

7.
打造华莱坞的关键在于电影中所体现的"中国性",这便意味着电影创作应以中国故事为基础,将中国故事的内涵多元的、立体的予以呈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又颇多天灾人祸的国家,灾难题材电影一直是国内电影工作者所热衷于表达的一个叙事方向,以《一九四二》、《南京南京》等影片为代表的灾难题材电影,不仅仅拓展了国人对历史的深刻记忆,同时又提供了新的角度让人们去思考和反思。可以说,灾难题材电影是中国故事的讲述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相关题材电影的发展,也遭遇到了很大的争议,人们对于此类影片对历史创伤的揭露、价值观的立场都有颇多评判。电影《一九四二》和《大河奔流》是诞生于不同时期的两部电影作品,同样讲述了历史上的中国故事,题材沉重。但两部电影拥有着不同的叙事策略,其对待历史的讲述方式也不尽相同。论文选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观、家国观、创伤记忆三个方向,对比了两部影片在呈现中国故事时的不同策略,并进而对此类题材电影在展示中国故事的方法上提出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儿童文学的精神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童话》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装帧精美,内涵独特、深邃的儿童文学佳作,体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精神追求。蕴涵着丰富的艺术内容,体现了作家高超的艺术技艺。全书是由 《牛郎织女》、《小渔夫和公主》、《碧玉蝈蝈》、《亲亲的蛇郎》、《欢喜河娃》、《含羞草》、《猎人海力布》等11篇中国民间  相似文献   

9.
电影作品《白雪公主与猎人》在延续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叙事结构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了颠覆性的影视改编.该作品将白雪公主与王后作为女性欲望与理性的两个不同面向,在父权社会干预下由分离到合而为一的历程经由视听语言进行阐释,影片由两性之间权力冲突入手,提出解决方案即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融合,从而探寻人的本质存在的优化路径,其巧妙的叙事结构为影视改编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0.
辛毅 《视听界》2012,(4):116-117
随着电影产业的日趋成熟,电影美术概念设计被广泛地运用。电影美术概念设计是随着数字时代到来而出现的新的创作理念,概念设计是针对设计所产生的诸多感性思维的归纳与精炼。《指环王》的电影美术设计是电影美术概念设计的典型代表。和《指环王》同类别的《黑客帝国》、《星球大战》、((2001漫游太空》、《银河系漫游指南》、《无极》、《潘神的迷宫》等魔幻类科幻类以及其他题材的影片,都运用到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电影未来发展重要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1.
肖潇  梁军 《新闻世界》2011,(8):212-213
近年来,在电影植入式广告发展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电影植入式广告形式,即电影中植入的明星代言式广告形式悄然出现。本文主要以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和《非诚勿扰2》为例,对影片中出现的,这种电影植入式广告新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1932年新电影出现之前的中国早期电影,都属于旧市民电影形态。因此,1931年出品的无声片《恋爱与义务》既是旧市民电影晚期的代表,又是即将到来的新电影的雏形。以《恋爱与义务》为例可以看出,一方面,影片的模式化表达范式与伦理的世俗化图解,合乎旧市民电影的传统性、伦理性、教化性和保守性等特征,另一方面,这些特征又为以后的新的电影形态如左翼电影、新市民电影,尤其是新民族主义电影的出现奠定了法理、道德和艺术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上映的两部作品刺激了观众敏感的视听神经,一部是影片《阿凡达》,这部影片,全球累计27亿5400万美元的票房,一举刷新了全球影史票房纪录。另一部是获得多个特效奖项的《2012》,后好莱坞制片流水线如法炮制,制作发行了多部极具视听冲击力的系列影片,包括《复仇者联盟》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等。自此,大制作电影的概念从好莱坞逐渐传入中国,让中国电影人意识到了大制作电影的市场价值。本论文结合案例主要论述了大制作电影的概念特征及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迪士尼动画影片《魔法奇缘》采用动画和真人相结合的方式,将童话中的公主带入现实世界,呈现了经典童话与都市现实的激烈碰撞.文章通过阐述影片《魔法奇缘》的叙事特征,以期为中国影视剧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郁敏  蔡志明 《传媒观察》2013,(11):42-44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影片中出现了诸多与《圣经》故事的相关之处。本文从原型角度入手,分别从灾难原型、救赎原型以及人物原型方面分析影片中的圣经原型体现,通过对影片情节和人物语言的分析,挖掘人性的真善美,同时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以及地球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宋佳敏 《青年记者》2017,(2):99-100
电影《荒野猎人》因莱昂纳多的表演而大放异彩,莱昂纳多也凭借其在影片中的精湛表演结束22年陪跑,首次获得奥斯卡大奖.纵观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不难发现一个突出特色就是生动饱满,真实可信,很容易激起观众的共鸣,彰显出低碳美学的典型内蕴,是一种典型的低碳表演.  相似文献   

17.
严智爽 《东南传播》2016,(10):35-37
电影是一门时间艺术,电影时间是对现实时间再创造后的时间形式。电影延长时间将故事时间在画面上具体化的脚步放缓使其长于现实时间,是一种重要的电影时间调度手法。文章运用个案研究法,以美国影片《无耻混蛋》为案例,对影片中出现经典场景进行拆解,对电影时间的延长方法与形式进行理论分析与总结,发现电影延长时间可以通过镜头语言与后期蒙太奇剪辑的创作技巧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耿爱芹 《新闻世界》2012,(3):131-132
"南京大屠杀"作为电影的题材,仿佛永远不会过时。可能是其本身蕴含的苦难、悲壮、爱国,抑或是人性的东西息息相关的原因。《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是最近的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两部影片。笔者试从第六代导演与第五代导演的这两部影片,结合伽达默尔的历史与偏见的关系,就两部电影之影像语言、思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两部反映特定重大题材的影片,两位导演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中外合拍古典名著片未必明智》的报道,提出了电影艺术创作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电影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影片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在一九八四年至八五年初,我国影坛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各地的一些制片厂竞相和外国制片商签约合作拍片,特别是合拍根据我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片。据初略统计,当时已签约和谈判的合拍影片达五十余部,其中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末代皇  相似文献   

20.
史翠婷 《大观周刊》2012,(7):19-19,42
及物性是韩礼德语言三大元功能中概念元功能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和童话体裁做了简要介绍,接着通过这一理论对安徒生童话名篇《海的女儿》中的部分节选进行了及物性分析,得出了整个文本中各类过程的运用情况, 并对此作出解释,试图找出作者运用此类写作方法的原因。最后,指出运用及物性理论分析童话故事《海的女儿》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