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8月18日,湖北电视垄上频道正式开播,近四千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频道。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节目品牌的全省推广,到垄上频道的开通,标志着湖北电视对农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结合黄石电视台《垄上行》节目运作实践,初步探讨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创优之路。  相似文献   

2.
徐文俊 《新闻前哨》2011,(11):59-60
"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8月18日,湖北电视垄上频道正式开播,我省近四千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频道。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品牌的全省推广,到垄上频道的开通,标志着我省电视对农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结合黄石电视台《垄上行》栏目运作实践,初步探讨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创优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电视对农传播不景气的情况下,<垄上行>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十分难能可贵.本文试图从<垄上行>的品牌定位、节目制作、品牌拓展、品牌的精神内涵等角度,探讨<垄上行>构建对农电视栏目品牌的奥秘,期冀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对电视媒体尤其是对农电视栏目如何成功打造品牌、更好地服务"三农"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陆平 《新闻前哨》2009,(8):61-62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社会焦点.我们看到电视对农节目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成为最受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真实、平民化、审美、营销等电视创作理念的日趋成熟:CCTV7、河南新农村频道、陕西农林卫视、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等对农频道和《乡约》、《致富经》、《每日农经》、《乡村发现》、《垄上行》等一批对农节目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黄慧  田甜 《视听界》2012,(6):30-32
《垄上行》是由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原创,湖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在全省着力推介、统一冠名、精心培育的一档对农服务电视品牌栏目。今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垄上行》榜上有名。在“双限令”及去娱乐化背景下,地方电视媒体如何另辟蹊径,创新创优?《垄上行》为业界提供了生动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飞曼 《新闻传播》2015,(2):94-95,97
湖北荆州电视台农业节目《垄上行》通过打造对农服务品牌、创新对农服务模式,惠及江汉平原广大农民,迅速实现"线上频道、线下渠道"的双赢格局。《垄上行》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以"住访"为代表的独特采访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住访"模式,无论是对于《垄上行》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当前的新闻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垄上行》栏目为例,通过对节目制作、市场营销等加以分析,归纳其优势,并通过总结《垄上行》栏目的经验,探讨我国对农栏目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垄上行》成功因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教授陆地在对湖北省荆州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垄上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文章从对《垄上行》考察印象入手,系统分析了该节目的成功原因和特点,并对其给中国电视业带来的启示谈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垄上行》栏目由荆州电视台创办于2002年。栏目开办以来,始终将农民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将农村作为主要的节目资源和节目舞台,以荆州为中心,不断扩大节目的报道覆盖面以及节目的服务对象,极大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极大喜爱,也成为了其他地市级电视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学习的榜样。本文以《垄上行》栏目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以期为对农电视栏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自办节目中,特别是在电视对农节目上有着自身优势,那么如何把电视对农节目办出自己的特色,让广大农民喜欢,来争取更多的受众。文章以瓦房店广播电视台对农栏目《乡村四季》创新实践为例,分别从本土化、实用性以及融媒体三个着力点来提升电视对农节目精准服务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朝哲 《传媒》2014,(9):67-68
正2月8日晚8时许,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垄上行》栏目在直播《贫困县里的办公楼》节目时,因主持人言辞不够客观甚至过于不冷静,在节目还在直播的情况下,临时撤换主持人,引起观众关注和网民的广泛议论。纵观这期节目的主题内容、采编方式、频道和栏目定位等环节,暴露出目前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不适合直播。现场直播最大程度地克服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实现实时播出现场情景,这是电视传播的一大优势。然而,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适用现场直播,舆论监督节目就是其中之一。从湖北广电《垄上行》这期节目的播出效果来看,之所以采取临时撤换主持人补救节目失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主持人  相似文献   

12.
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媒体服务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对鄂西北地区农村受众收看电视对农节目情况的调查及分析,认为好的电视对农节目应该贴近农业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需求,通过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引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实现电视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王平 《声屏世界》2008,(12):35-36
2006年,中国权威媒体行业杂志《市场观察·媒介》在北京发布了“2006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名单”,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与湖北荆州电视台《垄上行》并驾齐驱,入选中国原创栏目“20佳”中的科教类栏目“双佳”。《垄上行》作为一个地市级电视台的栏目,能够在与中央电视台及众多省级电视台的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十分可贵。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垄上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已成为当地乃至周边省份广大地区农村观众心目中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4.
汪芳 《今传媒》2011,(5):126+148
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媒体服务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好的对农节目应该贴近农业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需求,通过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引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实现电视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从正确引导、改换思路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做好对农节目,如何提高对农节目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农节目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让这块希望的田野播种出希望,而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对农节目的创新不是瞎子摸象,必须根据电视媒体的特点和对农节目的要求找准定位,与频道协调,与时代同行,与新锐对接。湖南卫视的对农节目《乡村发现》是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栏目,有很好的口碑,但因为与频道定位不协调,曾一度被停了下来。2005年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农村服务年”,于是,栏目于2005年5月再度面世。因此,关于《乡村发现》的定位和创新问题,倍受各级领导和电视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乡村发现》定位和创新思路的探索,能给对农节目特别是省级卫…  相似文献   

16.
陈亚军 《新闻世界》2009,(11):68-69
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在全国城乡的深入贯彻落实,各地电视媒体都在着力强化电视对农节目宣传。那么,电视对农宣传报道如何才能适合农民口味并为广大农民朋友所喜闻乐见呢?  相似文献   

17.
2002年4月,对农电视节目《垄上行》在湖北省荆州电视台问世。该栏目满怀垄上情,深入垄上行,反映垄上事,表现垄上人,全力为农业、农村、农民鼓与呼,为农村科学发展鼓与呼,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栏目开办4年多来,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8.
作为经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地市台对农频道,荆州电视台垄上频道开辟了地市级电视媒体开办对农频道之先河,为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施媛媛 《新闻传播》2009,(12):89-89
大丰是一个农业大市.广播节目的受众大军主要是农民。那么,作为广播媒体,在对农节目宣传上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目制作成本低、频率覆盖范围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可是,一直以来,在网络和电视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下,即便是在农村,广播仍然受到农民的冷落。所以.如何提高广播对农节目收听率.使农村广播节目获得更广泛的听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我台改版后的《乡间回响曲》节目为例,谈谈对提高对农节目广播收听率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张显 《视听》2022,(3):7-9
电视媒体作为连接千千万万农户、受众规模庞大的传统媒体,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新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应深入了解当下对农节目面临的转型与升级问题,发挥自身优势,在建设融媒体宣传平台上下功夫.同时,应创新思路,打造"媒体+"产业融合链条,体现电视媒体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为电视产业发展打开新的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