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张报纸要有读者缘,必须把自己放在与读者平等的位置上,尊重读者,服务读者,吸引读者主动参与办报,形成互动。  相似文献   

2.
改进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已经喊了多年,但收效不大,“长官”意识在报纸上依然体现得淋漓尽致。办报者无可奈何,读者怨声裁道,领导期望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了解读者特征改进办报方法──关于人民日报读者特征的分析卜卫每份报纸都有相对稳定的读者。读者与他们选择的报纸相互影响:一方面,报纸培养着读者的信,急需求;另一方面,读者的信息需求又孕育着报纸未来的变化。因此,研究读者的特征,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中国社...  相似文献   

4.
宏观运筹提纲挈领──试析钱江晚报的办报思路及其规律性吴永祚一张好的报纸,或者说是领导满意、读者欢迎的报纸,总有一条明确的办报思路。这条思路,是办报人组织报道、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一条轨道,也是传者与受者发生传要关系之前由传者先行构架的一座桥梁。用“轨...  相似文献   

5.
邹韬奋创办的报刊在整个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笔耕不辍的一生承载了他不断变化、丰富的办报思想和他坚持不变的办报立场。变化体现在:其办报宗旨从"力求政治清明"和"实业振兴"转变为强调启迪民智、拯救民族危亡。其个人的政治立场的转变,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者、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三个阶段。而其一切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为读者服务体现了其不变的大众办报立场。为了坚持这一立场邹韬奋坚持人格和报格的独立性。这些变化的变与不变便构成了邹韬奋跌宕起伏的办报历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读者对新闻信息的传递方式与传递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我国新闻报刊业龙头的各级党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形势下,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抓住机遇,拓宽思路.改革版面,是党报办报者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新闻摄影以其突出的形象性优势,成为党报克服办报困难,办活办好报纸的一个有效举措,加强党报新闻摄影工作也因此成为一种共同的呼声。因此,在新的形势面前,改革办报思路与方法势在必行。首先,党报必须解决报纸如何面对读者的问题。现代社…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许多地市级报纸每年都要在如何调整版面的问题上大动脑筋。一张报纸既然要想通过版面调整来争取更多读者、赢得更大市场,办报者就首先必须认真搞好有关读者(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只有充分了解并且掌握来自读者和市场的真实情况,才能避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使办报者“安居乐业”韩增玉办报者精力何以分散“办报无小事。”这是老报人常说的一句话。它不仅仅是经验谈,而且警示办报者,办报要专心致志,不可稍有懈怠。然而,我们新闻界的现实情况怎样呢?有些人却心不在焉,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办报以外的地方。何...  相似文献   

9.
都市报与市民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天都市报》伴随着一九九七年元旦的钟声诞生,短短一年里便以异常的增幅,迅速成长为武汉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之一,在街头零售市场上居销售量之首。其发展之快令武汉新闻界惊喜。有专家断言,这是因为定位正确。诚哉斯言。 (一) 定位,在新闻学里通常指的是读者定位,即为那个读者层服务,为什么人办报的问题。 读者定位对办报来说,是个首要的,也是重要的问题。定位准了,报纸经营易于成功,否则将见弃于市场。 读者定位是把办报者的眼光瞄准基本读者层(或称核心读者层)。任何一个大众媒体的读者对象都是广泛的,也都有一个基本读者层。这个读者层是媒体的基本服务对象。一张报纸要成功首先要找准这个读者层。  相似文献   

10.
陆应铸 《新闻界》2001,(2):48-49
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许多地市级报纸每年都要在如何调整版面的问题上大动脑筋。一张报纸既然要想通过版面调整来争取更多读者、赢得更大市场,办报者就首先必须认真搞好有关读者(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只有充分了解并且掌握来自读者和市场的真实情况,才能避免改版或者说办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然而,由于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潜意识里的优越感,我们习惯上所搞的那种读者调查往往并不能使我们真正掌握到读者和市场的需求。我们通常所搞的读者调查是设计一些选择、填空或问答题,刊登在报上,内容多为对“本报”某版面、某栏目的评…  相似文献   

11.
一党报开展读者评报工作,有利于全面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有利于了解读者的需求,有利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有效地改进党报经营,使之在社会主义四个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开门办报欢迎监督川报召开特约评报员会本刊讯4月4日,在四川日报召开的特约评报员会上,总编辑姚志能强调开门办报,欢迎读者监督舆论。四川日报聘请特约评报员始于1990年,至今已坚持了七个年头。在这次以研究今年评报工作为主题的会议上,姚志能与来自巴山蜀水各...  相似文献   

13.
集中精力办报本刊评论员办报者要集中精力办报,天经地义。无论是提高报纸质量,增加发行数,还是禁止“有偿新闻”,关键还在于把新闻工作者的心思引导到办好报纸(电视、广播)上来。新闻从业人员把全部精力倾注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新的一年我们就有可能向党和人民交...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为民,是我们办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永康日报以为读者办一张有用、好看的报纸,为读者创造更多价值为己任,在新闻为民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理念先行:为读者创造更多价值 新闻为民,从办报理念上来看,就是要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还要开拓读者的需求,为读者创造更多的价值。要“以读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报纸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阵地和舆论工具。要办好报纸,第一先让读者看得懂,第二让读者喜欢看,在此基础上,再重点研究怎样教育人,打动人。这是多年来我们办报者研究如何使报纸的传播意识契合读者接受意识的正确思路和指导原则。大家知道,对商店来说,顾客是“上帝”;对办报者来说,读者就是“上帝”,因为报纸宣传的任务最终要通过读者的接受来完成。如果读者对报纸宣传的内容不愿看,那么我们的劳动就毫无意义。毋庸置疑,对报纸宣传来讲,读者越多,一般来讲社会效果越好。要使报纸赢得最广泛的读者,就要对应读者的接受意识设置栏目,安排内容,考  相似文献   

16.
石勇  杨贤齐 《新闻前哨》2002,(12):15-15
在报业发展的大格局中,县市报是一支新兴的有生力量,其广泛的读者群和近乎零距离的贴近性,为县市报人提供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在传媒竞争的大环境中,县市报人同样要研究读者的心理、审美习惯、学习新的办报理念。“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作为一种新的办报理念,在县市报的贯彻实施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作重大新闻的刻录者对于图片而言,现场抓拍的真实感,重大场景的概括力,使其具有与文字同等,甚至超越文字的表现空间。因此,在重大新闻的报道上,要给予图片施展拳脚的机会,更应敢于让图片独立完成报道任务。如2001年…  相似文献   

17.
聂天兰 《新闻窗》2007,(3):79-80
近年来,平民化的办报风格日益受到广大办报人和读者的欢迎。不仅都市报、晚报类的报纸把平民化作为自己办报的目标,城市党报也对平民化的办报风格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文海拾贝     
晚报界崛起《新四小龙》钱江晚报:“钱江晚报现象”。即秉承“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的办报宗旨,8年来不断拓展办报功能,殚精竭虑为读者服务,在党和政府与人民  相似文献   

19.
刘如权 《新闻窗》2006,(5):92-92
当前党报发行的现状及弊端 目前我国大多数党报发行的模式是报社只管办报,各级党委、政府出面以下任务的形式要求用户订报,邮局管投递。这种几十年不变的发行方式,虽然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存在种种弊端,严重阻碍了报刊发行事业的发展。其一,报社只管办报而不管投递,无法与读者沟通,严重地脱离读者。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7,(11)
报刊文摘过滥之风当刹文/赵德铭在时下的报刊,大都办有文摘版或文摘专栏。按报人刊人的初衷,是想通过文摘,给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与知识。然而,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各个报纸的文摘互相撞车现象愈来愈多,致使文摘已泛滥成灾,不仅违背了办报办刊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