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的元旦,几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赚足了眼球,也赚足了口水,各方评论此起彼伏。然而不管是哪方评论,哪种声音,都对江苏卫视里夏奇拉的表演予以四字评价——非常给力。 夏奇拉出生在哥伦比亚的一个小城里。受到父亲写作的遗传,夏奇拉从4岁就开始写诗,她的第一首诗题为"水晶玫瑰"。  相似文献   

2.
跨越中关村     
从1988年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前身)算起,中关村已经25岁了。经过25年的摸索前行,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国家高新区建设的"领头羊",成为一张中国高新技术名片,成为中国的骄傲。  相似文献   

3.
周振甫先生对语文教育有深刻的见解。他在《怎样学习古文》一书中,谈到的"立体的懂",就非常精彩。文中说:怎样学习古文?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  相似文献   

4.
今年21岁的武汉考生江焕波在"提前批"中填报了香港城市大学物理系。其实他早在2011年就以678分被清华大学录取,作为定向生进入该校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学习。不过一心想学物理的他,由于没有进入理想的专业,于去年11月,向学校提出了退学申请,回武汉复读。  相似文献   

5.
福井勇,年仅17岁,目前是纽约英才学校——史蒂文森高中的一名学生。《逃学生》一书是福井勇在15岁的夏天完成的作品。作者此时的写作目的已经不是纯粹的娱乐,而是想对世界上那些永无终止的暴力循环做一个陈述。某种程度上,主人公"泰克"就是福井勇的一个侧面反映。在他描述的故事里,他"报复"了这个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6.
1934年,那是一个吸一口空气都觉得甜丝丝的年龄,7岁少年加西亚·马尔克斯正一个人在波哥大郊外阿拉卡拉卡祖母家院子里玩耍。忽然,他看到祖母一身烂泥,脸上还有道道血痕,正艰难地一瘸一拐地回来了。马尔克斯见状,赶紧迎了上去。他搀扶起祖母,惊讶地问道:"祖母,您这是怎么啦?"祖母苦笑了一下,揉了揉自己的腿,说道:"是我自己不小心跌倒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尊严     
一个大学同学,毕业五年后在二十八岁时就任近十万人口的县属小镇镇长,三年后升任该县县委宣传部长,而后副县长,在官场上如鱼得水,配有专车和司机。有一年回国我去看他,他开口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不回国?中国应该有更适合你专业的位置和机会。"我想都没有想地答道:"为了有尊严地活着。"同学十分不解地看了我一会儿。但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让他的司机随时待命,并开玩笑说:"我好多年都不开车了,但是今天,我给你当司机!"我明白,司机在他眼里是低人一等的仆从。  相似文献   

8.
蒙台梭利说:"儿童良好行为的养成期是2.5~6岁"。在这个关键期里,让我们和宝宝一起玩一玩礼仪游戏吧。从宝宝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在心中忍不住地向往着他长大后和我们在一起的生活:等宝宝长大了,我们带着他一起出去吃饭多好!等他大一点我们一起带他到朋友家做客多开心!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看着他在小公园里和小朋友玩多幸福……  相似文献   

9.
2014年初,在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舞台上,有一个17岁的男孩过五关、斩六将,从容镇定,他突出的成绩、超强的记忆力、沉稳谦逊的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双胞胎连连看"的挑战环节,他展现了惊人的"雷达技能",成功晋级中国12人战队;在中国战队与德国战队的比拼中,他又以超强的实力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细节记忆",赢得了众人热烈的掌声。他,就是本期故事的主人公——就读于海门中学的倪梓强。  相似文献   

10.
5岁的儿子刚从围棋兴趣班回来就吵着要我陪他下棋,我欣然答应了。针对他一贯先出棋的做法,我微笑着说:"每次下棋都是你先走,这不公平。"他眨了眨眼睛说:"让你先走也不公平。"我想了想说:"我倒有个办法能决定谁先走。""什么办法呀?"他几乎要站起来了。"摸棋子。"我一边说着一边把4颗白棋子和2颗黑棋子放进一个盒子里。"闭上眼睛,在盒子里随便摸出1颗,如果摸到白棋子我先走,摸到黑棋子你先走……""不行,这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
一去二三里     
小时候,我曾问启蒙老师什么叫青葱岁月,老师不说话,那时的我便认定了他不知道,因为他银发满头,执拗古板,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寿镜吾先生,只是他没有了那把戒尺,常常清着嗓子伸长了脖子带我们念"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他种他的梧桐树;"一去二三里……"他擦着那块清亮的黑板;"一去二三里……"他似乎不会笑。"一去二三里……"他说了吗?下句是什么?小孩子们坐在溪水边洗脚。  相似文献   

12.
【人物档案】阿里木,男,维吾尔族人,今年41岁,出生于新疆和静县,多年来一直在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维持生计。8年里,他靠烤羊肉串,先后拿出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还在当地高校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金,被很多网民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相似文献   

13.
奥巴马两岁时,他的父母就离婚了,奥巴马跟着母亲生活。后来,母亲认识了继父,他们迁到印尼生活。学校里的小伙伴把皮肤黝黑、满头卷发、身材肥胖的奥巴马喊做"黑鬼"。他跑回家向母亲要钱买香皂,  相似文献   

14.
这幢小木屋非常雅致和有情调,长满翠绿青草的院子整理得疏落有致,住在里面的是个殷实而和睦的家庭。女主人美丽贤淑;男主人有着稳定的收入,一切皆符合新好男人标准;男孩聪明又健康。在水泥建筑堆砌的城市空间,能有这一方美丽的绿地让男主人特别满意,他特别钟爱这个园子。男孩五岁时,提出要求,想在院子里建个沙堆,父亲立刻抱怨:"院子里建了沙堆.左邻右舍的孩子都会到这儿来玩,沙子到处飞扬,我的草皮一定会枯萎。"妻子安慰丈夫:"放心,草不怕枯萎,它自己会长的。可是孩子不会有第二次五岁。"男孩有了自己的沙堆,他和小伙伴用沙玩了很多游戏,造"古堡"、建"长城"……  相似文献   

15.
岁月的礼物     
何钰 《同学少年》2013,(5):30-30
1974年的二月初四,他诞生在一个小乡村里,村旁有一条清澈的小溪,那是"记载"他童年的地方. 1976年正月初一,在大年的钟声敲响时,她诞生在一个小小的村子里,村旁也有一条清澈的小溪,那是"带走"她童年的地方. 他就这么长大了,在小溪的陪伴下,他学会了干农活儿,学会了读书认字,学会了很多事情. 她也渐渐长大了,随着小溪的流淌,她学会了炒菜做饭,学会了看书写字,学会了很多事情. 他和她的人生,就在小溪叮咚中交汇在了一起.在1997年的某一天,他牵起了她的手,组成了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16.
石兵 《家教世界》2011,(6):10-10
"老天,我真的迷路了!"在莫桑比克与南非边境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和父母失散的12岁男孩亚历克斯绝望地哀嚎。亚历克斯不敢再走,他呆在原地等着父母回来找他。天渐渐黑了,  相似文献   

17.
张謇(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1853年生在海门的张謇16岁考中秀才,直到41岁才中状元,仕途并不顺遂。其间跟过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孙云锦、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他在支援朝鲜政策上主张对日强硬,受到拥戴光绪皇帝的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龢赏识,但是在帝、后两党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张謇却因父丧必须回老家守孝,自此回到江南发展事业。  相似文献   

18.
魔戒三部曲     
《初中生》2011,(1):32-33
《魔戒》三部曲的导演彼得·杰克逊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从小痴迷于电影的他,8岁那年,从父母那里得到彼得·杰克逊了第一架照相机,于是在学校里一些朋友的帮助下,开始拍摄自己的"电影"。  相似文献   

19.
耿建扩 《成才之路》2011,(15):11-I0007
"我是同学一双腿。"吕希庆淡淡地说,脸上露出浅浅的笑,自豪里略带羞涩。 这位16岁的少年,是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高高瘦瘦,双目清澈。他身背残疾同学求学,一背就是8年。  相似文献   

20.
浦家齐 《上海教育》2013,(18):53-53
本科毕业生要不要讲专业对口?在这些年突然成了问题,有的高校还提出了"淡化专业"的口号。一个貌似有力的论据就是,在现在的许多办公室里,能看到来自不同专业的人,在从事着相同的工种。有些专业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