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的汉字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两种。音读词是根据中国汉音、吴音汉字的发音而形成的词汇。这类词汇在现代日语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现代汉语的发音与"汉音"、"吴音"的发音有很大的差别,使汉语汉字的发音与日语发音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但还是有许多规律可寻。论文主要从拨音、长音、"イ"收尾音、口付き汉字、拗音五个方面探讨《日本当用汉字》中音读汉字与汉语汉字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日语的词汇里面有"和语""汉语"和"外来语"之分.其中汉语词汇数目的比率可达47.5%(以区别词数来计算).收录于<常用汉字表>里的1945个常用汉字当中,以音读来发音的汉字有1905个之多.也就是说,可以认为汉字音读的词汇在语言使用中处于高频率的中心位置.从中国传入的汉字音读经过千年的发展有了今天的变化,但今天仍能找到日语汉字音和现代汉语的深刻联系.而且,不光是汉字的音读,日语词汇发音的音节数-"拍"-也受到了其影响.从日语‘"拗音""拨音""促音"和"长音"入手,通过和汉语的汉字音的对比来分析汉字音对日语的影响,并探讨现代日语音节的现状,推测今后日语音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黄国山 《考试周刊》2011,(80):115-116
日语中当用汉字已经超过两千个,因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发现和研究这些日语中的当用汉字的音读和训读的发音规律。面对大量的词汇,日语教师可利用比较法和联想法,帮学生找出日语单词或词汇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让学生造句使其掌握重点、关键词汇;利用归纳法,对日语词汇进行主动记忆;让学生在文章句子环境中学习积累词汇;通过让学生在听说的环境中学习积累词汇,使其有效掌握词汇,迅速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4.
索玉琳 《考试周刊》2010,(14):42-44
日语汉字读音的复杂性给日语学习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时代和地域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汉日语各自音韵体系的差异使得汉字在传入日本的同时读音发生微妙的变异。加上两国语音体系都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化和发展.更使得人们感到日语汉字读音较为繁杂。但是,现代汉语字音和现代日语汉字的音读毕竞渊源同一.两者均由我国的上古和中古汉语字音演化发展而来。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研究这种带有规律性的对应关系,无疑可以帮助日语学习者迅速掌握日语中绝大部分汉字的音读,同时也可以为研究汉语音韵的历史演变提供旁证材料。本文主要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来揭示以b、p、m、f为声母的日语汉字音读与汉语读音的对照规律。  相似文献   

5.
日语词中有和语词、汉语词、外来语、混和词、派生词、造词等。日语汉字在不同类型的词语中有音读、训读、音训混读等不同的读音。这就使得日语词的读音变化多样,难以掌握。本文论述了日语词汇的不同类型及读音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日语汉字读音比较复杂,它有音读、训读、熟字训之别,其中音读中还存在吴音、汉音、唐宋音、惯用音等。日语的吴音与汉音都是源自我国中古音,日语吴音母体是我国吴楚语音,汉音的母体是隋唐时期陕西河南一代的中原音。文章试从中古音入手,找出汉语拼音R和日语音读的对应关系.从而提高日语学习者记忆单词的效率.增加掌握汉字读音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日语的文字主要由假名(包括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组成。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分为音读和训读。当汉字应用于地名、人名等固有名词时,可采用音读或训读。是否应该遵循汉字音读规律来读汉字文化圈内的中国和韩国、朝鲜的地名是个存在着争议的话题。重点分析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地名在日语中的读音应该遵循什么规则,遵循某一规则后所产生的影响和中国地名的日语读音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日语上的难点在哪里? 根据以往多年日语教学经验,笔者觉得可以把学习日语的难点归纳为下列三方面。 1、汉字的读音和用法方面:汉字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使用的文字,按照1981年10月1日由日本政府公布实施的《常用汉字表》,表上所列的汉字字数共有1945个。它们的大部分都有音读和训读两套,一部分汉字的音读或训读有两种以上,汉字的意义和用法同现代汉语中的汉字有相当大的区别。这固然不用说,光是记住3000~4000种以上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两者读音变化关系,有助于对这两种语言音韵学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本文从汉语声母和日语音读对比出发,以<常用汉字表>为基础,将现代汉语中声母为g、k、h的汉字找出对应在日语汉字中的音读,在总结其发音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同汉语声母的变化历程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同时观察汉语声母对日语音读的影响因素,找出日语音读发音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读后鼻辅音韵尾的汉字共333个,本归纳出了这些汉字在日语中的音读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汉语中古音的对应关系,证明了,日语汉字遥音读是以汉语中古音为基础,与日语音的相结合并受日语音韵的制约而形成的一套成系统的读音。  相似文献   

11.
试论英语对日语的影响--析源自英语的外来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外国语和本国语中外来语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英语对日语在语音、语汇与语义等方面的影响,其结果是在日语中形成了独特的与原有词汇并存的同义词、同一英语词汇变成不同外来语含义以及和制英语等多种情形,并通过回顾英语借入日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从语义学阐明英语(外来语原语)与日语(本国语)之间存在着继承性和变异性,说明掌握英日语间这种嬗变规则对学好第二外语(日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晓霞 《考试周刊》2009,(46):133-134
日语中汉字与汉语中的汉字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日语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对日语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性及差异性,对于正确认识日语中的汉字、掌握运用日语中的汉字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3.1 研究英语、俄语的识字教学。考查英语和俄语教学中识字教学的地位,时间,识字教学与正字法,识字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识字与写字的关系,识字教材和识字教学法。3.2 研究日语的识字教学。考查日语教学中的假名教学与汉字教学的关系,两者学习的先后安排与联系,当用汉字教学中“训读”与“音读”的关系,假名对汉字读音的作用;日语中当用汉字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王玲 《考试周刊》2011,(2):51-52
作者以考察中古音与日语音读的吴音、汉音的对应关系为目的,以《常用汉字表》和《学研汉和大字典》为基础,整理归纳出中古韵母为阴声韵的汉字.按汉字所属古韵书《平水韵》的韵部和韵系将这些汉字归类,逐字考察其与吴音、汉音的对应关系。本文谈其中阴声韵与吴音、汉音短音的对应关系.通过同韵系汉字中古汉语韵母与吴音、汉音的对应关系的考察,加深对中国古汉语音韵对日语音读(吴音、汉音)的深刻影响的理解,以期能够帮助日语学习者掌握日语音读。  相似文献   

15.
邢媛媛 《考试周刊》2010,(12):38-39
在汉字东传日本后,日本才有了自己的文字。汉字的日本文字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音读、训读的成立阶段,万叶假名阶段,片假名、平假名阶段,汉字假名混写阶段。在现代日语中存在的大量的汉字词汇中,有些汉字词汇和现代汉语意思基本一样.看上去一目了然,比如“学生”、“生活”等;有些词汇则和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不一样,比如“大丈夫”、“手纸”等;而有些词汇,虽然和现代汉语的含义不太一致.但如果从古汉语的角度理解,却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16.
日语词汇,从其来源来分,可以分为和语、汉语和外来语,其中“和语”,也称“大和言葉”笔侨毡竟逃械拇驶恪H语汉字有音读(音(讠壳))和训读(训(讠壳))之分。音读是模仿汉语汉字的读音;训读是完全离开汉语汉字的读音的,用意义与汉字的字义相对应的和语去读这个汉字。  相似文献   

17.
日语里的助数词绝大多数都来自汉字词汇,但日语、汉语量词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助数词学习时,常出现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通过对母语在助数词学习中正负迁移现象的分析,达到提高日语助数词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诗讲究平仄,押韵.随着语音的变化,按现在语音来读唐诗会发现有的唐诗不符合平仄押韵规律.在日语中有音读跟训读两种读音.“音读”是模仿汉字的读音,按照当时这个汉字传入日本的时候的读音来发音.“训读”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读音来读这个汉字的读音.本稿就日语音读跟唐诗音韵平仄的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日语的词汇来看,现代日语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汉字及汉语词汇,而且许多词汇除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外,字形却相近或相同,我们就把汉日语言中这些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这些汉字用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必定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20.
汉语和日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日语中存在大量汉字词汇,汉语中也存在由日本传入的词汇。这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相互影响,并且产生了大量字形相同的词汇,即所谓的汉日同形词。汉日同形词中的字同义不同现象有待于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