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问题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力学部分常考的一类问题.本文就"物体-斜面体"系统中求解斜面体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几种情况探析如下.1.物体在斜面体上静止或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图1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物体放在斜面体上恰能静止或匀速下滑,则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  相似文献   

2.
马秀江 《考试周刊》2013,(29):145-147
<正>"斜面体与滑块"这类题目,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该模型的受力本质理解不透,易受题目表面形式干扰。现举例剖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迪。例题:如例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恰能在质量为M的斜劈上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现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推该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设该过程中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  相似文献   

3.
中学物理中静力学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二是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在《物体的平衡》这一章中,学生难以掌握的是静力学中的极值问题。这里主要讨论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极值求法。〔例题〕如图1所示,今以力F阻止物体从斜面上下滑,斜面的倾角为!,!大于临界角!s("s=tg!s)。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斜面的摩擦系数为"s,问阻止物体下滑的力F与斜面成多大角度时,所需的力最小?〔解〕此题可用两种方法来讨论:第一种方法用正交分解法,用求三角函数极值方法来求极值;第二种方法是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条件,经分析力…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题中常见这样的题型:二个相互作甩的物体,其中一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另一物体保持静止。对此类题目,一般解法是对二个物体分别分析受力,然后对其一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其二应用力的平衡分别列式求解。如改用整体法则可使解题步骤大为简化,下面举例说明:例题,质量 M=10千克的木楔 A、B、C 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滑动摩擦系数 M=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 M=1.0千克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 S=  相似文献   

5.
一、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产生错误例1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θ.今有一质量为m的玩具汽车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如图1所示.(1)若玩具汽车匀速开上斜面,求地面对M的支持力F1和地面对M的静摩擦力F2各为多大?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 1.质量为M的斜面放在水平面上,物体m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1所示,在此过程中斜面仍保持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  相似文献   

7.
<正>一、受力图分析技巧解析例1如图1所示,M=10kg的木楔ABC静止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摩擦因数为μ=0.02,有一质量为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着倾斜角θ为30°木楔的斜面向下滑,当滑行距离为1.4m时,物块m的速度为1.4m/s。在物块运动过程中,木楔没有产生移动,求地面对摩擦力的大小。首先应对物体受力进行综合分析,并将思考的过程充分反映到图上,对各项受力进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高三阶段的复习,我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几种类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如下:一、相互关联的几个物体相互作用,即连接体问题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的木楔A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B正沿A的斜面匀速下滑,三角形木块A仍然保持静止,求:(1)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解质点动力学中的习题时 ,通常是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称之为惯性系。若以相对于地面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则称之为非惯性系。计算质点在非惯性系中的速度、加速度的方法与在惯性系中不同。所以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应注意参照物的选择。现举例如下 :〔题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放一个质量为 m的光滑劈 ,劈的斜面倾角为 θ,高度为 h(如图所示 )。质量为 m的物体从劈的顶点沿斜面自静止开始下滑。试求 m滑到底端时 m和 M的速度。  解 :设物体滑到底端时速度为V1 ,劈的速度为V2 。在物…  相似文献   

10.
【题目】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放置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M,两物体紧靠在一起,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在M上,使它们一起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求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取两物体为一整体,设斜面对整体的弹力为N,滑动摩擦力为f,其加速度为a.受力分析如图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m)gsinθ=(M+m)a①f=μN=μ(M+m)gcosθ②  相似文献   

11.
路文柱 《物理教师》2010,31(3):62-63
在复习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时,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1,一质量为M=2k、高度为h=0.45m、倾角为θ=30°的斜面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由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当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木块和斜面的速度各是多大?  相似文献   

12.
例1 如图1,质量为m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质量为M的斜面体的斜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斜面体M静止不动,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与物体静止时(除物体与斜面体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变化外,其它条件不变)相比,怎样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斜面的摩擦系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α,由运动方程mgsin θ-μmgcos θ=ma可得α=(sin θ-μcos θ)g。上述结果表明,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相似文献   

14.
在复习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一质量为M=2kg、高度为h=0.45m、倾角为θ=30&#176;的斜面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由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当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木块和斜面的速度各是多大?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在一次函授教学中,有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上,若所有接触都是无摩擦的。当m由静止沿斜面下滑时,则体系机械能守恒。(见图2)。对于这一问题中学生一般都是很明确的。这位函授生又提出,机械能守恒条件是非保守力不作功,仅有保守力作功,而在此问题中M对m作用的支持力N与m对M作用的正压力N都作功(非保守力作功),那么体系机械能为什么又守恒呢?应作如何解  相似文献   

16.
<正>整体法是高中物理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相较于普通受力分析,整体法不会对某个力进行系统的分析,而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把存在相互联系的物体看成整体,排除所有客观条件的影响,综合分析整体的受力情况,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简化受力分析,有助于抓住主干,降低题目难度,提升解题的质量与效率。例1质量为M的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倾角为θ,现将质量为m的小木块置于斜面体的光滑斜面上,木块的下滑速度  相似文献   

17.
力学中的斜面问题复杂多变 ,综合性强。在高考中 ,常用斜面问题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求解斜面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求解一般力学问题的方法一样 ,关键在于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在教学中适当地把斜面问题分成几种类型 ,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 ,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文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将斜面问题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 斜面和斜面上的物体均静止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 ,位于斜面上的物块质量为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 ,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作用于物体的静摩擦力的 …  相似文献   

18.
在力学连接体问题中,可用隔离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解题,也可用整体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解题,或两者兼用,当几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可将这几个物体看成一个物体来处理,即应用整体法会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 例1 如图1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  相似文献   

19.
杨立君 《高中数理化》2003,(4):25-25,34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的时候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 ,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 ,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利用失重和超重的规律去定性分析判断有关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比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要简单很多 .例 1 如右图所示 ,质量为m1 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当质量为m2 的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有 (   ) .A 匀速下滑斜面体对地面压力等于(m1 m2…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书刊上,可以看到如下的一类问题 1.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用质量不计的细绳通过定滑轮连接。M放在倾角为θ=37°固定光滑斜面上,m放在光滑的竖直杆上,M、m之比为25:9。定滑轮到竖直杆的距离为4米。求m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斜面,竖直杆均足够长取g=10米/秒~2) 题后给出的答案提示为:M、m受力平衡时,m有最大速度,v_m=3.65米/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