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德治国"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提出的治国方略,深刻理解和实践这一方略,对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具有重要意义.思想道德防线是拒腐防变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注意工作方法,提高全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选择题设计精选1.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纯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感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国强盛是必然的B.荀子把秦国...  相似文献   

3.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继承了孔孟"人治"的政治思想,主张在政治实践中"选贤举能"。但另一方面,荀子这一主张背后隐含着自我荐举的政治企图,表明了他"人治"思想的条件性;此外,他将"法"视为重要的施政方针及政治策略,并将其与"治人"相结合,重视人才运用法的能力,这便超越了典型的孔孟式的"人治"传统。荀子政治思想中对"法"的理念的引入与强调,源于他对不断变化的政治现实的思考,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也潜藏着儒家思想与社会实践动态调适的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基本治国方略,是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的,是对中华德治传统的批判继承,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实施这一方略,就必须更加重视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5.
"叙述荀子生平"一事,始终要靠当代学者对历史资料的诠释和建构故事的一种"构想力"。在文献资料非常限制之情况下,勾勒出荀子的生平大概如下:荀子大约在公元前316年出生于赵国。他年轻时曾到齐国,当时应是15岁左右。荀子在稷下学宫研瓒到30岁左右,燕国战胜齐国迫使荀子离开齐都临淄,并在前286年到前278年间居留于楚国。后来秦军攻进楚国都郢城,齐襄王夺回临淄的事件让荀子回到稷下学宫,在这时期三度被任命为祭酒。在前265年,赵国由孝成王继位,应侯范雎在秦国掌政,荀子应该在这一年到前262年之间曾拜见他们以及秦昭王,此时也是秦赵争霸最后交锋的前夕。256年楚国灭鲁,荀子接受楚国春申君的邀请,接任兰陵令。我们无法确定前238年他被解任前是否曾一度离职赴赵国,但他在卸任后继续居住在兰陵直到去世。如果说荀子是在前237到前235年间去世的话,他的年纪应该是70岁后半到80岁。  相似文献   

6.
荀子久居齐国,是先秦学术的集大成者,也是稷下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通过广泛地批判百家学说,吸取其中精华,针对即将统一的形势建立一种适应其需要的学说体系。他以儒家政治思想为基础,受到稷下学者思想的影响,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礼法并举、儒法结合的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7.
商鞅变法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改革 ,历来都是教学的重点。现行中学课本中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 :废分封行县制 ;实行什伍连坐法 ;奖励军功 ,实行军功爵制 ;废井田 ,开阡陌 ,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以及“燔诗书明法令”。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是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的特权 ,建立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 ,使秦国强大起来 ,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其实 ,除此而外 ,秦国强大还有另一重要原因———秦国实行客卿制。这也是秦国政治上由弱变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清末维新运动前后,出于鼓吹政治改革的需要,荀子及其学说荀学成为维新派的众矢之的。以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抨击荀子思想实为中国两千年来君主专制的罪魁祸首,认为荀子主张"尊君权"彻底背离了"民主""平等"的儒家思想基调,篡改了儒学的本意。为回应这一批判,立足于《荀子》诸篇的具体观点和逻辑线索,厘清长久以来围绕荀学...  相似文献   

9.
"隆礼重法"与王霸兼用——荀子政治思想研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师。他生于礼制社会结构已经解体、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的战国时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诸侯异政、烽烟四起的政治现实,荀子进行了较为理性的思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取先秦诸子百家之精华,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以“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性恶论”与“化性起伪”人性改造说、“明分使群”的社会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以“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尚贤任能的政治主张、重民尊君的王霸理念以及“天下一统”的政治目标为内容。  相似文献   

10.
郡县制是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创始,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完成的。这一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秦都咸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法家杰出的代表人物.出身于先秦韩国皇室,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当时秦国已成统一之势,战国六雄已是强驽之末,积弱的韩国更是不堪一击.韩非死时离其祖国的灭亡不过三年,离秦始皇统一中国不过十二年.他曾上书韩王、提出变法图强的主张,但未被采纳.韩非虽具有过人的政治才华,此时却也无力回天.加上他有口吃的毛病,于是便退而著书,从理论上进一步阐发革新政治的重要性.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始皇看到后赞叹不已,甚至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来竟以武力胁迫韩王派韩非去泰国.不久,被李斯、姚贾诬陷,毒死狱中.其著作保存在《韩非子》一书中.  相似文献   

12.
荀子以性恶论为理论基奠,提出"礼治"下的分配正义思想。该思想针对社会政治名分、物质财富以及相应的责任义务进行等级分配,体现了荀子以不平等为平等的诠释逻辑与以"人治"为核心的统治主张。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贯彻落实这一方略,必须进一步加大依法办事的力度,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即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严格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4.
荀子礼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继承了孔子的礼学思想,而且吸收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建立了以礼为核心的礼法并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荀子礼学思想不仅为历代统治者提供了治国方略,而且对于现代社会中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发展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知识梳理】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胜或免遭被强国蚕食鲸吞的命运,纷纷采用各种政治思想和主张,变法运动延续了一百多年。同时,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家学派互相争论,将思想成果与强国方略紧密联系起来的局面。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很能让人联想到学以致用的现实的文化观。但是,我们不能孤立地将百家争鸣的局面看成一种文化现象。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实质上是法家思想在秦国的一次推广。二、秦朝的“法治”嬴政根据韩非子的蓝图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现这一方略,就必须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性。但在实践中法律的权威性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因此,探讨树立法律权威有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吕不韦新论     
吕不韦以商人的投机心理涉入秦国政治,帮助子楚取得了秦国王位,并辅助秦国两代国王治理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吕不韦为秦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却遭杀身之祸,并被历代史家所贬低。尽管他在个人生活上存在污点,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8.
秦国在春秋前期,偏居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军事实力弱小。春秋时期,统一西部,称霸西戎,逐渐将秦都城向东迁移,以便靠近中原地区。战国时期通过几次改革和变法,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军事强大,迁都咸阳,秦的视线就扩展至更远的东方以致全中国。迁都后,秦国的地缘形势和地缘政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外战争节节胜利,地位不断上升,称王称帝。这一切都为秦的统一六国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较的成功的一次变法活动。在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变法中,秦国取得了最大成功,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和军事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引用一些史料促进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荀子》的孝道思想整体上体现了以国制家,政治优于伦理的儒学立场,但其中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在《荀子》不同篇章中存在细微差别:《宥坐篇》之前,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被赋予宏观的政治架构意义,作为伦理的孝道是庶民的生活主题,而政治是士君子乃至圣王的生活主题;《宥坐篇》之后,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转而被内化为理想人格的两全,"孝道"不仅属于圣王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更表现为圣王事功的"尽伦尽制"。这种差别可以归诸荀子后学对荀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并鲜明地表现为《荀子》诸篇论孝的不同侧重,以及与孔、孟截然不同的政治诉求。但以"圣王"为理想人格来统合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冲突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解决,当这种张力在实践中转化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荀子》的解答无益于指导具体境遇下普通人的社会实践。因此,《韩诗外传》中会存在以毁灭个体生命为代价的两全,而《孝经》则以孝道这种人类普遍的伦理情感为出发点构建政治的合法性,以此弥合《荀子》"大一统"思想造成的二者分裂,并重新回到孔、孟的儒学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