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资本主义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边区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区政权的新民主主义性质决定了党把发展私营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部分,从而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植其发展,增强了经济力量,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针对落后的边区经济和边区发展经济面临的问题,政府和银行采取措施,发放了农业,手工业,公营工业,商业等贷款,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对边区克服困难,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在这里,为了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带领边区人民进行了经济文化建设,并创立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其中中小学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建设,改变了陕甘宁边区落后的文化面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遭到日本和国民党的封锁与围剿,使原本经济基础薄弱的边区经济发展陷入极大苦难之中.困难面前,身为边区金融和经济支柱的边区银行,在中共中央、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利用有限资源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协调各方关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建设作为边区整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在认真贯彻执行由边区教育思想指导下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但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也为发展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担负着抗日总后方的任务。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军民自力更生、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对边区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建设,把一个地瘠民贫,经济文化落后的陕甘宁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探究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公营、民营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边区纺织业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的指导中心。为了巩固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在边区采取了减租减息、开垦荒地、发放农贷、推广植棉、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组织劳动力、发展畜牧业等一系列旨在发展农业的措施 ,推动了边区农业的发展 ,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面临的严重困难,边区脱产人员的增加扩大了物资需求和消耗,边区经济状况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国民党的军事政治封锁,加剧了边区供需矛盾,这是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边区政府经济管理经验不足,在边币发行、出入口贸易、公营商店管理等方面造成一些失误,是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边区政府和政府领导人以及幼儿保育工作者对学前教育充满了人本主义的关怀。边区学前教育事业虽然刚刚起步、带有很大的实践性质,但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场人本主义的教育实践,留给人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