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属于不同国家和阶级(党派)的新闻摄影事业,尽管它们诞生迟早不同,规模有大小之分,但是都受着共同规律的支配。正由于这种共性(一般规律)的存在,才使得世界各国的新闻摄影有了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必要与可能。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摄影,是按照新闻摄影的一般规律,在吸收资产阶级新闻摄影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它初具规模,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之后,仍然不断地吸取和借鉴别的国家、别的阶级的技术和经验,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也称“华赛”)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反映世界和平发展,表现人类生存状态,展示人类命运情感的。一个可供全世界新闻摄影人平等交流的全新的平台。“华赛”无疑是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新闻摄影的良性融合。她诠释的是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让世界新闻摄影界对中国有了更多预期与关注。  相似文献   

3.
(由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日报社主办的《世界新闻摄影展览》于1988年1月5日至15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展厅内,人流如潮,逐日来观者有之;新闻圈内外,议论纷纷,一时成热门话题。) 许(曾任驻外首席记者多年):这个展览还是第一次在亚洲展出。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的先生们终于把足迹印上了中国的大地。那一幅幅画面似乎在跳动,把观众,也把我们带进一个广阔、纷乱的世界。可惜里面没有中国大陆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是因为荷兰先生们不了解中国?还是因为照片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我们的新闻照片如何走向世界?它和荷赛照片  相似文献   

4.
3月25日,第六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揭晓,8大类16项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各归其主.用新浪文化频道新闻稿中的话说,这次华赛"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为促进中国和世界新闻摄影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摄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华赛正在成长为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声誉日隆的新品牌."  相似文献   

5.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PRESSPHOTO),简称“W P 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PRESSPHOTO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49届。该比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它的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荷赛奖”分为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基…  相似文献   

6.
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是世界性的新闻摄影年度大赛。它的前身是荷兰全国性“银相机奖”摄影比赛,1955年,由荷兰三位摄影师发起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大赛。由于是荷兰人发起并主力,人们习惯称之为“荷赛”。 许多国家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均视夺取“荷赛”奖项为殊荣。1999年颁奖的第42届“荷赛”,有116个国家和地区的3733名摄影师36836幅(组)作品参赛;而在2000年颁奖的  相似文献   

7.
1988年1月5日上午,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题为“世界新闻摄影展览”的大型展览集中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举办的30届(1957年至1987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评出的代表作241幅.这样的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举办.一场“荷赛”热很快风靡京城,继而又在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展出,给中国新闻摄影界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8.
专题摄影在新闻摄影领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它既具有摄影艺术一般的规律和特点,如:艺术性、真实性、可信性等,又具有专题摄影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一般是由多幅照片,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侧面进行系统的完整的表述,是对一件事物进行深层报道,所以作品都必须是成组的,由几幅、几十幅、甚至上百幅照片组成。在专题摄影中,每幅照片承担着各自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荷赛”,亦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它以促进世界范围的新闻摄影信息交流和提高专业摄影记者水平为宗旨。为此,WPP基金会组织了一系列有关新闻摄影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组织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有声望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这个比赛虽然早已被我国的摄影界所知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新的报道领域,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捕捉改革大潮中的精彩瞬间,使新闻摄影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我们请一批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志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以便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1、您认为自己近几年在以摄影报道改革大潮中做了哪些比较成功的努力?有哪些比较好的作品? 2、您认为近几年新闻摄影报道改革大潮方面主要成绩何在?有什么新突破?还应在哪些方面努力? 3、您在从事这类报道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最苦恼的是什么?您认为新闻摄影在这方面的优势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办法在哪里?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4、您认为近几年来反映改革大潮的成功照片有哪些(请举出四五幅作品即可)?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这个比赛面对全球五大洲职业摄影师征稿,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两届。第一届的参赛国家为76个,参赛作品的总数为21627幅;第二届的参赛国达77个,其参赛作品数量比上届增加了5401幅。由中国人举办的这项国际摄影比赛具备一定规模,其参赛作品的学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在摄影圈内外引起反响。“华赛”的举办为中国新闻摄影师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也为世界摄影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从其两届获奖作品情况看,每件作品都有可取之处。我们不妨在此就其银奖作品《米兰时装周》…  相似文献   

12.
一幅好的新闻图片,能真实地、生动地、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它能跨越语言和文字的隔阂,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所接受,使广大读者及时目睹各地所发生的新闻。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新闻摄影工作,除了要遵循新闻摄影的普遍规律即共性外,还要寻求其特殊规律即个性。本文结合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新闻摄影的一些实践,粗略地探讨一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摄影的特色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2007,(4):I0004-I0004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0届。“荷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其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又称“荷赛”),作为世界新闻和摄影界的一项权威赛事,就像电影界的“奥斯卡”一样,被许多人视为业内至尊。 前不久揭晓的第47届“荷赛”奖,最后获奖的61幅作品,是从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4176名参赛者的63093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是名副其实的“千里挑一”。这61幅获奖作品中,有1幅是“凌驾”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这个比赛面对全球五大洲职业摄影师征稿,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两届。第一届的参赛国家为76个,参赛作品的总数为21627幅;第二届的参赛国达77个,其参赛作品数量比上届增加了5401幅,由中国人举办的这项国际摄影比赛具备一定规模,其参赛作品的学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在摄影圈内外引起反响,“华赛”的举办为中国新闻摄影师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也为世界摄影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从其两届获奖作品情况看,每件作品都有可取之处。我们不妨在此就其银奖作品《米兰时装周》刘新闻照片的艺术性作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13,(6):F0002-F0002,I0001
中国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不久前在浙江杭州揭晓,美联社记者贝尔纳特·阿尔明的作品《加沙的冲突》获得2012年度新闻照片大奖。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摄影者提供了3万多幅作品参赛,共有75幅作品在8个类别16个项目中分获金、银、铜奖。  相似文献   

17.
华威 《青年记者》2010,(9):51-52
3月25日,第六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揭晓,8大类16项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各归其主。用新浪文化频道新闻稿中的话说,这次华赛“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为促进中国和世界新闻摄影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摄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华赛正在成长为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声誉日隆的新品牌。”  相似文献   

18.
朱熙勇 《新闻前哨》2022,(17):56-57
<正>6月23日,第3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初评会落下帷幕。536幅(组)作品参加初评,囊括了2021年中国重大事件、社会热点,每一幅(组)摄影作品均有亮点,体现了摄影师的政治意识、新闻意识,也凝聚了他们的创作智慧和劳动汗水。如何选出新闻性、时效性、感染力和社会意义都突出的摄影作品?笔者第一次担任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初评评委,倍感压力。在评选过程中,笔者认真研读了每件参评作品,也对中国新闻摄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600:0。第3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结束了,中国大陆137名摄影记者送去近600幅新闻照片参赛,获奖记录表上显示为零。这个结局,对自我感觉良好的摄影记者(包括笔者在内)无疑是当头一棒。这一棒打得我们清醒了许多,使发热的头脑渐渐地冷静下来,理智地回顾已走过的路。近年来,我国新闻摄影巳从僵死的胡同里艰难地走了出来,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形势发展有利于新闻摄影事业。但是。从最近两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结果(包括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的评选)来看,暴露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摄影日臻成熟。10多年的艰辛奋斗,10多年的热情培育,广大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终于看到了心中的希望逐渐变成璀璨的现实。这是我目睹了由中国记协国内部和《人民摄影》报社主办的’93新闻摄影奖(石利洛杯)评选过程的最大感受。 走向成熟的中国新闻摄影的最显著标志是,我们曾为之呐喊的新闻意识大大增强。广大摄影记者和爱好者从传统的宣传摄影模式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目光和身躯投入到新闻事件、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的各个角落,发现和捕捉那些人们欲知而未知的鲜活事物的鲜活形象。1993年中国大陆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在这次的3000幅(组)来稿中几乎无一遗漏地得到反映。例如天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