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隆庆和议”后,明朝与蒙古右翼实现了和平贸易关系。明朝在边境设立了若干市场与蒙古右翼定期进行互市贸易,其中隆庆、万历年间的市场贸易比较活跃,最具代表性。考察明蒙边境大小贸易市场的设置时间、位置、贸易对象等对于客观认识此阶段的明蒙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隆庆五年(1571),“俺答封贡”实现,为了维护蒙古与明朝之间的封贡互市大局,顺义王阿勒坦汗及其继承者前后共四次宣立有关的法规条约,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法规对维护明蒙封贡互市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对蒙古习惯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代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在俺答封贡、明蒙关系缓和、北部沿边地区实现和平的大背景下,在宁夏镇也兴起了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蒙汉民族互市贸易。但是,明代后期宁夏互市贸易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九边其他地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官市占主导地位、民市不发达、明政府限制互市的政策、“市本”不足,而且往往被拖欠或挪作他用以及战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茶马司,顾名思义,是专门管理茶马事宜的机构,最早产生于宋代。宋代置有榷茶买马司,元朝以提举茶事兼理了马政,遂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明朝设置茶马司,旨在便利与番族即以藏族为主体的西北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互市。终明一代,蒙古北据给明朝边防造成了巨大威胁,出于抵御长于鞍马骑射的蒙古骑旅南下扰夺的需要,明朝统治者素重西北马政。明代西北边防所需官马,其途径主要是采取以茶易马的形式,也即是通常所说的茶马互市。所  相似文献   

5.
隆庆时期,在经济、政治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壮大,以及其他一些有利因素的条件下,明朝通过开放海禁、“俺答封贡”使一直困绕明朝的“南倭北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宣府镇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素有京师北大门之称。明朝政府从巩固边防的政治考虑出发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措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后世地方经济构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着重探讨了明朝政府对宣府镇在互市、屯田和交通等方面的政策、影响及在现在和今后经济发展中应该借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耶律隆庆是辽景宗次子、圣宗耶律隆绪之弟,是辽朝中期最重要的皇室宗亲之一。他担任南京留守19年,稳定了辽朝南部边境,为对宋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澶渊之盟”签订后,他推动辽宋之间的边境互市贸易,促进了辽宋之间的经济往来。在承天皇太后的宠爱下,他养成了桀黠的个性,对辽圣宗的皇位造成威胁。不过,辽圣宗并未激化其与耶律隆庆的矛盾,维系了辽朝中期政局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联系民族关系的河套地区 ,一直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明朝中期蒙古诸部入套 ,对明朝的北部边防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明朝自成化至嘉靖年间多次计划复套 ,均未成功。随着鄂尔多斯部在河套的定居 ,明朝与蒙古封贡互市 ,同时 ,继续修筑边墙 ,以此来防御蒙古诸部的进攻  相似文献   

9.
公元1572年至1582年,即明朝隆庆六年至万历十年,兴起了一场企图挽救明王朝统治危机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整顿吏治和改革财政,领导这场革新运动的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卓越的理财家张居正.一、针砭时弊,对症下药张居正的革新措施,是针对明朝的时弊提出来的.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正是明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对于明王朝全面出现的统治危机,他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十五岁的张居正就给世宗上了《论时政疏》,指出明朝有五大积弊,建议皇帝实行改革.这五大弊病,归纳起来是三个突出的问题.第一,政治  相似文献   

10.
宣府镇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素有京师北大门之称。明朝政府从巩固边防的政治考虑出发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措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后世地方经济构成产生了深远影响。章着重探讨了明朝政府对宣府镇在互市、屯田和交通等方面的政策、影响及在现在和今后经济发展中应该借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加强民国时期边疆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既有研究对民国政府经营内蒙古、新疆诸省区的研究较多,对云南、广西诸省治理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是,加强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的治理研究,在史料、史实诸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挖掘新知,是当前近代边疆地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12.
论陆路口岸在我国东北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个省区,业已形成一个沿边口岸群。陆边口岸的开辟和建设,边境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沿边城镇化进程。口岸、边贸、城镇化,三者互促互动,在我国东北部经济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利国、兴边、富民、睦邻、安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八国联军侵华和清廷对各国宣战,西北地区的边防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为了防止俄国军队从陆路入侵科布多,履任不久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在其辖区大刀阔斧地挑练蒙兵、发展屯垦,进行了一系列的"筹防"活动。瑞洵的"筹防"活动,与随后不久开展的清末新政"裕度支"、"精武备"的宗旨是相契合的,实际上是新政在科布多地区推行的前奏和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近期对外贸易发展势头强劲,在西部开发的省区名列前茅,成绩突出,在全球经济回暖和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带动下,口岸环境不断改善。但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向俄罗斯出口商品、开展境外投资的难度在不断加大;边境贸易经济合作服务体系建立滞后;物流设施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等等。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边贸企业管理,鼓励和支持边贸企业做大做强;实行多元化国际市场开发战略;积极推动我国边贸出口产业升级;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通关工作;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线路规模,加快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过由沿海到内地的发展过程。美国的西部开发模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俄国西伯利亚开发也成为世界边疆开发史上的典型。借鉴美、俄边疆开发的经验,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朝代,其统治具有鲜明的蒙汉二元性特征。在统治政策的制定上,既有有对蒙古传统的继承,又有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也有新的发展及演变。本文从元朝的政权机构及制度建设、民族政策、边疆治理等几方面简要地对元朝的统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明洪武时期故元兀纳失里大王的考察,可以认为北元灭亡后,兀纳失里大王成为漠北西部的一支重要势力,但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哈梅里回回阿老丁来朝入贡,并非《明史·哈梅里传》所言是受哈梅里兀纳失里大王所遣。而且,本为故元出伯系的威武西宁王兀纳失里,其继承宽彻系肃王王号的时间,疑在洪武十四年至二十一年之间。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征讨哈梅里王兀纳失里之事,应是兀纳失里遣兵寇边所致。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域处于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三省交界处,是北方游牧区、东北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r-地带,也是东北文化区面向中原文化区的前沿。辽西地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多民族聚居、融合的重要场域。朝阳为三燕古都,宁城为辽代中京,承德为清代陪都,都体现了区位的重要性。这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农牧交互转换。辽西地域多元文化因素荟萃,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诗书之路辽西走廊是一条重要的民族一文化廊道,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生态环境变迁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标本,对于辽西地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是灾害多发的地带,北疆地区的灾害史研究需要进行研究模型的建构。本地区应该建立灾害史数据模型和历史模型,以期深入认识和了解灾害情况,进而对灾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把本地区灾害历史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指导今天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20.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徐树铮组建西北筹边使署,并击败政敌陈毅。组建西北边防军,图谋在内外蒙古扩张地盘。直皖战争中,徐树铮的嫡系军力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在外蒙的军队也遭到当地蒙古驻军的冲击而遭灭顶。西北筹边使和徐树铮的“西北梦”也就成为明日黄花。学术界就此问题已有相当关注,但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