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墉 《教学随笔》2014,(9):15+17
<正>①儿子刘轩念中学的时候虽然很叛逆,但是他说过两件事,我不但服气,而且难忘。②一件是我们看篮球转播。刘轩问我:"你有没有发现投进球的人总是第一个反防?"我说:"投进球的人,刚冲锋陷阵,一定最累,而且最可能接近对方的底线,为什么还最先反防?"刘轩理直气壮地说:"就因为他立了功啊!人有自尊的时候会更拼命!"  相似文献   

2.
下午课问,我从初一年级的教室前经过,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李校长,李校长!”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女生。我俯下身子问道:“有什么事吗?”她仰着脸对我说:“我想问您,为什么我们表演的时候,您不看完就走了呢?”“嗯?”我没明白她的意思,“能说具体点吗?”  相似文献   

3.
不亦乐乎     
1.有个坎儿 有一个哥们儿,他对他媳妇说:“媳妇,我算命了,算命的说我135岁的时候有个坎儿!他媳妇冷冷地说:“咋的?坟让人刨了啊?”  相似文献   

4.
爸妈的炸弹     
有一年,我和儿子刘轩一起接受某电台的访问。主持人让刘轩形容一下爸爸和妈妈。儿子一笑,说:“他们两个都是炸弹,我爸炸起来比较响,我妈比较不响。”我好奇地问儿子:“你既然说老爸老妈都是炸弹,你比较怕哪个爆炸?”儿子居然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怕妈妈。”我一惊,问:“不是我的炸弹比较响吗?”  相似文献   

5.
    
有一年,我和儿子刘轩一起接受某电台的访问。主持人让刘轩形容一下爸爸和妈妈。儿子一笑,说:“他们两个都是炸弹,我爸炸起来比较响,我妈相对不响。”我好奇地问儿子:“你既然说老爸老妈都是炸弹,你比较怕哪个爆炸?”儿子居然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怕妈妈。”我一惊,问:“不是我的炸弹比较响吗?”  相似文献   

6.
学会尊重     
近日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某年暑假,一位老师去老家度假。一天,他看见一位老农赶着两头牛在耕地。这位老师便大声问:“大伯,您这两头牛哪头更棒?”老农看了看他,没有理会。等到了地头,牛在一边吃草的时候,老农才附在他耳边轻声说:“右边那头更好。”这位老师很不高兴地说:“您干吗现在才说,还这么小声,怕吓着谁吗?”老农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两头牛,说:“牛虽是畜类,但和人一样,也有自尊。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不好,别看它们不会说话,却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辨出我对它们的态度。那头牛尽力了,但仍然不够优秀的牛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7.
明天 《家庭教育》2014,(1):84-85
儿子回来告诉我:“乐乐哥哥到广西旅游了!”“是吗?”我很惊讶,“他什么时候走的?”“今天早上,我也是听爷爷说的。”儿子明显有些不快。“你们昨天不是在一起吗?他没告诉你?”儿子摇摇头:“没告诉我!”我笑着打圆场:“那估计是怕你赶路吧?”“爷爷也这么说!我有那么黏人吗?”那是夜晚,我看不清儿子的表情,但能感觉到他脸上的落寞和内心的伤感。  相似文献   

8.
案例:“我把老师杀了!” 一堂语文课上。我们学到了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六”中的一篇短文:古时候,一个人背着大包袱骑着毛驴赶路,路边一个人问他:“你怎么不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那个人说:“我才不会那么傻呢!毛驴驮着我已经够累了,我怎么还能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这时,我给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那人究竟傻不傻?没想到问题刚一提出,教室里就像开了锅,有的大声说那人傻。有的更大声说那人不傻,简直是在比声音大小。我灵机一动,既然孩子们有了说话的欲望,我何不顺水推舟,让他们来一场辩论赛,也好进行口语训练。于是,认为傻的正方、认为不傻的反方各选出四名代表,上台进行争辩。争论非常激烈,有板有眼,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可能孩子太小,对道理说得不是很清楚,也对对方的说法不服气,所以谁都不服对方。我想:看来只能让事实说话了。于是,我让反方一个学习优秀的孩子小胖双手端着讲台上的一张独凳,他大声说:“嗨,不重!”接着,我将教学用的扩音器放在了那张独凳上,这时,孩子们都看到了他手有点打颤,脸也憋红了。  相似文献   

9.
罗素曾经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 “是维特根斯坦!”穆尔毫不犹豫地说。 “为什么?” “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的时候老是露着迷惘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舌存齿亡     
《家教世界》2014,(3):39-39
殷商时期,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叫商容。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他的弟子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老师,他问老师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商容问弟子:“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说完张开嘴。弟子疑惑不解地说:“在啊!”商容又问:“那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全部掉光了。”  相似文献   

11.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正在赶路的查拉图斯特拉在一棵树下睡着了,突然来了一条蛇,咬了他的脖颈,查拉图斯特拉因为疼痛醒了过来。蛇见人醒了,便要逃走。查拉图斯特拉说:“你还没有得我的感谢!感谢你叫醒我赶路。”“你没机会赶路了。”蛇说,“我的毒液会杀死你的。”查拉图斯特拉笑着说道:“何曾有过天龙被一条蛇毒死的呢?收回你的毒液吧,你并不富足到可以将毒液赠我。”于是那蛇又重新爬到他脖子上,吸去了毒液。  相似文献   

12.
吃中饭的时候,彭主任笑着对我说:“802班熊思斌最喜爱的老师是你啊!”我满脸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的?”“问卷调查一发下去,他就嚷嚷:‘我最喜爱的老师是语文老师廖桃珍。'”哈哈……彭主任的这几句话引来了众多就餐同事的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3.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14.
马志国 《成长》2006,(4):69-69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20岁的男生,一天晚上我和一个男生闲谈谈到了性的问题。他忽然问起:“你的阴茎勃起有多大?”我用手比给他看。他惊讶地说:“哎呀,太小了,我勃起时至少有这么大…”他也用手比给我看,看他的手势比我大了三四厘米。我问:“阴茎短小会怎样?”他说:“将来性生活的时候,你妻子会感到不爽。”  相似文献   

15.
“晶”对“品”说:“你们家难道没有装修?” “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 “熊”对“能”说:“怎么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了!” “丙”对“两”说:“你家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结婚了?”  相似文献   

16.
你是路人甲,我是路人乙接球 运球,快速转身,后仰,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弧线,进球。“球进了,许凌志又进球了!小楚你快来看啊!”死党张明媚一边兴奋地手舞足蹈,一边不停地叫嚷着盖楚楚的名字。盖楚楚挥了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许凌志何许人也?至于你那么兴奋?姐我回眸一笑,可以迷倒一片。区区一个无名‘帅锅’,怎能入本公主之眼?”张明媚一听,嘴巴张成O形:“你连许凌志都不知道?他可是我们学校出了名的篮球队队长,人又帅成绩又好,粉丝无数,只可惜他从来不搭理我们,所以我们只好以45度角仰望他,然后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7.
张启建 《中国德育》2004,(12):40-40
在一次县级教研活动中,我和参加活动的30多位老师一起听一堂二年级语文课。上课前,执教的老师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们高兴吗?”“高兴!”学生的声音响亮而清楚。老师接着说:“那我们就转过身去,向客人老师问声好!”孩子们非常乖,齐刷刷地转过身来,十分认真地说:“客人老师好!”“同学们好!”在30多位老师中,仅传出了我一个人的应答。  相似文献   

18.
在我还没有成为作家之前,曾经听到一位作家说过:“作家是人群里最安静的那一个人。” 我觉得奇怪! 为什么作家要保持安静呢,而且还是最安静?  相似文献   

19.
刘春生 《高中生》2011,(8):63-63
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时间.发现自己没带表。此时,他恰好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女孩在玩耍,于是他决定过去打听一下。但是,这两个小女孩有一个毛病:姐姐上午说真话.下午就说假话,妹妹与姐姐恰好相反。他走近她俩问:“你们谁是姐姐?”胖的说:“我是。”瘦的也说:“我是。”他又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胖的说:“上午。”  相似文献   

20.
奉承有方     
牧原 《高中生》2009,(11):49-49
古时候,相传有位极善奉承的人,一天他应邀到朋友家作客,席上还有四位客人。他问甲:“老兄离此甚远。为何早就光临了?”甲说:“我是骑马来的。”“噢!威风威风!”他又问乙:“老兄贵府也不近,何以如此神速?”乙说:“我是坐轿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