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彦 《职业技术》2006,(10):108-108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热点。人们对它的重要性也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目前,很多学校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大多数学校仍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单独的课程.没有和学科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不是“研究性课程”的专利,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只有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融人课堂教学中以真正的改善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才会更有生机。  相似文献   

2.
邱永扬 《教育艺术》2004,(7):61-61,60
在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地理专题,开展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从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清楚地表明,学生已从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接受者”向学以致用的“构  相似文献   

3.
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本文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对于怎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问题情景?研究探索?归纳总结?知识迁移”基本教学模式,并阐述了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中学语课改所取得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和正在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来看,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在语课堂教学资源之外的,研究的空间也主要在课堂之外。但就课程改革而言,我们应该努力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常规教学中形成研究性学习的集体氛围,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从教学改革研究的视角,集中探讨了大学科“研究性教学”的几个问题。认为:研究型教师是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前提,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则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要深入认识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内涵,处理好学习和研究的关系,努力排除学校教育中阻碍研究性教学的因素,并对考试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合适分类,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的个性特征,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进一步深化对研究性学习的共性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把握在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操作要求,从而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研究性学习。笔者对133份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素材(实录或教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教学目标和内容、活动方式、探究程度、自主程度四个维度,对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进行了多维的新分类尝试,并且用典型案例进行了示例说明。事实证明,这种新分类尝试可以从不同角度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分层要求、操作切点和监控方法,从而方便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意味着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在“课堂”这一空间展开,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显然对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不同于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开放”的其他研究性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其设计要求更高、设计难度更大,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问题的设计需考虑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们结合《卤族元素》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一下对“研究性学习”的类型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珍 《化学教学》2003,(12):17-18
研究性学习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它是一种新型方式的学习 ,它的重点在学习 ,而不在研究。笔者认为 :中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应紧紧围绕中学教学实际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教学 ,实施“研究性地教”和“研究性地学” ,才能实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功能目标。1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倡导的形式,也是时下教学研究中“流行”的话题,那么,研究性学习课,应该如何选材,如何进行内容设计,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呢?2011年第8期,我刊特刊誉了一篇关手研究性学习展示课的文稿:《在初中阶段进行极限渗透教学的尝试——“圆周率探密”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并以此开展课例大家评,以期引起大家对...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湖北省“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研讨会在湖北黄石举行,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学校,我们应承省教研室、省教科所要求,根据黄石八中已有的信息技术装备实际,开展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研究。我们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以信息技术装备为依托,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已经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出了挑战,在这场挑战中,要求教师把课堂还权于学生主体,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亲身体会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从新教材试教者的角度,就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探索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研究,探索并总结出“启发引导→自主研究→讨论深化→归纳总结→应用创新”为过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把生物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改进中学生物教学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课改项目“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提出了对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并以关于“Cl2,C2H5OH,H2SO4的复习”等方面的课型进行了案例实践阐述。  相似文献   

15.
刘正铭 《教育艺术》2003,(12):60-60
从“两课”教学的现状看,要提高“两课”的教学地位和教学效果,可以实行专题式研究型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专题式研究型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专题式研究型课堂教学的引导和指导。“两课”教师怎样进行专题式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至少要把握好六个“度”。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落实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让研究性学习走入了课堂主渠道。一、研究性学习走入学科教学的认识1.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它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它可以渗透、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2.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很多教师认为,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晓君 《新课程研究》2006,(12):22-23,38
研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科课堂教学。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必须渗透研究性学习,使有形的研究性课程的设立和无形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有机整合,实现“有无融合”,达到根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具体来说,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可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彭俊 《考试周刊》2011,(53):130-131
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英语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去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并在知识运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一次全新理念的教学革命。但是,很多语文教师由于不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深刻内涵,有的把这门课上成了活动课,有的让学生单纯地去做一些超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的研究性论文,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实际。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走进课堂?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这股“清新空气”用于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五年来,笔者进行了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笔者对该模式作一次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过程教学的研究和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研究和实施的“过程教学”就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和现行研究性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点。既重视过程,又不轻视结果,既要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方法,又要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