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文房四宝”之一——砚台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化用具,它与人们的生活、文化艺术和审美习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砚是融绘画、书法、雕刻等各种艺术特色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砚性质坚固,历千韧而如常,传万世而不朽。历代文人墨客非常讲究砚石的色泽、文采、声音、嫩润、及年代、坑别、题铭等,除了其实用性以外,它所具有的观赏性、陈设性、艺术性等使其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旅顺  相似文献   

2.
来京卖砚的人都会先到他家,让他挑过之后,再卖向别处砚,是文房四宝收藏之一大项,历来被视为雅玩。宋代学士苏易简曾为“四宝”封侯,称砚为“即墨侯”,且“四宝”之中,以其最寿。大书法家米芾爱砚  相似文献   

3.
古砚风采     
朱育莲 《出版史料》2004,(2):i001-i002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发明的。古人以砚为“文房四宝”之首。纸会用完,墨会  相似文献   

4.
荷莲青蛙澄泥砚,长24公分,宽20公分,最高处4公分。此砚最奇异处为,砚背所刻印章款识为现今几无人认识的元代“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为八思巴奉元世祖之命所制定的拼音文字,脱胎于藏文字母。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作为国字正式颁行,称“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字”。主要应用于官方文件,也译写过一些书籍,还曾用于转写汉文、藏文等。后逐渐废弃。“八思巴字”能识者少,刻于砚上者更少,“八思巴字”款识的砚台存世者可能极少。它对研究元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变迁有一定价值。我的收藏——荷莲青蛙澄泥砚@文瞧…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与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文学家、书画家于一身的苏东坡“平生字画为业,砚为田”。他一生访砚、藏砚、刻砚、赏砚,乐之终身不厌。他多方藏砚,宝有许多砚台精品;他好铭砚,平生所作砚铭近三十首,几占其全部铭文的一半;他所用砚,多流传人间,为世人所珍藏。东坡翰墨一生,还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关于砚的艺林佳话。东坡于砚,或游心寓意,或托砚咏志,或劝勉讽喻,实在是东坡潇洒性情、旷达人生的一个写照。  相似文献   

6.
砚话·笔话     
砚话·笔话何西来【北京】砚话我家有六方砚,虽然说不上名,也说不上古,却一样敝帚自珍,享之千金。即使有收藏家愿出高价求购,我也未必就肯轻易转让。六方砚的第一方,是祖传的“磨而不磷”砚,硬木砚匣现已破旧不堪,但仍在超期服役,是案头常用的;第二方是“知难行...  相似文献   

7.
一小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头经他一润色,身价倍增,少则几百元,高达数千,甚至上万。这石头的身价来源于悠久的历史文化,来源于得天独厚孕育而出的石质,当然,更得益于代代相传的主人精雕细刻的技法。如今主人叫张旺金,59岁,将乐县龙池砚的传人。2005年10月30日,将乐县龙池砚制作工艺被省政府定为首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将乐砚在福建独一无二”。原文物鉴定组组长黄汉杰这样称赞将乐龙池砚。将乐县先博物馆馆长说;从近几年将乐出土的文物看,将乐砚始于唐朝,而盛于宋。明·据史料载,因制砚的原石料产自将乐县城北郊石门岭一带,,跟传说中仙人指点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8日晚上,在北京的鸟巢体育馆,全世界目睹了宣纸古法制作技艺的动人场景,一段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房四宝视频展示揭开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面纱。其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文房四宝"是密切相关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文房四宝"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积极的传播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房四宝"以及其申遗工作,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在档案馆工作期间我接触了不少文书档案,也见识了不少我们宁阳本地的特色档案,在这些特色档案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块块雕刻着各种精美图案的龟山砚.馆内收藏的龟山砚是由制作龟山砚的第三代传人李茂春和第五代传人曹文代制作的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珍品.解放后第三代传人李茂春制作的龟山砚“二龙戏珠“,于1961年参加了香港贸易会,影响很大,使龟山砚成为港、澳、台收藏者所喜爱的收藏品.……  相似文献   

10.
在档案馆工作期间我接触了不少文书档案,也见识了不少我们宁阳本地的特色档案,在这些特色档案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块块雕刻着各种精美图案的龟山砚.馆内收藏的龟山砚是由制作龟山砚的第三代传人李茂春和第五代传人曹文代制作的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珍品.解放后第三代传人李茂春制作的龟山砚"二龙戏珠",于1961年参加了香港贸易会,影响很大,使龟山砚成为港、澳、台收藏者所喜爱的收藏品.……  相似文献   

11.
宣城是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乡,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对于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文房四宝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宣城文化建设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基本内容、基本架构、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平台,并就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几个着力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宣城是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乡,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对于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文房四宝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宣城文化建设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基本内容、基本架构、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平台,并就建设文房四宝专题库的几个着力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郭菲 《新闻爱好者》2010,(8):137-138
设计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载体,也是一种传达时代信息的文化形态。它与人类文化永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同步发展的。设计艺术原理包括哲学原理、美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语言学原理及文化学原理等五个部分。本文从文化学角度就设计艺术原理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做了简要论述与审视。  相似文献   

14.
书目文献出版社近期将出版《名人藏砚》。该书精选北京图书馆所藏历代名家藏砚拓片200多幅。这些拓片不仅为名家所藏,且多数为历代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5.
郑寒 《新闻世界》2010,(9):188-188
"文化入砚石成金",是一位美学家对于笔者的歙砚创作新理念的高度概括与厚评。而在"文化歙砚"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则是歙砚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创作《长方龙纹砚》、《和谐砚》、《高士赏梅图砚》和《竹里馆砚》等高端歙砚力作时的体会,记录一些点滴感悟,与同道朋友们切磋和分享。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04,(6):39-39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立下了不朽功勋,文人们亲昵地赋予它们一些风趣的拟人的姓名和爵号。韩愈有一篇寓言体古文《毛颖传》,毛颖,就是毛笔的拟人称号,并指出其籍贯———中山人;祖先———明视(即兔),又借帝王之口,封为“中书君”,封地管城,号“管城子”。从此,毛颖、管城子、中书君,就成了毛笔的拟人称号。《毛颖传》又戏称纸为“会稽褚先生”,墨为“绛人陈玄”,砚为“弘农陶泓”,这些有趣的拟人称都为后人常用。唐代另一文人文嵩及后世文人又分别为文房四宝作传,为他们取了姓名和爵号。墨:唐时易水一带产名墨,所以取姓…  相似文献   

17.
电视编导创新思维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中伟 《新闻窗》2011,(3):72-73
我国的电视创作经过广大电视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规律。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维,这种创作思维是电视艺术最为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艺术生产的方式,当我们面临一种现象或行为并用艺术的掌握方式去展现它时,会惊奇地发现,  相似文献   

18.
纸、笔、墨、砚,称为文房四宝,为中国古代文人竟相需求的宝藏。徐学林新近出版的著作《徽州出版史叙论》,对文房四宝的源流作了考察。 宣纸——也称为贡纸,是向皇帝上贡的纸。一直到现在,中国画家、书法家,都用宣纸.徐说,宣纸产生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相传宣纸的发明人是东汉造纸大师蔡伦的再传弟子孔丹。孔丹,一日路过皖南山区一道湍流的溪旁,发现有一颗古老的檀树倒在水中,树皮被山水冲刷乃绽出缕缕雪白的纤维,孔丹在此启示下,用檀树皮造出宣纸。宋代以后,宣纸的  相似文献   

19.
话说端砚     
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作为无声的语言,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得益于文房四宝,中国历代文人和墨研砚,挥笔金笺,在书画诗文的天地里,汪洋恣肆,纵横驰聘,造就了一幅幅代表翰墨飘香的东方情调和风格的不朽力作。  相似文献   

20.
高宝英 《中国广播》2002,(10):59-61
广播剧是广播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自诞生以来,经历了辉煌、萧条、再度复兴几个时期。它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业内外人士众说不一,笔者也想就此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