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正>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它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事迹,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列传”是人物传记的一种,分为分传、合传、寄传、杂传四种类型。《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是合传,即把几个人的生平事迹并传。原文以记述廉颇、蔺相如为主,还记述了赵  相似文献   

2.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本文就蔺相如形象的刻画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文中的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历史人物性格鲜明,血肉丰满。那么,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文中的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历史人物性格鲜明,血肉丰满.那么,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可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传记文学名著,《史记》记录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给人深刻印象的有一百  相似文献   

6.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传记文学的名著,可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一部传记文学的名著,《史记》最重要的成就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现了一道丰富多采的历史人物画廊。作者不仅能够成功地描绘出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的不同风貌,而且能够刻画出属于同一阶级、同一阶层、同一类型人物的各自不同的个性.正如日本学者斋藤正谦所说:“子长同叙智者,子房有子房风姿,陈平有陈平风姿;同叙勇者,廉颇有廉颇面目,樊哙有樊哙面  相似文献   

7.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本文就蔺相如形象的刻画进行粗浅的分析。一、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蔺相如的一生行事极多,不可能一一罗列,只能选择最典型的事例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司马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故事。仅仅通过这三个典型故事,就已经把蔺相如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他的“智”和“勇”跃然纸上。在“完璧归赵”这一情节中,蔺相如首先有审时度势之智,“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史记》,原传先后记叙了赵国好几个主要的将相,课文只选了原传的第一部分。由于这部分集中笔力描写蔺相如。所以我们就以蔺相如为主。分析一下这篇课文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艺术。(一)蔺相如与廉颇的对比文章一开始,简略地介绍廉、蔺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10.
自学目的认识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品质,学习通过故事描写人物的方法。自学引导1、了解有关背景《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  相似文献   

11.
陈煜 《现代语文》2006,(5):20-20
司马迁的《史记》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展现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笔法精练,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学语教材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选取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篇,篇中成功地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蔺相如的智勇双全、深明大义,廉颇的骁勇善战以及知错就改的可贵性格分别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件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司马迁着力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技艺高超,使人物鲜活生动,如在眼前。这篇章中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人物,其中,“秦王”的形象尤其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可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传记文学名著,《史记》记录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给人深刻印象的有一百多人,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往往代表了社会上的某一类人,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有的达到了一定的典型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传记是一种采用文学手法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纪实性散文体裁,也称传。它以史实为根据,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和细节描写,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我国,司马迁的《史记》可谓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他的《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便分别记叙了项羽等人的生平事迹,其间还常以“太史公曰”的形式进行评说。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记叙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一种是以形象化的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的文学性传记。具体说来,还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史传这是指史官写入正史的人物传记。这种体裁,取材于历史,作者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随意虚构。名称有叫“列传”的,也有称“传”的。不论称列传还是称  相似文献   

14.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是以战国末期秦赵两国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廉颇这两个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写出将相之间从不和到和这一矛盾的发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崇高品质,赞扬了廉颇深明大  相似文献   

15.
笔者教完高中语文第一册二十四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立即有几个学生拿着《史记故事选译》(一)找上门来,向我提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即“两本书撞车打架了!”我翻开两本书一查对,原来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段话,在课本和《史记故事选译》里,不但句读不一,并且连解释也大相径庭。现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的传记文学名著,并且它还具有历史散文和文学散文的特色——无论是描摹人物,还是记叙史事、运用语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史记》创立了从写人物为中心去铺演历史的方法,即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情况,这不仅系统地完整地描述了人物的一生,而且用富有文学色彩的笔调和多样的表现手法,更充分更集中地刻化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可谓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比、对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从先秦开始,随着散文的不断发展,散文的类别逐渐增多。到清代时,桐城派作家姚鼐把古代散文加以总结,分为13类,其中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散文文体有:一、史传⒈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⒉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汉书》。①本纪:记述帝王的事迹。如《项羽本纪》。②世家:记述诸侯的事迹。如《陈涉世家》。③列传: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似文献   

18.
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两千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元曲中有高文秀的《渑池会》、《廉颇负荆》,京剧有《将相和》,这些剧本都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提供的素材写成的。  相似文献   

19.
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中,有学生提出:课文主要写蔺相如,为何标题中廉颇却放在蔺相如前面?这个问题问得好。《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写法上确实是与众不同。《史记》中,合记的列传不少,如《管婴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一般是按照标题顺序,前者为先,后者排后,分别介绍。列在前面的,其历史地位往往要高于后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却别出心裁,在文章开始对廉蔺同时介绍:“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在这些介绍中,廉详而蔺略,透…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描写人物上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兆琦先生在他的《司马迁与(史记)》中所言:“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111页)《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一篇较好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的范文。该文通过记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着重塑造了占居矛盾主导地位的机智勇敢而又深明大义的封建时代的爱国者形象——蔺相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