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窦志  赵晶 《传媒》2017,(20)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该话题进行深刻阐述,强调主流媒体要把握融合要点,尽快由"相加"转向"相融",重点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主流媒体.2017年1月,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要积极树立和落实移动优先战略,全面构建主流媒体的移动新闻生产与传播矩阵.可以说,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期主流媒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提供了新思路.对此,主流媒体应从移动优先、社交属性和流程再造三方面入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出深刻阐述,强调融合发展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2017年1月5日,刘奇葆同志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从打造移动传播矩阵、创新移动新闻产品、紧盯移动技术前沿这三个方面入手,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回顾两年来报刊领域融合发展历程,梳理报刊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有助于我们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移动优先战略”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型信息技术、平台的力量以及传播的视频化对我国主流媒体传播体系带来极大的冲击,如何适应和重振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价值,基于融媒体化下重构主流媒体传播体系生态格局成为可能.文章分析了技术、平台和视频化对媒体传播体系的影响,提出主流媒体的应变之道在于融媒体化,并从技术路径、方法路径、策略路径、经营路径等四方面详细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主流媒体传播体系融媒体化之路,为我国传统媒体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游祯武 《传媒》2021,(2):49-51
抖音短视频以其内容丰富、适合移动观看、生产效率高及平民展演等优势,在移动短视频领域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主流媒体纷纷入驻,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提升自身影响力,探索转型路径.本文基于目前主流媒体在移动短视频领域的发展现状,结合"央视新闻"抖音号的实际案例分析,探析主流媒体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创新,以期为其他主流媒体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移动互联兴起的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打通两个舆论场、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如何让时政新闻报道从模式化的宣传通稿中转变,实现新闻的"价值回归"?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官方微信订阅号"福建新闻联播"的探索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让时政新闻回归"新闻"、把领导回归成"人"、把新闻回归为"新"闻、让主流媒体回归为"媒体"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6.
耿磊 《新闻战线》2015,(7):84-87
在移动互联时代,报纸媒体将受到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影响。对于移动媒体终端的争夺,将成为报纸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本文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等具有全美影响力的主流报纸媒体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形式、新闻生产、发行渠道及新闻价值生成四个方面分析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融合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推出之后,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进一步加速,基于移动网络的客户端也相应数量剧增,呈现媒体竞争的新景观.“澎湃新闻”“界面”等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也都获得了可观的用户下载量.“端”的探索,对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产品换代和价值再造,无疑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晨 《传媒》2021,(22):67-69
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形态表现出独特结构,比如,以移动为场景的内容建构、以数据为架构的精准推送、以人际为纽带的交互推广、以情感为内核的受众融合.然而,主流媒体也面临题材内容受限、传播语态转变、商业变现困难、同质化程度高等传播壁垒.对此本文认为,主流媒体要扬长避短发挥专业优势,加速品牌年轻化转型,积极开辟垂直领域,拓宽跨界合作模式,通过提高价值引导力推进媒体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9.
胡小川 《传媒》2016,(5):60-62
随着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爆炸性扩张,以大众传播为主导迅速向人际传播为主导的社会舆论格局转变.社会舆论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组成的主流舆论场,一个是由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社群的功能不断延伸,其潜在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在此过程中,社群营销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当今自媒体平台的主流运营理念.聚众传播是社群营销中最具特色的传播方式,文章从社群聚合与营销解构两个方面分析了聚众传播作用的机制,并对社群营销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昕 《声屏世界》2013,(2):114-115
2012年,中国互联网进入新的生态生长期,智能手机爆发式的增长、电商行业双十一的销售爆棚、社交媒体的突围试验、微信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新想象等,如何在新的发展环境中为新的营销模式探索出路径?搜狐在此分享三个关键词:门户的主流媒体影响力、移动的侵袭和破坏力以及大数据的价值。变革时代的门户媒体主流影响力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改革进入深水区,新一届领导人全新亮相后的破局、又一轮城镇影响力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利益的重新分  相似文献   

12.
吕文宝 《传媒》2021,(15):53-55
在媒体融合的传媒生态中,短视频成为主流媒体进行移动新闻报道的新选项,同时不断创造着新的舆论引导形态.本文以三家主流媒体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内容的高点赞短视频报道为例,从信息主题、情感倾向、信息发布角度和素材类型四个方面对高点赞短视频的特征进行剖析,尝试总结主流媒体提升短视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播力和引导力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13,(3):116-117
2012年,中国互联网进入新的生态生长期,智能手机爆发式的增长、电商行业"双11"的销售爆棚、社交媒体的突围试验、微信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新想象等等。如何在新的发展环境中为新的营销模式探索出路径,搜狐可以分享三个关键词,它们是门户的主流媒体影响力、移动的侵袭和破坏力,以及大数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继2022年总台"春晚"在微信视频号竖屏直播收获上亿观看人数后,《新闻联播》入驻开通直播也收割了高人气.进军具有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等特点的微信视频号,是主流媒体在移动端传播的重要探索.本文从传播形式、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出发,探析微信视频号传播特点及其对主流媒体传播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7年新春伊始,人民日报发起的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人民直播”、新华社打造的“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和央视新闻移动网等相继上线,在中央和地方媒体之间形成了优势资源的联动与共享机制,标志着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航母”初具雏形,同时也契合了新闻移动网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随着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移动客户端来阅览新闻.2016年Libra与APPInsight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新闻类移动客户端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1.5%,每10个安卓系统APP的活跃用户中便有4人经常使用新闻客户端.总的来看,以脸书、推特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和各大媒体机构开办的新闻移动网业已成为全球受众获取资讯的两大主流渠道.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媒体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明确了目标.但是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新型主流媒体”,目前学术界、业界包括政府都还没有形成共识.本文结合政策、理论和实践尝试构建了新型主流媒体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助力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戴元初 《视听界》2015,(2):25-27
中国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担当不能减弱,还应增强在新媒体环境下继续扮演主流媒体角色的能力。本文认为,电视媒体面临的最大危机来源于越来越严重的自我空心化,阐述了电视自我空心化的三种主要表现,并从电视媒体的平台化生存和价值实现的丰满度两个方面探讨传媒生态重构。  相似文献   

18.
吴红晓 《传媒》2013,(2):28-30
只要是将手机终端和数据(除语音之外)的传播应用融合在一起,就都是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和传统传播方式的显著特点有三:一是终端就是媒体,媒体就是终端;二是手机媒体更多依赖手机平台运行;三是广义的手机媒体除了是全媒体还是多功能化的个人中枢,成品形式多样且不断创新.因此,总结中国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必须从智能手机终端、手机平台和应用、各种手机媒体形式的创新三大方面全面分析. 移动互联网占据主流,智能手机迅猛增长由于手机媒体内容和终端的不可分性,而且目前主流的手机媒体均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所以手机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数量,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情况,直接印证着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化、碎片化、娱乐化、视频化的互联网传播语境下,主流媒体面临着众多挑战。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重获关注度与话语权,找到更易于当前用户接受的内容及传播方式,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引导舆论,是应该探讨的重点。自抖音平台出现后,为更好地占领“民间舆论场”,中国主流媒体与抖音平台的深度融合发展成为主流媒体转型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全面梳理主流媒体抖音账号内容传播的特征,深入探讨主流媒体抖音账号内容传播的问题,为主流媒体与抖音号实现进一步深度融合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主流媒体的未来发展提供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刘琴  孙勇 《东南传播》2021,(3):24-27
文章构建了主流媒体直播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设计了21个可测变量,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路径法探讨用户的满意度如何?影响有哪些及其间关联.研究发现:9个研究假设中的8个都得到支持,其中,媒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是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最主要因素,用户期望越高和媒体形象越好,用户的感知质量越高;同时,感知价值又受到感知质量的显著影响.但是,用户期望对用户满意具有负向影响.感知价值来自于交易之后的得失比较,所以用户期望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不显著是合理的,印证了前期学者的发现.文章认为:主流媒体直播需要秉承用户思维,充分发挥媒介公信力与影响力,加大内容质量和服务质量建设,推崇产品思维至上的理念,以公共价值为实现路径,适度增加娱乐性,推动主流媒体直播提升传播效果,引领主流传播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