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焦新课改下的课堂,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教师——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信息的“重组者”;学生——也不再是听凭教师训诫的“羔羊”,作为一个个有思想、有见地、活生生的人,在课堂上逐渐站立起来了。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对话,敞开心扉地交流,甚至可以无拘无束地插嘴,学生成了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  相似文献   

2.
李湛荣 《双语学习》2007,(8M):31-32,34
在英语课堂辩论赛中,“三十六计”可以指引学生有策略地进行“智商”上的准备--“辨词”及“辨术”。但是,它还可以用来指点学生巧妙地准备“情商”--“心理”。此外,还可以点拨教师灵活地开展“辩论式教学”,让他们能懂教、乐教。本文重点探讨“三十六计”在学生准备辩论“心理”及教师准备课堂辩论赛的“教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的课堂活动模式。在课堂上,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导演兼演员。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果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相似文献   

4.
黄兆统 《广西教育》2005,(1B):76-7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要想“讲出”数学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上数学课是一种享受,教师大致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有目标地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程标准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一、“绿色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的课堂。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才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存在着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既可以优化学生的心境,克服传授知识过程中枯燥、单调现象,使学生处于一个满意的教学情境之中,又可以通过优化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其思维活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除了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做到理解、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以及形成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以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以“做”代“看”,激发兴趣物理教材上演示实验较多,基本上每节物理课都有演示实验。这是我们物理…  相似文献   

7.
刘帮平 《湖南教育》2002,(14):26-26
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这已在广大教师心中形成了共识。广大教师把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操作、说理、评价等当做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极大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却发现: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与“动”,盲目地设计一些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活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该让学生动的时候没让学生动,不该让学生动的时候又强迫学生去动,导致课堂高耗低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学生的活动一要有“机”,即把握好学生活动的有利时机,要在知识的疑难处、重点处、转折处、…  相似文献   

8.
看了郫县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观摩课,感触良深,教师在课堂上一改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状况,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表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是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一次飞跃。但是,在听课中发现,教师的角色转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而课堂上又呈现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停的表达,不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也能提出一些问题,教师也愉快地表示了“好”、“你真棒”、“给这位同学一点掌声”之类的肯定、激励。整个课堂仅仅表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或者一问多个学生答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艳 《教师博览》2023,(24):26-29
建构“立学课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链接学生的生活、助推学生“探索”、指向学生“应用”、回归学生“创造”。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用问题来引领,通过创设“问题场”、设计“问题链”、刷新“问题域”、提炼“问题核”,来夯实“立学课堂”建构基础、引领“立学课堂”建构实践、优化“立学课堂”建构品质、落实“立学课堂”建构旨归。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课堂上,常常可以听到学生说出“我是这么想的!”“我认为应该这样!”的声音。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这是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声音。然而很多时候,教师听到这种声音时,却在大意与匆忙中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以致课堂留下了遗憾。如果教师留意这些心声,一定会让课堂进发出喜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11.
不论课堂教学改革怎样发展,课堂上教师的“问”始终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主要的方式。教师最匠心的课堂设计可以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解读、教学的具体抓手、教学模块的设计等方面,但这些精妙的设计最终都会从教师设“问”这个点体现出来。因此,教师的“善问”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语文课堂而言,“怎样教”则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善问”上。  相似文献   

12.
不论课堂教学改革怎样发展,课堂上教师的“问”始终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主要的方式。教师最匠心的课堂设计可以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解读、教学的具体抓手、教学模块的设计等方面,但这些精妙的设计最终都会从教师设“问”这个点体现出来。因此,教师的“善问”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语文课堂而言,“怎样教”则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善问”上。  相似文献   

13.
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通过“巧设实验”来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在课堂中自由地翱翔,以此来达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文章结合教学案例来谈一谈“巧设实验”在化学课堂中实施的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性学习“—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是真正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只能是“场外教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就无所作为了,问题是教师不可以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把学生当观众。相反,应该使传统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位置颠倒一下,让学生来唱主角,教师当然也可以参与,但更多的应是欣赏学生的表现。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这种角色位置部是—种新体验。可能最不习惯的是教师,因为教师要“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曾经习惯的“裁决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是学生充分活动的问题,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更加高远的视角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更为鲜明的教学要求。因此学生的活动就成了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凡是死讲硬灌的,凡是满堂讲的,凡是课堂上过份强调谈话、讲析的,凡是教师习惯于占领讲台的,基本上都没有像样的学生课中活动。在没有学生充分活动的课堂上,“导读说”也好,“学长式”也好,“语感派”也好,“点拨法”也好,各种先进的教学体系都不可能有自己充分展示身手的机会。可以说,没有课堂上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  相似文献   

16.
孙瑛 《湖南教育》2006,(6):19-19
一、注重课堂及时评价,显示激励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励学生学习”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为此,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学生学习过程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及时评价的功能,把握评价的契机,审时度势地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探索。讨论中有同学提出“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  相似文献   

17.
刘胤翠 《云南教育》2001,(23):48-48
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测试仪”。恰当、适度、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思路。但是,有的教师却把课堂提问作为“整治”学有困难学生的“灵丹妙药”。提问时,既不考虑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也不顾及学生知识水平上的差异,一发现某个学困生听课走“神”,即兴发问,出其不意地给学生“将一军”,这一“将”,往往使学生手足无措,只得以沉默、垂手立正来弥补心中的愧疚。有的教师更是借题发挥,讽刺、挖苦学生一番,以示“警告”,使学生自尊心受挫,下不了台…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是常有的事情。面对插嘴,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反应。许多教师比较反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他们认为这样会打乱课堂教学秩序,扰乱师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插嘴可以使课堂更加灵动、更加精彩。学生的插嘴中,蕴含了许多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常智韬 《上海教育》2013,(21):62-63
“翻转课堂”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而来,于近几年在美国各地兴起,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们回家做作业。而“翻转课堂”则完全相反,学生在家利用教师提供的相关课件自己学习,提问和作业则放在课堂上,由教师答疑和解惑。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的另一大特色是充分地将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使新型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获取知识。而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上有趣味的课、上有价值的课、上有文化的课”,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这种多层次追求的教学,必然要求教师重新审视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文本,在把握要点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二度开发与设计,在课堂的“形”与“质”上追求完善,追求灵性和智慧,从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整体价值。一、上有趣味的课“有趣味的课”就是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能引人入胜,儿童化和游戏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导入设计新颖得法,犹如掌握着一把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