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的监察制度承于前代,远迈后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监督机制的主要构成形式。从中央与地方分级的角度划分,西汉的监察制度可分为以御史府、司直、司隶校尉为主的中央监察体制和以监御史、刺史、督邮等为主的地方监察系统;从权力制衡分离的角度分析,则主要表现为监察权与行政权相互分离,监察官与行政官相互牵制、彼此制衡,中央与地方多级监察的监察体系。试以西汉监察制度的研究为视角,探析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强化而发展的,而汉朝是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形成阶段.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吏、地主豪强的控制与监督,是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巩固中央集权的主要内容,也是促使其官吏勤政廉政、维护封建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保证,因此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重视。由于元朝地域广袤,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民族关系复杂,所以元朝中央政府特别重视地方监察制度。从地方监察体制、机构、法规、职权、人事管理等诸方面考察,元朝地方监察制度与中国封建社会历朝相比,是较为成熟完备的,其在元代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也是比较大的。本文就元朝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作一番考察和研究,以期能对我国当今的监察制度建设提供一点借鉴。在元朝正式建立之前和之初,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相继建立。至元五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监察制度在巩固和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权力监督、惩治腐败、依法治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瑞典自1809年建立了Ombudsman (翁巴其曼)制度即议会监察制度后,此制度为西方多国学习借鉴。比较两国当代巡视监察制度的异同,有利于我国巡视监察制度的完善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巡视监察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前代的基础上,汉代巡视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帝王亲自巡视、帝王遣使巡视和中央监察机构对地方及地方监察机构(包括地方行政长官等)对所属州县巡视等四种类型,从中央到地方组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巡视系统。巡视制度起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作用,有利的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以史为鉴,全面总结汉代巡视制度的经验教训,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当前的巡视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慧娟 《考试周刊》2010,(36):62-63
中国封建的监察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确立的,秦朝的监察制度由中央监察系统、地方监察系统和言官规谏系统三部分组成,监察官员上下垂直领导、位卑权重,且朝廷非常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这些特点和优点对当代我国监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层部分,在政治体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国民党执政时期,专门设立了监察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和联系。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监察制度产生的理论渊源和制度设计的分析,总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监察制度存在的不足,为我国监察制度的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54):136-137
随着明朝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明朝监察制度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相对成熟的形态,其监察制度中具备高度严密的监察体系、中央―地方垂直的监察模式、较为完善的法律基础,这些都极大地优越于历代监察制度。因而,对明朝监察制度的机构创设、特点、意义等的研究探析,对于解读明朝历史和现代社会治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秦汉时期,它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监察制度的基础。御史监察系统方面,御史大夫领导下的御史府行使中央最高监察权,西汉末期交由御史中丞掌管。地方上,秦朝的监郡御史、汉朝的刺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员,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以谏议大夫、中大夫等为代表的言官规谏系统确立并起到一定的监察作用。西汉时期,我国最早的系统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和《六条问事》出现,开始了监察制度法律化的进程。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虽不完善,但它强化了皇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论唐代监察制度的承续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封建监察制度始于秦汉,经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日趋完善。唐代的监察制度主要表现为:御史监察系统的统一和完善;专门的规谏机关、谏官种类增多;地方监察制度完备;选官制度更趋合理。皇权不断得到加强和推崇,也使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监察体制更趋合理,且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1.
御史监察制度始于秦汉,经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至唐代趋于完善。唐代的御史监察制度有着自己的特点:机构的健全和法律的完备,御史监察权的独立行使,优秀人才加入及严格选拔制度。唐代的御史监察制度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也为我国相关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明朝巡按制度在中国古代监察史上具有鲜明特色,其组织设置、任官办法、巡按方式、巡按内容及立法等体现出当时巡视监察组织地位独立,巡按官员选任高标准、以小监大,监察立法周密细致等特点,给了当今巡视制度要注重立法、严格选人考核、保证巡视独立性、明确巡视内容、扩大监察对象、依靠群众、谨慎赋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防腐和反贪制度建设,从先秦时期就开始这种制度构建.秦汉以后,防腐和反贪制度的构建日渐系统和完善,其中包括:中央监察制度、地方监察制度、谏官制度、考试与选官制度、官规与考课制度、官吏互纠制度、回避制度等,这对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发展,对官员道德修养的提升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仅就中央及地方的综合监察制度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梳理了监察制度从秦汉到唐的发展过程,指出,唐朝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成熟和完备的标志,通过对御史纠察制度和谏官言谏制度运作过程的剖析,以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作为整饬吏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萌芽于“三代”,成形于秦汉之际,隋唐后日臻成熟与完善。总括起来,此间以御史台或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备的监察体制,制定了相当完善的监察法规体系,规定了保证监察官以法行使监察权的制度和措施,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有效的施政体系。  相似文献   

16.
明代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监察制度发展到这一时期,不仅颇具特色,而且极其完备。本文试从其形成原因及内容特色等方面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利弊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在巩固皇权,维护朝纲,纠举官邪,整肃吏治,维护封建国家机器的运转等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为封建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有其明显的弊端。研究和总结其经验与教训,对加强社会主义监察制度建设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秦汉时期的监察法制建设是我国历史上最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它有着明确的中央和地方监察组织之间的分工,体系完备,这对当今研究监察体制改革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鼎盛和衰落而形成、完善与强化。作为本土资源,其中大量经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现代的监察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监察制度自秦汉创立,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时期产生重大的变革,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监察体制中御史监察系统的统一和完整,是到唐代才完成的,唐代御史机构完整统一,所属有台、殿、察三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制度健全,职权扩大,其次,监察体制中言谏监察系统获进一步发展,有专门的言谏机关,谏官种类增加,权力增大,除了言事谏诤权的行使外,封驳诏书权的健全,加强了宰相间的相互制约和对皇帝决策的监督,其三,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备和崇重,其四,监察官吏行使权力的独立性和规范性为以往历代所不及,唐代监察体制的这些变革,进一步摆脱了门阀士族的羁绊,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使中国封建监察体制趋于合理,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