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成因和消除的生化手段,旨在为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提供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和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促进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因此,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对加速和消除运动性疲劳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资料,总结并概括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其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高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疲劳恢复的特定方法,得出采用人工按摩,营养补充,药物和心理学措施后的疲劳恢复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奏.判断厦消除手段研究进行综述,在消除运动性疲劳途径的传统构架之下,对其手段和方法做了新的归类和注解,以更好服务于中国式摔跤运动性疲劳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坤 《考试周刊》2012,(37):110-111
本文通过对运动性疲劳的分析及疲劳消除方法的探讨,促使运动员对疲劳有进一步的认识,以便在今后的运动训练中正确地认识疲劳,并尽快地消除,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由于大负荷、高强度、高密度的比赛之后,运动员产生运动性疲劳的机理以及根据不同的疲劳产生机理"对症下药",寻找最佳的方法,及时地消除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疲劳,进而促进机体的及时恢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运动训练的角度出发,指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训练效果的一种体现.并系统地分析了运动性疲劳出现的原因、诊断和消除方法,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消除运动性疲劳,减轻机体生理负担,有利于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的运动训练中:一方面要合理地、科学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另一方要运用多种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与手段,有效的帮助运动员进行恢复,加速运动员身体恢复过程,缩短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从而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训练状态,为下一次运动训练的开始做好准备。最终能够推动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定义和表现、产生的机制、疲劳的诊断以及疲劳消除等做了较全面的阐述,旨在为科学训练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便运动员更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在武术散打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不仅会导致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下降,还会增加运动员伤病的可能性,从而制约运动员散打竞技水平的提高,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本文在分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地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分类及消除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综述法,从生理生化的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途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阐述。为全面系统的认识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本文就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及其消除问题,对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的最新进展试做阐述。  相似文献   

12.
网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战术与体能并重的项目,运动员如果没有调整期容易出现运动性疲劳,并由此造成许多伤病。适度的运动性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人体功能水平不断的提高,而过度疲劳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还可能会造成各种运动损伤。所以对网球运动员疲劳的产生与恢复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必江 《考试周刊》2007,(24):98-99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以期对教学和训练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远红外瓷珠热敷对一次性力竭运动疲劳消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远红外瓷珠热敷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后血乳酸的变化,探讨其对运动性疲劳消除的作用以及促进机体恢复的可行性.通过对20名运动员一次性力竭运动后血乳酸的测试结果表明:远红外瓷珠热敷能使一次性力竭运动后血乳酸明显下降,有利于消除疲劳,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简单分析,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表现、以及判断方法,并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6.
吴秀华 《陕西教育》2010,(3):55-55,57
随着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中,由于运动项目的性质、强度、场地、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运动性疲劳导致的创伤越来越多,也为教师和同学所重视。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地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和成绩。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以期对教学和训练发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代训练学分析,运动员疲劳的诊断已成为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基础理论,并结合体操项目的特点对体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诊断进行了探讨,以客观地诊断体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运动性疲劳的程度;促进科研与体操项目训练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分析、疲劳并采用一定的客观判断方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措施与手段,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途径进行了阐述,为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预防和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有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有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采取一些措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