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摘要;地理信息的有效获取是地理高考能力考核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极为重要。本文以广东省文综地理为背景,对有效地理信息的判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高考实例,提出了学生获取有效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关键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中“四层”的重要部分,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又是“关键能力”的基础,属于高考试题的考查重点。地理试题信息包括文字信息、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主要隐含在问题和情境之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过程是“发现”“判断”“加工”“整合”地理信息的过程,主要受知识的牢固度、丰富度和灵活度影响。地理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必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促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能力培养共包括4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以上4方面能力决定着高考命题的方向,引导着高中地理复习的原则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要能正确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表述地理事物和现象,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用书面文字完  相似文献   

4.
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文综地理试卷并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注重化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考试大纲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文综地理试题在能力的考核上,十分注重考核考生以下四方面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2008年高考地理还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清海 《考试》2014,(Z1):33-35
<正>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是地理高考的基本考核目标和要求,它包括三个不同的能力层次: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1.获取地理信息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显见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命题多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呈现新颖的、形式多样的图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和有效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特别是读图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决现实地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小仁 《教师》2011,(34):104-104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表达工具之一。高考地理的要求是要达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基本能力,地理图表则是维系这四种能力的纽带,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理图表类型包括很多:等值线图、示意图、统计图表、图像、分布图、地形图等。下面就常见地理图表进行解读探究。  相似文献   

8.
陈晓军  郑新颜 《地理教育》2015,(Z1):101-102
地理高考的能力要求有四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分阶段进行针对性的严格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第一阶段: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高一)高考时学生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如试分析为什么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这题是要答为什么,但很多学生答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而不是对生态农业进行分析,这样就不能得分。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考地理学科复习中的核心能力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学生开始接触地理是在初中,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认真学习都能够有效理解,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对地球整体结构的认知,经度、纬度的划分计算,以及对地形地貌的理解等.而高中地理学科有较强的能力要求,例如,四大基本能力的构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迎接高考,地理核心能力的构建对高考地理学科的复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地理高考的显著特色。在高考备考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准确解读地理图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高考。  相似文献   

11.
图表题集"标题"、"图"、"表"、"数据"、"标注"等于一体,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直观形象的特点,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判断和分析能力的重要载体,是近年来高考政治综合能力测试的一种重要题型。探究图表主观题的特点及其解读策略有助于正确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等能力,以提高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虹 《地理教育》2005,(6):39-40
经过第一轮系统的复习,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初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在头脑中构建了地理知识的网络,形成了一定的地理学科技能.进入第二轮复习,重点是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目标是适应高考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考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的灵魂,它往往会提供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从地理图像中能考查考生多层次的空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以及获取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在以"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指导下,以地理图像切入,考查地理图像的解读与地理问题的探究,是历届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一个最大特色,同时也是新课标地区高考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何桂莲 《甘肃教育》2014,(17):121-121
正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设置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今地理能力测试的显著特色。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是个体的思维能力的凸显过程。包含信息的发现、信息的判断、有效信息的提取等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解题时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才  相似文献   

15.
高考特别关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如何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呢?关键是要树立信息提取意识,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时刻想着地理信息的获取,然后尝试去做、经常做、反复做,这样能力会在不自觉中提高。下面举例略谈地理试题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提升地理答题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苏英春 《考试周刊》2010,(36):184-185
案例教学是新课程地理教材的一大亮点。本文从空间定位、信息获取和分析、知识应用、文字表述等方面阐述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地理素养的培养方法与策略,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7.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在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具备从图像系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学生能否学好地理,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效掌握学习地理的工具和方法,尤其是能否学会阅读地图,用好地图,能够从地图中获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在此,笔者就多年地理教学经验,浅谈高考一轮复习中提高地理读图应用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考核目标之一。高考试题信息分为显性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直接由地图语言(图例、符号等)直观地表示出来,而隐性信息则是隐藏在题干、选项和地理图表中,需要通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才能获取。但教学时,往往局限于"看图说话",只对图像中的一些显性信息进行介绍,而忽视对隐性信息获取方式的指导,导致学生存在思维缺陷,缺乏提取区域图中隐性信息的技能。在读取区域图中的信息时,容易遗漏解题所需依托的隐性信息。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很强的学生。为此,2005年高考文综《考纲说明》把“获取和解读信息”规定为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强化信息教学理念,拓展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渠道,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陈水强 《课外阅读》2011,(6):239-240
一、解读考试说明 当今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核,考试的试卷也命名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纲指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目标包括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