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把课堂教学由机械的知识传授、单纯的信息交流变成高度的艺术表演;把学生被动地接受、劳苦地做工变成高度的艺术享受,表现感情色彩、注重感情基调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感情基调是由诸多的感情色彩构成,而课堂教学中又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人们常说人...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如下的方法,有利于抓住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最佳时机,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紧扣文眼,破题明旨“文眼”也叫题眼,即课题中揭示中心的关键字词。透过它,可窥视全文的中心,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它,便于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情思;突破它,利于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自然渗透思想教育。如《狼牙山五壮士》(九册)课题中的“壮”字即是文眼。全文五个段都着笔于“壮”。若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3.
大势     
生命是过程,是过程中的感情、回忆与沉思。人生的基调是每个人自己能从周围的世俗人生中体味到的。那些忧郁和感伤,压抑和渴望,思想和诗,将都是获得的人生真挚的感受。黑白子里的感悟,对一个旧友的加忆,回眸一件往事的云烟,未必不是满怀着对人生最深切的热爱。  相似文献   

4.
“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莎士比亚曾这样说过。爱,这个温馨的词,顾名思义,就是对人或物有着非常深厚的爱意和感情。  相似文献   

5.
作为宋词内容重要组成部分的恋情词 ,就其感情基调来说则是感伤的。感伤是宋词感情基调的主旋律 ,是词体形式中所积淀的文化心理感情特征。相思闺怨、离愁别绪、凄婉哀怨构成了宋代恋情词的缠绵悱恻的感伤脉流。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宋代恋情词的感伤情调的表现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的词,无论是爱情词还是悼亡词,无不渗透着深深的哀怨伤感之情,使人为之动容。词人这种感情基调的形成,缘于其出身和环境。本文将从其爱情词和悼亡词入手,分析其词风之魅力。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除了它的基本义之外还附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它们往往比一般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更富有表现力.作为词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词的感情色彩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众多词彩的变化中,"小姐"一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无疑是最具喜剧色彩的了.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除了它的基本义之外还附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它们往往比一般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更富有表现力。作为词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词的感情色彩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众多词彩的变化中,“小姐”一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无疑是最具有喜剧色彩的了。  相似文献   

9.
关注题目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思路,有助于较快切入文本,回答问题也更容易。  相似文献   

10.
东坡词中,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咏叹调"。东坡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对人生矛盾: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部作品的基调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作品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统摄作品的灵魂,是衡量作品水平高低的标尺。基调的好坏,往往直接决定与影响着作品的成败与命运。什么是作品的基调?它是洋溢在作品中的生活气息,是蕴藏在作品中的感情的潜流,是充斥在作品中的思想情绪。  相似文献   

12.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苏轼心中的几多豪情、几多憧憬、几多旷达、几多无奈与悲凉.一句"人生如梦"给多少失意的人找到了慰藉,也给多少消极的人找到了遁词.除了这些,这首词成为千古绝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还表现了苏轼一种生生不息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因此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朗读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体悟文本,把握基调。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态度、感情色彩,也就是感情基调。它是朗读一篇课文的基础。如果我们能体会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用什么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李妮妮 《海外英语》2011,(3):231-232
感叹词是用来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词,特别是在表达复杂思想情感的时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分析感叹词在言语使用中是怎样体现语力效果和合作原则中的方式相关准则。感叹词可以通过轻重音的灵活和词的重复达到体现语力效果的作用。感叹词在合作原则中主要体现了情感交流的相关,对言语感情基调其定位作用。通过归纳感叹词的语用表达功能,旨在帮助人们日常言语交流中更好把握感叹词的表达功能,促进交流和谐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品,为文学史家所注意。但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亦即词人是在什么情绪支配下创作此词,词借赤壁怀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这个与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风格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人们的见解却并不一致。《蓼园词选》论此词:“题是怀古,意是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编《中国文学史》谓“词的基调应该说是健康乐观的”。细绎其意,前者以为是悲观,后者以为是乐观,两者见解恰相抵捂。但我们联系苏轼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体会词里所流露的词人的思想情绪,又觉得都不尽吻合所以想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16.
寄内词是宋词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它为我们考察宋代夫妻的情感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解读这些寄内词,我们可将其分为七种情感模式,而宋代文人们不论采用何种手法,这些词的感情基调多以孤独愁苦为主,幸福欢愉的词作仅占18%。这从一个侧面丰富了我们对宋词的认识,也丰富了我们对宋代社会与家庭情感生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因此,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就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呢? 一、抓住题眼,把握情感基调 课题是课文的大脑,而课题中的关键词好比课文的眼睛,也就是题眼。如《可爱的草塘》一文,“可爱”一词,生动地描述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草塘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学中,紧紧抓往“可爱”一词让学生充分感知北大荒原来的形…  相似文献   

18.
苏轼词中有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庄子思想的体现,可见苏轼对庄子的思想是有很深感悟和很多运用的。庄子思想体现在他的词作中,主要是形成了他“人生如梦”的人生感悟和随缘自适的乐观态度,也因此大大提高了苏轼词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9.
"箫"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永恒的意象,它往往给人传达着一种哀怨悱恻、缠绵凄清的感情基调,表现一种淡远而情深意长的境界,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寄托情思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0.
苏轼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博采我国传统儒、道、释三家思想之精华;这使他在人生中一直充满自信和力量。他的这些思想在其词中也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对其后代的文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