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监禁刑的执行将受刑人置身于隔离社会、有别于社会的监狱这种行刑机关的环境中渡过法定刑期,目的却是使其回归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这形成了监狱行刑目的与实际效果的矛盾。行刑社会化是克服这种“监狱行刑悖论”的良方。借鉴各国监狱行刑制度下和出狱人保护制度下的行刑社会化模式,笔者认为,行刑社会化制度化的模式应在政府主导下,不限于其他社会主体不同程度与不同层面地参与行刑,通过制度化的措施以组织化的方式具体参与承担行刑。此即为行刑社会化模式之行刑社会化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结。  相似文献   

2.
彭波 《华章》2012,(24)
行刑社会化已成为当今行刑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探求行刑社会化理念,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为此,在刑法人道性、谦抑性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准确把握我国行刑社会化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并予以改进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行刑社会化代表了行刑发展的国际趋势,行刑社会化的目的是帮助罪犯复归社会。行刑社会化涉及多学科,具有多层次的含义。因此,在把握行刑社会化的概念时,应当多视野、多角度地对其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范围看,行刑社会化已成为行刑领域的一个趋势,其深度与广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社区矫正的有益探索.笔者首先阐述了对"社区矫正"的理解,其次从实际行刑的角度谈了此项改革的必要性和"社区矫正"制度运行中一些问题的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5.
刑罚执行谦抑是刑法谦抑理念在刑罚执行环节的具体化,其基本要求是在刑罚执行中要以刑法的谦卑退让为基本立场,尽可能宽和、人道地执行刑罚,以实现行刑的公正、人道和经济。针对我国刑罚执行实践中,存在的轻缓刑罚执行不力、效果不佳,行刑奖励制度适用不当、运作不良,监禁刑所占比重过大,行刑成本高、效益低,重惩罚、轻矫正、行刑教育化水平低,行刑封闭、社会化程度低等诸多违背刑法谦抑要求的问题,我们应当从理念养成和制度完善两个方面着手,促成刑法谦抑在刑罚执行环节的落实与遵行。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代表了现代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逐渐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社区矫正以行刑的人道化、社会化和个别化,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逐步有序展开。但现阶段军队中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与实践却存在明显不足,改进空间也是巨大的。构建军队社区矫正制度对于完善军事刑法、军事司法理论进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监禁刑为主的行刑模式,不利于罪犯的再社会化改造。通过深入剖析我国监狱行刑模式的弊端,对我国现行行刑模式进行疏理,引导社会力量向行刑权的渗透,实现从监狱到社会的动态衔接,符合行刑社会化的国际刑罚趋势,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体现监狱改造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假释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刑罚执行制度,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底蕴,是刑事近代学派主观主义、特别预防主义、教育刑理论在刑罚执行制度上的体现。假释制度与刑法中的人身危险性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法律全球化、行刑社会化、刑罚轻缓化的全球背景之下,假释对于刑罚制度的完善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的变革,充分体现了行刑社会化的思想。在我国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社区矫正在改善罪犯待遇、降低行刑成本、有效降低重犯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也存在着惩罚功能不足、社区建设无法满足矫正需求的情况。亟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惩罚机制,组建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开展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为社区矫正提供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罪犯再社会化思潮,以安塞尔为代表的新社会防卫学派提出对罪犯实行人道和再社会化。社区矫正作为行刑社会化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使服刑人员得到有效监管,使人们改变对服刑人员的"标签"式看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和谐;另一方面,社区矫正通过弱化监狱的封闭性、放宽罪犯自由度、增加罪犯与社会的联系,促使罪犯掌握生活技能与相关社会知识,塑造罪犯符合社会正常生活的信念和人格,最终促成罪犯回归社会,摆脱犯罪"标签"的影响,使他(她)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明朝在朱元璋废丞相制后,决策中枢与行政间出现脱节,于是产生了内阁制。内阁的职责主要是“票拟”与调和,阁臣受制于皇帝和司礼监的批红,不能拥有丞相的权力。有明一代,相权不予内阁,成为官僚集团的软熟保守、宦官的擅政专权以及阁部之争与党派之争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政治腐败的集中体现,它加速了明王朝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12.
1884年新疆改制建省的同时,开始对省级行政官制及地方行政官制进行革新,建立起与内地相似的文官制度.至清末新政时,再次对新疆官制进行了调整.辛亥革命爆发后,杨增新根据北洋政府的指令,对清末的官制进行了改革.从新疆建省至民国初年新疆官制经过了三次变迁,官僚机构及官员设置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官员的任命是换汤不换药,前清的官员摇身一变成为民国职官.尽管如此,因俗而治始终是历代政府治理新疆的思想,在屡次变迁中,新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趋势逐渐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3.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官方正式场合使用“皇帝”称号。而“天子”称号在史料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与“皇帝”称号并行使用。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皇帝”制度是巩固中央集权措施有关,但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化因素亦不能忽视。从先秦“天命”思想演变,秦化与制度变迁等方面揭示其“皇帝”称号背后深刻的历史化内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代的鲍叔牙志向高远,关心国事,目光敏锐,未雨绸缪,好谋而成。他见识过人,择大才而友,择雄主而事,机智敏捷,极富口才,具有很高的政治、军事与外交斗争谋略。他轻财重义,公忠体国,推位让能,律己正身,直言极谏,嫉恶如仇,有很高的道德水平和优秀政治品质。鲍叔牙作为我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贤才,对今天的从政者,如同一面镜子,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履祥“安有去之七百岁而言情、状物如此之详 ,若身亲见之者 ?”姚际恒“周公去公刘之世已远 ,岂能代写其人民风俗至于如是之详且悉耶 ?”崔述“且玩此诗醇古朴茂 ,与成、康时诗皆不类” ,方玉润“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 ,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周公生长世胄 ,位居冢宰 ,岂暇为此 ?”等种种否定或怀疑《七月》为周公作之理由 ,均似是而非 ;至于近代以来之“奴隶 (农奴 )作”及“小奴隶主作”等说 ,更近乎凭虚。《七月》为周公作 ,当无所疑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圣像画开始大量传入中国。面对强势的中国文化,耶稣会士在客观现实的强迫下做出妥协,采取适应性策略,主动避开中国人难以接受的耶稣受难题材,而选择了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人相对亲近的圣母子像,以期提供一个天主教可被接受的"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徽州本土衣食匮乏导致当地之人寄命于钱,从而对开办货币借贷业有旺盛的需求,而典当业因其简便易行更为社会所需;徽州地狭田少的状况,导致土地难以容纳徽人经商所获得的丰厚利润,将其转用于放贷生利,这和徽州社会旺盛的货币需求正好契合,遂催生出徽商中的典当业;典当业质押借贷的特点又使之适宜于众多身处异乡的徽商开办。所以,徽典兴起,遍布四方实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is based on empirical material collect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research project ‘Way of life in the family parental awareness of parenthood, and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212 families with both parents and a six-year-old child. It was relatively homogeneous with regard to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parents.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groups of families which differed with regard to (1) symmetry i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2)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to work, and (3) the relative significance of work vs. family life to the parents. Symmetry i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was strongly reflected in the family time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their common interests. The parents active role as instigators of common activity was also related to both time consumption and interests.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work-centred families were described. The wife’s employment status and the nature of her work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family was of life, while the husband’s work was less important in this respect. Interpretations were made in terms of the trend of changes i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the family and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to work.  相似文献   

19.
民初旧的封建专制被打破,而新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又因民主基础薄弱无法建立起来,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袁世凯在政治上专制集权,同时推行一系列具有现代导向的行政改革,使中国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时期;在经济上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迎来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教育化方面,鼓励现代教育化的发展同时用传统化整合意识形态,使教育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洪宪帝制前袁世凯的这一统治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是具有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1954年8月至1946年6月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转变阶段;1946年6月至1948年5月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48年5月至1948年10月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胜利阶段,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过程充分说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打败美蒋反动派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