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着改革与转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缩短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差距、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目标多元化、体系开放化、方案弹性化、过程动态化、质量标准化"的培养理念,构筑了"一条主线、二大体系、三个平台、四个结合、五个质量监控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健  孙国 《职教通讯》2019,(17):60-64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应用为目标,需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教育管理内涵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具有高度的契合。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模本,建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卓越绩效模式的映射关系,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七维度"模式,提出远见卓识的领导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推动力,科学的培养方案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向力,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拉动力,强大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规范的过程管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抓手,测量、分析与改进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手段,培养结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卓越计划"在应用型本科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方案,提出"卓越计划"的启动背景。"卓越计划"在应用型本科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企业阶段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行业实际需求,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民办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特性、发展的阶段以及发展定位等因素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与特色,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方面的转型.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培养规格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应该系统地看待这一问题,把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有机联系起来,而不是割裂地就事论事,不但要联系起来看待与分析,还要在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将各个阶段进行有效对接,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高校应加强企业课程建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应用型高校企业课程建设具有强烈的必要性。首先,根据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出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型,明确工程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核心均是技能的培养,这需要企业课程来支撑。其次,从德国、英国、日本三国应用型高校企业课程建设经验来看,为我国应用型高校开展企业课程提供经验借鉴。第三,从人和技术的辩证关系层面、操作技能知识的学习与迁移层面、职业能力的生成层面、技能的学习阶段层面四个层面对应用型高校开展企业课程的重要性进行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出发,探讨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方式、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符合社会、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脱离企业的要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校企合作推动实训基地建设是必然之路。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开启了工学与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订单"培养,通过冠名班的方式,使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走进校园,达到校企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9.
李显戈 《成人教育》2014,(11):111-112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是从理念转向具体操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高职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使命,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只有通过系统的企业调研,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保证培养方案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缺乏企业等不同培养主体的参与是影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企业拥有高校所缺乏的人才培养优势。提高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人才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面向应用作为专业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体现学术、技术和职业的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广大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与目标定位。应用型人才可分为创造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自己升本前的不同身份,有侧重地选择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升本院校可选择培养面向职业岗位的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专升本院校可选择面向行业企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师专升本院校则可以培养面向地方的各类知识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缺乏企业等不同培养主体的参与是影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企业拥有高校所缺乏的人才培养优势。提高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人才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企业生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认为高校人才培养也要经历市场调查、培养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过程监控、人才质量评价、方案改进这样一个过程。认为区域性、地方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根据市场调查合理设计,并在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人才培养过程控制。提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就要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评价机制,加强信息反馈来适时调整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新要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高等学校需要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明确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内涵及特征。对此,借鉴国(境)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知识的基本要求,采用多维标度分析(MDS)的目标筛选法,构建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体系";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素的重要性分析,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论与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孙惠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是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企业对中等技术人才质量方面的要求。中专学校的各类课程都应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教学,完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一、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和教学效果的反差随着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依据,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效果。应用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素质模型的构建则是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文章基于此就如何从素质模型出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对策,包括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阵地、优化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分类培养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SWOT综合分析工具,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条件及环境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及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的有效对策,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执行和保障三大系统,以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质量测评五个环节探讨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赵超  云武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116-116
一、理清思路,因材施教,明确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区别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区别之处主要体现在:(1)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同。高水平大学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侧重于培养未来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而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事一线生产的应用型与知识型人才。(2)培养模式不同。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强调大学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主张低年级课程采用大平台教学,高年级分流培养,倡导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基础知识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