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张海洋 《科技风》2014,(13):261-261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日渐繁荣,催生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多网络写手利用互联网这种媒介来创作一些文学作品,在这种条件下诞生了"网络文学"由于网络文学从创作到发表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网络文学从创作到与读者见面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所以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很快,因此,在短短十几年内网络文学作品数量突飞猛进,网络文学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COM"的时代,网络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覆盖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下因特网上的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众多网络文学作者纷纷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作品.这些现象都清楚地向我们表明:网络文学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3.
何才堂 《科教文汇》2008,(7):64-64,80
网络文学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其知识面。但网络文学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文学表现内容的虚假性,致使中学生对社会认识的偏差;网络文学表现手法的随意性,致使中学生作文立意的肤浅;网络文学语言的平泛性,致使中学生写作时遣词造句的不准确。因此,老师应正视网络文学,处理好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开发网络平台,开放作文教学过程;发挥网络优势,扩大网络文学对写作的正面影响;建设网络园地,让网络文学为中学生的作文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4.
肇奇松  蒋少轩 《今日科苑》2010,(14):202-202
现今网络小说百草齐放、杂花丛生。对网络小说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从广义上看,网络文学是指经电子化处理后所有上网的文学作品,即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这样的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仅仅只有媒介载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肇奇松  蒋少轩 《金秋科苑》2010,(14):202-202
现今网络小说百草齐放、杂花丛生。对网络小说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从广义上看,网络文学是指经电子化处理后所有上网的文学作品,即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这样的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仅仅只有媒介载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作品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作品,这一不同于传统的以纸质载体呈现的文学作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它可以通过电脑轻松地携带在身边的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载体方式展现给广大用户进行阅读。但是,在网络文学作品迅速发展崛起的同时,一方面其主要发展基地即文学网站在给予网络文学作品很好的发展平台之外,也在客观上限制了网络文学的创新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大量的非法复制与传播等行为,也会严重侵害网络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为了更好地保护网络文学产业,应该提高行业责任,完善相关立法,提高行政部门的执法效率,增强网络经营者、网络用户以及网络作家的版权意识、加强技术保护。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5,(1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且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文学理论界不可忽视的话题。网络文学是行走在时尚前沿的大众文化,网络文学与大众文化在文学形式上极为相符,对文学大众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东妹 《金秋科苑》2010,(2):148-148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虽然在创作主体、传播方式、接受主体等方面表现出了新的特征,但是它并没有重构新的文学价值理念,从整体上看,网络文学是理想与缺失的交织,因此,仍需在网络的众生喧哗声中整合新的文化品味,提升其审美品质,拓展新的审美视野。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准则和规范,但颠覆也蕴含着新机遇,这里对网络文学的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陈东妹 《今日科苑》2010,(2):148-148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虽然在创作主体、传播方式、接受主体等方面表现出了新的特征,但是它并没有重构新的文学价值理念,从整体上看,网络文学是理想与缺失的交织,因此,仍需在网络的众生喧哗声中整合新的文化品味,提升其审美品质,拓展新的审美视野。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准则和规范,但颠覆也蕴含着新机遇,这里对网络文学的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张颖 《科技广场》2008,(4):69-70
网络文学是数字化洪流中诞生的新生体。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文学给文坛注入了新活力,通过对网络文学存在弊端的分析和探讨,提出网络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对网络文学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生事物,网络文学伴随网络的全面铺开而蔚为大观。网络文学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尤其在语言运用上。本文从独特话语体制的欢欣美,超拔抢眼的陌生美,避繁就简的简约美等几个层面探究了网络文学的语言审美取向。本文认为,网络文学语言的应用丰富了传统汉语文学语言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汉语文学创作的视阈,但网络文学语言的应用中存在令人隐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网络文学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版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从介绍网络文学作品的特征入手,指出我国网络文学作品版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完善网络文学作品版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4)
近几年来,许多电视剧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例如《花千骨》,《锦绣未央》等。这些爆红的电视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文学经典,无论是纸质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是代表文学标高的典范,文学的发展必须走经典化的道路,因此,网络文学经典化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网络文学经典,只有既保存了网络自由开放的特点,又包含中华文化优秀的精髓,文采出众,审美与价值观正确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堪称网络文学经典之作。本文主要探讨网络文学经典内涵、网络文学经典化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文学经典化途径等问题,为网络文学经典化提出自己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网络小说的兴起,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文学”这个范畴也开始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内。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当然也是网络文学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尚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的要素还有许多不成熟、不稳定有待于发展的地方,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网络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影响。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与社会中的人是分不开的。那么,网络文学一种新的文学传播媒介,其对文学主体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种影响对文学本身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其是否改变了文学的本质?这些问题,各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各有所说,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将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主要探讨网络传播媒介对文学接受主体的影响,并对此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网络成为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本质中审美的要素下降,娱乐性的成分上升。在本文中,在讨论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学的接受者和传统文学的接受者作简单的比较,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文学接受者特有的心理特征,重点探讨网络对网络文学接受者造成的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5.
聂大地 《科教文汇》2012,(19):76-77
20世纪90年代至今,文学理论界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是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形态,网络文学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扩大了文学受众群,增强了文字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本文即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重点探讨网络文学飞速发展的诱因,发展的障碍以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出现导致了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网络文学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一柄双刃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造成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理念。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文学对语文教学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传统文学和电脑网络碰撞的产物,随着电脑网络的延伸和普及,我国网民的大幅度增长,网络文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它具有的独特性、前沿性和复杂性,所以网络文学在人们的眼中仍似雾里看花,并成为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作品发表之后,网络文学更是急剧升温,痞子蔡(蔡智恒)、宁财神、安妮宝贝、邢育森、俞白眉等一些网络文学作家甚至成为“网虫”们崇拜的偶像,《雨衣》、《草鸡看世界》、《e网情深》、《进进出出——在网络、情与爱之间》等作品也越来越被大家所熟悉,于是,有人惊呼,“如今的文学已经是网络文学的时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网络文学这一新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20日晚,大旗网在北京798举办《2007坛论中国影响力盛典》,众多来自网络社会、演艺界、互联网的嘉宾出席。此次盛典以颁奖的形式表彰了对互联网社区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网络红人以及幕后推手。在此次盛典上颁出的所有奖项中,杨二车娜姆荣获2007中文论坛年度最佳年度红人大奖。曾经与邢育森并称为"网络文学三驾马车"的李寻欢,宁财神为杨二车娜  相似文献   

20.
刘锦璐 《科教文汇》2014,(1):122-123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普及得更加广泛。每天各种信息都会通过互联网铺天盖地地传遍世界,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大大丰富了网民们的生活。人们每天足不出户便能通过网络了解到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如新闻、娱乐、游戏、艺术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大环境下,网络文学也由此诞生,通过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网络互动,网络文学评论也应运而生,本文将对近年来的网络文学评论现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网络文学评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