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和英国的语文教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显著区别,研究这两个国家的语文教学,有利于我们开阔思维,在评价与比较中合理扬弃,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而言,中国与英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国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追求一元,而英国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是多元共存。本文要探讨的不是这两种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英国的语文教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显著区别,研究这两个国家的语文教学,有利于我们开阔思维,在评价与比较中合理扬弃,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而言,中国与英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国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追求一元,而英国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是多元共存。本文要探讨的不是这两种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呈现方式孰是孰非,而是通过中国和英国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共性和差异,结合我国当前语文教学的实践,充分认识语文课程的复杂性,分析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改进中国语文教学的途径。中国…  相似文献   

3.
每个国家都对自身的母语十分重视,在教育工作上也对其极为重视,我国在语文教学上也同样如此,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都设置有专门的语文课程。在中职教学中也开设有语文课程,将其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从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其中却表现出较多的问题,影响到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为此需要加强对当前存在不良现状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更为完善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教育目标和学科特点的定位上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令整个初中语文从课程理念到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都有所更新。其中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让人感悟较深。  相似文献   

5.
许双全 《四川教育》2002,(12):20-21
“语文课程”中“语文”的取义,按叶圣陶先生的权威解说,为口头语言和书面文章的统称。其本质属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因此,对语文本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预设、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学效能的大小。然而,对语文本质问题,自古就有“文道之争”,现代语文教育中,转变为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冲突,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又演化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结果导致广大教师长期以来,在认识上有意无意地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教学实践中就跟随风向,在语文内容与形式的学习上偏过来偏过去。经过多年的反复实…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客观认识传统语文教育,再度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语文教育为当下的语文课程改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注意运用汉语汉文的特点组织教学、着眼于语文的工具性、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读写能力的培养等都值得进一步弘扬和借鉴;而对于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僵化、忽视知识教育、忽视口语教学与训练等不足则要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戴正兴 《云南教育》2004,(13):33-35
语文基础知识及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由于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认识偏颇,导致“双基”训练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对此,《语文课程标准》相应作了一  相似文献   

8.
蜘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和升华。应该肯定,这个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在目前认识水平上,它符合语文课程实际,符合语文教育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发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先锋性与语文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差距,  相似文献   

9.
透视语文本质再析教学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中“语文”的取义 ,按叶圣陶先生的解说 ,为口头语言和书面文章的统称 ,其本质属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因此 ,对语文本质的认识 ,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预设、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学效能的大小。然而 ,对语文本质问题 ,自古就有“文道之争”。现代语文教育中 ,转变为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冲突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 ,又演化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结果导致广大教师长期以来 ,在认识上有意无意地把两者割裂开来 ,对立起来。教学实践中就跟随风向 ,在语文内容与形式的学习上偏来偏去。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 ,都难…  相似文献   

10.
李瓯潮 《教育现代化》2005,(11):100-100
新课标对语文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这一要求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位置。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个信号: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张扬失落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曾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练,要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人类人文精神的亮点,沐浴人性的光辉,使学生受到这种熏染,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美国麻州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阶段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对综合性学习做了全面阐述。对于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近年来人们正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不少语文教师仍有许多困惑。学习和借鉴外国母语综合性学习的成功经验,对于解决我们的一些困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是对语文课程理论认识的阶段性总结,给语文教学打开了新的局面。但是,在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的观察中,我们发现,由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缺位、不到位甚至越位,导致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语文教学目标的虚化、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语文教学过程的表演化、语文教学手段的形式化、语文教学评价的肤浅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反思教学现象入手,思考问题实质,探求语文教育的规律,用这样的规律来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并力求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改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争论不休。归根结底,无非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归属问题,即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认识上存在着不同意见。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要真正理解这句话,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其中对语文课程四个基本理念的阐述,特别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四个基本理念指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5.
孙芳 《文教资料》2010,(9):116-117
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在母语课程中进行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参照和借鉴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国文教育.中国大陆的语文课程需要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标准要明确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要求;语文教材要丰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要积淀民族文化的底蕴:语文教学要落实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课程,又同时具有活动课程的性质。作为学科课程,语文教学自然要传授和学习语文知识;作为活动课程,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这样,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课程因素。围绕这两个课程因素的认识,语文教学界曾有过一些探讨和争论,如近年来对以往语文教学过分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所谓“知识中心论”的批判;如以“新课标”为导向的有意无意淡化语文知识、强化语文活动的倾向。对于这些批判和倾向,我们要认真分析、理性对待。根据以上语文课程的特性,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显然构成了一对矛盾,既然是矛盾,就不能将二者分割开来孤立地认识,不能简单化地厚此薄彼,必须考察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构成事物的动力因素,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定型。也许,语文教学的规律就包含在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这一对最基本课程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找到了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后,我国小学语文界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进行过反复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前集中在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思想性关系的争论,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集中在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争论。下面将按时间顺序来介绍语文教育的一些大事,以便大家了解各个时期政治态势的变化,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制订和修改,以及对于语文课程性质、任务认识的历史发展。一、1950年:关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初步形成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强调语文课上学生学习的是“普通语体文”…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发展阶段。回顾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阶段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不同特点和相互联系,总结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历史经验,我们就会发现,在语文教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语文教学而培养人的情趣、陶冶情操和树立志向方面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支主流。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欲立先破 ,沿用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被《语文课程标准》所取代 ,表明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开始越过“瓶颈” ,向改革的纵深方向发展。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 ,与时俱进 ,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 ,是不断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课文课程标准》推广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语文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它具有法定性质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 ,是…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的进行与新课标的颁布在为语文课程教学带来新的平台的同时,也给一些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无所适从感。因此,加强语文教育经验的理论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语文新课程带来的问题作了思考,并进一步分析了语文教育经验理论提升的意义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