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收件人总付邮费信封(图1),这是一枚通过邮政局批准、登记,寄件人可免贴邮票而由收件人总付邮费的专用信封。邮简(图2)是解放初期中国人民邮政发行,全国通用,封上印有邮资,不需另贴邮票。同时,为了方便寄件人,在邮简内页可书写通信内容,信封信纸合一,交寄前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总第237期)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一文,该文介绍了上海公安与上海邮政联合推出的一套8种9枚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近日又陆续推出了两种6枚"110信箱"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日拜读了刘化刚先生的“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一文后,觉其文有误。(《集邮博览》2005年4期P12,下简称“刘文”) 其一,“刘文”依据翟宽先生编著的《中国集邮辞典》(下简称《辞典》)将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曾经使用过的“结算邮费专用40分”和“结算电报费专用1.80元”两种票认定为“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辞典》下卷P41对邮票明确定义:是由邮政部门或经政府许可的邮政机构代表国家发行的具有邮资效力的有价证券,其票面由铬记、面值、主图(图案)组成。另《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 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等邮资赁证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  相似文献   

4.
天津静海邮友曾于去年7月29日寄来一封邮政快件、除正面贴1元邮票外,背面又加贴0.40元邮票。经了解,始知静海县邮局因业务量大,7月25日用完附加费签条,为应急而以加贴邮票的方法代替给据邮  相似文献   

5.
1888年,刘铭传任台湾省巡抚期间,改驿为邮,开办新式邮政。除发行、使用了“台湾官用邮票”与“台湾邮政商票”之外,还设计印制了一种与近代邮政相适应的新式邮票。邮票是直接通过淡水英国领事馆特向英国伦敦威金生公司订印,用雕刻凹版印制。  相似文献   

6.
图书简介     
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新世纪版)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该目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00年12月发行的全部邮票和邮资信封、明信片、邮简,是新世纪我国出版的最新最全的权威性邮票  相似文献   

7.
1914年,瑞士在伯尔尼举办国家邮政通信和邮票展览会,为此发行一种邮资邮简。邮资图采用当时使用的普票图案——持弓箭的威廉·特尔之子,面值5C,但邮简出售时另加5C。据说,这附加的5C是作筹备展览的资金。同年稍晚些时候,瑞士为纪念这次邮展又发行一种邮资邮筒,邮资图图案、面值与前一种相同,出售时附加值为10C。邮简名址面的左侧印  相似文献   

8.
2001年是香港邮政创办160周年,香港邮政除发行《香港邮政一百六十周年珍贵邮票小册子》以作纪念外,又举办香港邮政史展览,同时组织全港学生参加书信征文比赛,并将10月9日定为“免费寄信日”。“免费寄信日”并不是无条件免费寄信。香港邮政特印制了一款“邮资已付”邮筒,免费分发给部分在校学生,作为10月9日免费寄信之用。这枚邮简是香港邮政首次发行的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9.
地方申请印制普通邮资信封,没有使用国家邮政局设计或批准的专用邮资图,却将邮票图作为邮资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信封、明信片和邮简的右上角贴邮票位置仿印邮票图案。笔者即收集到一个盖有“违规查扣”戳(60×19mm,红色)的“金花茶”邮资封(230×122mm),它以2002-3-1“金花茶”为邮资图(25×35mm),用纸较薄,刷色不正、模糊。封背还赫然印有专用批号“2002-0802(PF)-0010”以及“国家邮政局发行(2001)”、“金花茶”等字样。经查,此封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邮政广告公司印制的,其第一批(也是唯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发挥用户的监督作用,帮助邮政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太原市邮政局向用户发出“邮政服务质量用户评价意见函”。函内列出邮政局设置是否方便合理,邮政局(所)环境及服务设施、营业人员服务礼仪,投递人员投递质量、安全、速度以及收费标准等11项,要求用户给予评价,是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具体行动,深受用户欢迎赞许。此信函正面贴邮票处印有邮政标志和邮政服务评议字样。可不贴邮票寄回太原市邮政局视察室。此封尚未见报刊报道,故介绍给邮友共赏。  相似文献   

11.
印有邮资图的邮简,集邮资凭证、信笺和信封于一体,寄信人用起来方便,也减轻邮件重量。节省纸张消耗。邮政部门不发行邮资邮简,实在非常愚蠢,集邮者也少了一项集藏的品种。 新加坡是个岛国,除本埠及寄马来西亚邮件外,大量信函都是航空邮件。新加坡邮政部门越来越重视航空邮资邮简(以下简称邮简)的发行,90年代以来每年都发行3—5种。  相似文献   

12.
笔者前年成功移民加拿大,弄了张枫叶卡,得以来去自由,2003年住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温哥华近一年,因在国内时爱好集邮和炒邮,自然对他国邮政和邮事十分关注,曾跑遍市内各邮票公司和邮局,也和当地邮友广泛交流和学习,基本了解加国邮政运作方式和集邮文化如何发展,记述点滴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集邮总公司于2019年10月1日发行2019—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全套2枚,笔者分别在北京、福建泉州各购得一套,偶然发现二者有所不同。首先,在北京购得的封(下称A种封)所贴为连票(见图),而这套邮票的发行公告并无套票为连印的说明,只有小版张所含的2套邮票采用了连印的形式,使整套邮票构成了一幅连贯的画卷,由此可见A种封所贴邮票取自小版张;当笔者将此情况与北京邮友交流时,得知当天北京有的邮局出售的首日封部分亦贴套票,可见A种封在贴票上存在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总第237期)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一文,该文介绍了上海公安与上海邮政联合推出的一套8种9枚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近日又陆续推出了两种6枚“110信箱”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15.
大家议论     
太遗憾了! 年初,我收到《上海集邮》编辑部寄赠的“十大新闻评选纪念”邮简,可是这件实寄邮简品相残不忍睹,不知是那段邮路上出了“岔子”,被破相弄得所贴邮票只留下来三分之一,邮简的一端也被撕破,使得原  相似文献   

16.
1840年5月1日,英国在发售“黑便士”邮票的同时,还出售了两种面值的邮资邮简和邮资信封。并规定,邮资邮简、邮资信封与邮票于5月6日正式使用。邮简和邮资封均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美术家威廉·马尔雷迪(William Mulready)设计,后人便以设计者的名字称呼这种邮资邮简,于是有了“马尔雷迪邮简”这个专用名词。马尔雷迪简、封的外观特征就是名址面那人群熙攘的构图(见附图)。在这里,设计者仿佛抓拍住了英国  相似文献   

17.
集邮在澳门     
笔者曾在本刊撰文介绍过澳门邮票简史、澳门邮票小开张及新版邮票目录、澳门邮戳等。本文将介绍澳门邮政的集邮服务,以及澳门的邮会、邮商、邮刊、邮展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漫话小本票     
罗琳 《上海集邮》2001,(5):30-31,24-25
小本票便于邮者随身携带,也为邮政提高了效率。如在人明密度低,邮政风点稀的地方,邮递员可把小本票带在身边,投递途中也可兼售邮票或揽收邮件贴票,这样小本票显示出其优越性了。印度中部的诸侯国巴瓦尼(Barwani)在1921-1948年期间独立发行的邮票,就为这个原因,全部采用小本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笔者日前收到一封从沈阳寄来的信件,因只贴了50分邮票而欠资改退。信封上所贴的改退批条并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邮1407”型改退批条,而是一种51×54mm的不干胶改退标签(见图),上注有“邮2608-CN15(原C33/CP10)”字样,除左上角标有黑体“退回”  相似文献   

20.
邮简上印的邮资是该邮简邮资已付的标志,目前,我国邮界对此标志的称谓尚不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新邮件或编纂的书刊均称其为“邮票图”。台湾邮政以“邮资符志”称之,港、澳集邮界对它的称谓大多与台湾相同,但也有称之为“邮资图案”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邮资封片简卷)》也使用了“邮资符志”这个称谓。内地一些集邮家多次撰论证称“邮票图”有不确切之处,认为“还是称邮资图好”。目前,对这邮资已付标志称“邮票图”或“邮资图”,还是“邮资符志”仍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