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润勤 《出版参考》2012,(33):16-17
网络的国际性、交互性、开放性以及资源共享性为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带来了一场深刻变革,著作权制度也因网络时代的到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传统著作权人希望将其对作品的权利延伸到互联网上,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既得权益者也希望其在互联网上的权益能够在传统著作权的扩大保护中得到保障。因此,互联网  相似文献   

2.
陈杰 《编辑之友》2016,(3):106-108
学界对中国古代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争议颇多,但讨论时都忽略了著作权正当性的考量.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语境下,著作权的保护将不具正当性.“牌记”“文告”“公据”等形式的地方禁令,在法律属性上,并非保护著作权的地方性法规,而是地方官员滥用职权、书商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日本电子学术期刊已成为保障其信息资源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日本电子学术期刊在供公众免费获取的同时,忽略了对其学术论文著作权的管理与规范。为此,日本方面组织展开了对学术期刊著作权协议的规范性调查,并为完善电子期刊著作权协议的内容、规范电子学术期刊著作权管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制定著作权协议模型、借鉴欧美期刊的商业许可等,对期刊论文权益归属、二次使用、商业性许可授权等各种问题进行了规定,对加强我国学术期刊著作权管理规范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文献的日益增长,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得到快速地发展,而数字图书的著作权问题也成为目前的一大热点.文章对数字图书馆面临的著作权保护的主要问题以及英、美两国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进行了研究,并对图书馆数字化立法提出了几点建议.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5.
宋涛 《新闻传播》2023,(3):94-96
新时期背景下,全面加强编辑的著作权意识,能够从根本上减少非法署名、剽窃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问题,从而对作者的著作权进行更好的保护,切实提升我国出版物的整体质量。据此,以正确认识作者著作权与编辑著作权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编辑在审读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从尊重作者的修改权及作品完整权、完善许可授权制度、完善集体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强化编辑著作权意识及著作权保护的具体措施,以期全面保障作者的著作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6.
目前,数字学术出版作品剧增,但对于该类作品的著作权的侵犯案件数量也在激增,而传统的以著作权法为核心的保护手段并不能实现对于数字出版学术作品的有效保护,现实的困境显示出对数字学术出版进行著作权技术保护的必要性.因此建立全面的著作权技术保护机制,尽快立法实现著作权技术保护的有法可依,并且要克服著作权技术保护手段与传统著作权法的冲突,实现对数字学术出版的著作权技术保护与法律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著作权保护与文献利用是建设复合型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之一.作家毕淑敏著作权案两次结果迥异的判决,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及应对办法呢?通过该案并结合法律法规回答以上问题.希望能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利用以及如何规避侵权,进而充分发挥文献的使用效益等方面,给广大同仁一点启示.同时对现有法规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技新秀的增强现实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亦进军于传统出版领域,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应时而生.然而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却因增强现实技术的介入而在多环节具有著作权侵权风险.但我国现行著作权制度并不能对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著作权侵权风险做出自洽性解释.应以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为契机,对我国著作权制度中作者权利体系及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做出完善,以促进增强现实技术稳步前进,保障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技术的应用触发了不同媒体之间的著作权争端,充分运用著作权许可制度是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保障新闻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著作权制度要坚持基本的价值目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树立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在新闻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著作权许可制度和著作权侵权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规则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为出版业带来制作和传输的便利,但数字著作权交易却困难重重,这也是数字出版这几年来一直没能有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来分析数字著作权交易,发现过高的交易成本正是著作权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的主要困境,并实际提出降低交易成本的建议,希望交易双方最终都能回归到著作权初始"鼓励创作"的原始精神,才能避免交易成本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