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根据库恩范式理论的基本结构,教师教育范式结构包含形而上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人工范式三个层面。教师教育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范式不只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范式,而且是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范式。教师教育共同体知识观的转变是教师教育范式转换的根本原因。以独白为特征的科学知识观导致了工具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只有在对话知识观基础上,教师教育的所有参与者通过平等对话、交流、沟通与合作,形成拥有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研究方法的交往共同体,建立起交往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才能够克服工具理性教师教育范式所导致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教育研究不同范式为视角对西方学者已有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进行综述。透过综述发现不同范式丰富并拓展了教师知识领域的研究,我们预测未来教师知识研究将继续从教师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理念因缺乏与之相应的新的课程范式可能面临"规范缺失"的危险。论文首先指出了教师教育课程客观主义范式的弊端,然后论证了默会知识是教师教育类知识——技术知识的主体,最后探讨了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范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教育评价范式转换中的教师评价素养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的评价素养是指教师应拥有的关于评价活动诸领域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理念。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迫切需要教师的评价素养。教师的评价素养应当包括如下内容:理解评价;明确成就期望;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适当地解释、运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自19世纪初开始,西方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呈现出徘徊于科学主义和解释主义之间的“钟摆轨迹”。基于知识-权力视角的解读,可以发现:在朱利安与萨德勒时期,民族国家政府的强制性权力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产生及其解释主义转向;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学科规训的制度性权力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科学主义转向;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左与右的争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结构性权力又推动了解释主义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而从20世纪末至今,随着生产性权力的扩散,比较教育研究则呈现出一种范式的多元主义取向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取向。研究范式演进的“钟摆轨迹”启示比较教育研究者不仅要突破个人局限性,认识到研究范式选择背后所蕴含的知识-权力关系,而且还要锚定自身的范式立场,形成学术共同体内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6.
国际教师教育范式转移及其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出现了一种话语上的转向,这种转向实际是教师教育范式的转移。新的教师教育范式在目标确定、组织管理和课程教学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特征。与建立在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传统教师教育范式不同,新的教师教育范式以主观主义哲学为基础,两种哲学对知识与人性的不同看法是两种教师教育范式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蒋竞莹 《教育探索》2004,(4):104-105
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探讨,包括“技术熟练者”范式、“研究型实践者”范式、“反思型实践者”范式。  相似文献   

8.
专家研究与教师研究各自拥有不同的研究范式,即科学研究范式与实践研究范式.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神话的破灭,专家研究开始了实践转向,其角色亦由立法者转向阐释者.在教育研究中,专家和(中小学)教师同为阐释者,应该拥有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视野,理解并介入彼此的文化,通过交流和对话等方式,建立解释、探究的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李秋华 《文教资料》2012,(20):148-149
要改变以"传授知识—接受知识"和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及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式,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范式,作者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西方知识论的三种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知识本质属性的不同设定和知识是何以可能的不同说明,可以把西方知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即,客观知识论、主观知识论和准人类学知识论。前两种是准人类学知识的抽象,人类学知识论是对前两种范式的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创立的人类学知识教师科学的知识论范式。因此,分析、考察知识率范式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继续教育由于教师知识观的不同,存在实证和诠释两种倾向。现存的教师继续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证取向,其基点在于教师知识,而忽视了教师个体的经验。对教师知识的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的继续教育也要从实证理念的模式转向知识诠释理念的模式,故相应地在教师继续教育的理念上需要更新,要破除研究者与教师之间互不信任的不平等的状态,同时也需要通过教育叙事,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知识与经验,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研究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教师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范式:理论思辩范式、技术理性范式、科学主义范式。这些范式有其存在的原因和消极方面。因此教师研究应该进行范式转换,把研究目的定位于追求实践性学识,进行以校(主要是课堂)为本的研究,在行动中开展研究,通过反思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家Verschueren在其新著《语用学的理解》中提出了语言运用基于“选择—顺应”的理论。文章正是基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对教师语码转换现象做出解释,旨在阐明教师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教师角色、学生情况、教师心理现实和外语课堂教学特殊性所做的顺应。  相似文献   

14.
古典接受诗学的后现代理论形象是它面对当代语境转型时所生成的一种历史身份。人类精神谱系的连续性发展与其内涵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意义元素为建构古典接受诗学的后现代理论形象提供了合法化依据。这种后现代理论形象主要在三个维度获得规定,即微观化阐释构架、世俗化的阐释内涵与地方性的阐释标准。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后现代理论形象之于古典接受诗学而言不是实体性的,而是功能性的。  相似文献   

15.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程序中的表达阶段是口译的中心环节。意义的正确表达不仅要依靠对原语语言含义的理解,更需要译者的认知补充。译者的认知补充来源于通才知识储备,和话语篇章的环境,所以口译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百科知识和演讲能力。随着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释意理论的视角有助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者对希腊神话代达罗斯和伊卡罗斯的解读是,人类应该抑制自己的求知欲,不可过分地追求科学知识。但是,这种解读是成问题的。作者赞同威尔逊的另类解读,并主张“科学无禁区,技术应节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福柯知识/话语权力观中知识、话语、身体与权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生特点,梳理福柯权力观与后殖民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之间融合与分离、接受与批判的内在联系。权力/知识话语启发后殖民主义者为殖民地他者争取话语权、建构民族身份的思索;引导后现代女性主义者颠覆父权制菲勒斯中心,开辟阴性写作与身体政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视野下的教师角色及其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后现代并非指的是一种时态,而是指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从后现代视角来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学生学习的引导、教学过程的反思者、课程网络的开发者和社区活动的协调者的角色.为培养这样的教师角色,需要从提高师生间主体间性、采用建构性教学方法、用生态学观念组织教学和变革师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和法律没有赋予司法解释普遍约束力。使司法解释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推动力量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释主体在诉讼活动中的最高权威;二是应用司法解释能够提高司法效率。司法解释是最高司法机关在其权力范围之外对法律的解释,它不是有权解释,或者说,它仅仅是最高司法机关对法律的认识。司法解释和法官解释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