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毕生重视小教育和师范教育,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基础,必须办好,而办好小学教育的关键又在办好师范学校,培养合格的老师。徐老在长沙办学近三十年,其中辛亥革命后,主要是办师范教育。他不仅办正规的师范学校,而且办各种讲习班、速成班、农村师范班等培养老师。当时,长沙全县将近一千所小学,所有的教员差不多都是由徐老培养出来的,因此,当地人说:“徐老是小学教育界的长沙王。”  相似文献   

2.
把学校搬到家里去一九一三年,徐特立自己掏钱在家乡的观音庙建校舍,创办了五美高小。观音庙是个香火兴隆的庙宇,整天鞭炮爆响,香客喧嚷,加上财主豪绅刁难破坏,使学校几乎办不下去。徐特立这时鼓励师生们说:“不要紧,这里不能办,就到我屋里去办,我把房子献出来。”他想方设法筹措经费,在观音塘新建两间教室。五美高小就这样从五美山观音庙搬到了徐  相似文献   

3.
《教师》2008,(11):F0004-F0004
长沙师范学校由毛主席的老师、共和国教育事业奠基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于1912年创办,现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高等学校。学校全称“长沙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纪念徐老,国家教育部规定仍然使用“长沙师范学校”校名。学校在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4.
徐特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是中国20世纪新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他于1912年创办长沙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苦心经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由乡村塾师到教育界名人,在长达73年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具有革命性、实践性、群众性、科学性的徐特立教育思想。徐特立虽是20世纪早中期的教育家,但他却能高瞻远瞩,洞悉未来,其教育思想与我们21世纪的新课程理念有许多惊人的契合之处。概括起来,其契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观徐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他说:“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他对教师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我希望你们一生都做教师,再也不想别的。想成为专家,只能钻研一门科学,我希望你们钻研教育科学。”他从18岁起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以后几十年如一日,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从一般教育到特殊教育,始终耕耘在教育这块热土上,培桃育李,栉风沐雨。徐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切实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之中,他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体贴入微,被人们尊称为“徐外婆”。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他不是严加责罚,而是循循善诱,促其自省,助其改过。徐老一生始终坚持“三个第一”:革命...  相似文献   

5.
唐生智先生这位军界名人,与众不同的是他独具教育兴国之识,热心创办学校。他的夫人霍福光在《忆孟潇》一文中写道,他曾对人说:“万事之本在于人,我寄希望于将来,准备扎扎实实从事教育工作,以培养一批人才挽救国家与百姓。”1923年,他在长沙创办了“厚风学校”;后来,他又在衡阳创办了“慈衡学校”;1937年,他支持家乡创办了“唐氏族学”;特别是1939年,唐生智先生变卖他在青岛、长沙、永州等地的房产,拿出1823.56亩的田租和一个造纸厂的盈利,并争取了张治中、孔祥熙、张发奎、宋希濂、李品仙、冯天柱、刘兴等社会名流和部将门…  相似文献   

6.
抗战爆发前后,毛泽东曾写信给一位革命老人祝寿,赞誉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并称:你曾经是我的老师,你现在是我的老师,你将来仍然是我的老师。这位被主席尊为永远的老师的人就是徐特立。 徐特立原名叫徐懋恂,后改为“特立”,大概是取古人“特立独行”之意,即要做一个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的人。 徐特立,187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贫苦农民的家  相似文献   

7.
《湖南教育》2011,(7):47-47
徐特立(1877~1968),我国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长达7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先后创办了五美高小、长沙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数十所各级各类学校,培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引导和培育了几代人的成长。党中央评价他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在新昌县美丽的鼓山脚下 ,新近屹立起一座崭新的学校 ,那就是新昌县城西小学。几年前这里还是荒芜的丘陵地带 ,无人光顾 ,1 997年该校已成为“渐江新昌超前教育实验学校”、“渐江省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学校”、“渐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澳大利亚麦瑟迪斯特女子学校合作学校”。人们在赞叹城西小学 3年来的巨大变化时 ,自然想起超前教育的弄潮儿、该校校长张伯阳 ,是他构筑“适度超前教育模式”,为新办学校的教育登上新台阶谱写华章。1 997年 8月 ,新昌县创办了城西小学 ,县教委领导派他到该校担任校长 ,在他上任不久就提…  相似文献   

9.
徐特立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是教育改革的先驱 ,是当代教育现代化的创造者 ,是素质教育的缔造者。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先师 ,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的楷模 ,不愧为“万世师表”。最近有幸读完了徐特立的几本著述 ,徐老的教育思想给我很大启示 ,使我受益匪浅。启示一、徐老的读书观“不动笔墨不看书”是徐老几十年读书做学问的经验总结 ,也是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治学经验的结晶。徐特立同志从 1913年至 1919年在湖南省长沙师范任教 6年 ,他为了纠正学生读书中共同存在的一种贪多求快 ,学后即忘的毛病 ,提出了“不动笔…  相似文献   

10.
陈援 《下一代》2011,(2):1-F0002
这篇文章的标题,不是我出的,是借用百岁老红军王定国同志为北京市育才学校的题词。 育才学校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重点学校,1937年创办于延安,第一任校长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起初是在延安创办的延安鲁迅师范学校创办的一个干部子女小学班。  相似文献   

11.
徐特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是中国20世纪新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他于1912年创办长沙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苦心经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由乡村塾师到教育界名人,在长达73年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具有革命性、实践性、群众性、科学性的徐特立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徐特立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民主治校是徐特立创办学校和管理学生的指导思想。他发扬民主,平等待人,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许多高质量的学校,如梨江高小、五美高小、长沙女子师范学校等,培育了几代英才。其民主治校的核心思想是师生平等,互敬互爱,民主管理,学术自由,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以后,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他家乡和侨居地先后创办了幼稚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大学等学校。在这各级各类学校中,他特别重视师范教育。一九一八年创办了集美师范学校,此后又办了集美女子师范、集美幼稚师范、集美乡村师范等学校。厦门大学在初创之时,也设有师范文理科,嗣后还在新加坡创办了华侨师范学校。他始终把创办师范学校放在兴学首位。陈嘉庚先生积极兴办教育,为什么特别重视师范教育呢?他说:“余侨商星洲,慨祖  相似文献   

14.
应福岛县日中友协邀请,我于1983年11月赴日考察了学校教育,在郡山市,参观了由著名教育家佐藤信创办的日本第一所女子工业高中——尚志学园。该校创立于日本工业“起飞”的1964年,它是日本第一个开设电子计算机课程的职业高中。 这所独树一帜的私立职业高中办得很有特色:(1)它的建校精神有三条,第一“尚志必成”,青年人要立大志,高尚的志向一定会实现,第二“一瞬即永远”,要珍惜在校学习的一分一秒,这段宝贵时间给今后的一生会在知识上、人格上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即是道场”,不要埋怨客观条件,在任何条件下首先严格要求自己。(2)办校的着眼点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校长亲自带领学生上劳动课、道德课。(3)为父母办学习班,指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教学。(4)教师质量要求高,工资待遇也高,教员比较稳定。(5)学费昂贵,一个学生三年学费要付二百万日元。 二十年来,这所学校已培养出六个多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1983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学生尚未毕业,已被预约一空”。 参观结束时,佐藤信校长送给我一本他的新著《造就新人的教育》。回国后,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佐藤信校长在男尊女卑的日本办女子职业高中,受到的压力是很大的。然而,他二十年如一日,顽强地把学校办下来了。他的办学精神是可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师范学校由毛主席的老师、共和国教育事业奠基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于1912年创办,现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高等学校。学校全称长沙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纪念徐老,国家教育部规定仍然使用长沙师范学校校名。学校在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学校设有学前教育系、音乐舞蹈系、外语系、美术动画系、信息工程系和基础课部、继续教育部,学前教育、公共事务管理(幼儿园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教育现象,他直指校长思想力的弱化,呼吁办教育不能缺失思想:正当功成名就、著作等身的半百年纪,他选择经验清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创办一所新体制下的新学校。他就是始终以“书生校长”自称的程红兵。一年半前,程红兵告别上海飞赴深圳创办了明德实验学校,面对争议、质疑和不解,他开始了大胆描绘、小心求证的课程改革,试图一点点去接近心中一直怀揣的“理想教育之梦”。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省兴国县第一小学创办于一九五○年,由飞鸿、崇礼、赤墈(肖华将军就读的小学)等九所学校合并而成,初址设在潋江书院,历经六十多个春秋,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所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是将军母校,是以红色教育之父徐特立冠名的学校。校园占地9000平方米,有教学班50个,学生3000多人。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摘     
蔡元培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九个创举蔡元培先生一生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有九个创举:一、创办辛亥革命时期培养干部的第一所新型学校。1902年创办上海爱国学社(同时办了爱国女学)。二、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为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12年蔡元培以总教育长身份签发了有关改革法令,废弃以“忠君、尊孔”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代之以军事教育、实用科学、道德教育、美育这四育并进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9.
秃头钢笔     
钢笔坏了,能修的修,不能修的,换一支新的,这是很平常的事。陶行知却不是这样,他所用的钢笔是早已落了笔夹,另配了笔套,写起来很粗很粗的秃头笔,但他不肯买新的。有人劝他换一支,他说:“秃头钢笔照样能写字。买支新的要不少钱,这点钱还是省下来办教育吧!”大任小学戚校长想送陶行知一支笔,怕他不收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天,陶行知来大任小学演讲,戚校长说:“您对育才学校三百个难童那么好,令我十分敬佩,我以后也要用您的精神办学校,关心每一个无人关心的穷孩子。”陶行知十分高兴找到了同道。戚校长说:“为了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交换一下钢…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位84岁的退休教师,当年从长沙师范和省立一师毕业后,一贯秉承徐特立校长的教导,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50年。这50年的体会,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教书育人,其乐无穷”。曾记1953年,我在长沙市二中(现长郡中学)教语文课,当班主任。当时有个学生叫姚某,由于家长溺爱,自幼养成了乱花钱、好吃零食的坏习惯。他先到长沙市大麓中学(现长沙市八中)读书,家里给的钱不够花,就搞偷盗。后来转移环境,转学到我手下。我决心用爱心来转化他。早晚对他严加管教,不轻易让他出外活动。过了3个星期,他仍旧病复发。于是,我决定把他送回津市其父母身边,一是换个环境,二是取得家庭和学校配合教育。征得领导同意后,我亲自护送他,同座轮船,同起居饮食,初步建立了师生感情。接连几天,我奔走津市好些中学,又到当地教育局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