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的意义是"位于",其功能是使主体与"在"后接的场所、活动产生空间或时间上的关系。副词"在"和介词"在"都能表示进行。"正"强调匹配的精确度,可与"在"构成多种组合。在这些组合中,"正"和"在"没有发生语义上的根本改变,并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计白当黑"是一种智慧的管理语言,它不同于管理上通常所谓的"留白"(简单的在管理诸方面留有"空白"),而是在态度上把"白"看得和"黑"一样重要,在策略上辩证地看待"白"与"黑"的关系,在方法上注重"白"与"黑"的转化,这是对"白"与"黑"的统筹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白"即所谓"不管","黑"即所谓"管".  相似文献   

3.
"闻"字在古代兼表"听觉义"和"嗅觉义",而在古代"听"和"嗅"也分别具有"听觉义"和"嗅觉义",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表"听觉义"的"闻"是如何逐渐被"听"代替的以及表"嗅觉义"的"闻"是如何发展壮大并在现代汉语中代替"嗅"的.  相似文献   

4.
《经下》用"说在"这一固定结构,作为"出故"的连接词,也可看作《墨经》体例之一。通过对"说在"后文字作形式、内容的分析,并考察了"说在"前后文的联系,认为:"说在"后文字总体上是"出故"的,但在形式上却相当多样,内容上也颇为复杂,这就导致对"说在"及"说在"后文字的多样解读及翻译,故本文提出"说在"的格式化翻译,并认为"说在"后文字不能直译,应当作纂义式的说解。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十年,"一国两制"的"新香港"建设,尽管在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方面遭遇到"二十三条立法"被搁置和"双普选"的"时间表"、"路线图"意见分歧等问题的严重挑战,但在中央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求一国之大同,存两制之大异"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在"一国"与"两制"、"变"与"不变"的反复磨合中,不仅通过了能不能"继续保持长期稳定和繁荣"的初步考验,而且"香港明天更好"的愿景已经在现实化地呈现,"一国两制"的"香港模式"在探索中逐步成型、成熟.  相似文献   

6.
让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有吸引力,是提高其有效性重要措施.本文在教学过程中让小学生的在"玩"中完成生词抄写家庭作业;在"画"中完成家庭作业;在"唱"与"演"中完成家庭作业;在"看""读"中完成家庭作业;在"写"与"编"中完成家庭作文.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说明,他们喜欢动,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毒家庭作业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在"乐趣"中完成作业.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导入环节"故作不知"--激起"兴奋点";在新授环节"装着不会"--引发"探索点";在练习环节"有意出错"--制造"辨析点";在小结环节"似懂非懂"--推出"升华点".这种"装作糊涂"的教学契机使"湖涂教学法"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这样一个提法特别有感触,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说:"教师要在课堂上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要"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  相似文献   

9.
在"薄"与"厚"的文本视界中徜徉、在"动"与"静"的和谐氛围中沉潜、在"语言"与"精神"的烛照中拔节这三个层面来探讨语文课堂思维运动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聚焦题目】"和"是生活中的润滑剂。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需要"和",因为"家和万事兴";在商场上,我们需要"和",因为"和气"能"生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和",因为"和善"能有好人缘;在国家的管理中,我们需要"和",因为"人和"是国家稳定的必备条件;在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和",因为"和谐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拗"的"撬"义在初唐产生,且分布在医学文献。由"手拉"到"撬"是通过转喻来引申,在句法上表现为:与跟"拗"共现的谓词或补语有关;与"拗"的宾语有关;与"拗"的主语有关。  相似文献   

12.
传统儒家“德性”概念试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还是在当下语境下,"德性"概念在伦理学中都居于核心的地位。"德性"在"德"与"性"各自含义流变及其逐步结合的过程中,确定了它在儒家思想中的中心地位。"德性"的根本性质在于其内在性,它通过"性"来收束,是当代"德性"观念的历史根据。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形势下,只要能够做到在目标定位上的"三兼顾"、在内容选择上的"三贴近"、在主体确定上的"三并重"、在方式方法上的"三结合"、在过程控制上的"三育人"、在效果评价上的"三统一",就能够真正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光山方言体助词"在"按其功能意义可分为"在1"和"在2",分别组成不同的句式。主要探讨它们和动词搭配时所受到的体意义限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体助词"在"语法化过程中,格式"V+在+处所宾语"所起的重要作用,表明"在这里/那里"处在"在"语法化过程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美学”的“身体”、“空间感”与“时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传统美学在整体上可以称为"艺术美学",建构的是一种从"教条"出发、仅仅能满足"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官的美学;而生态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内在组成部分,却是从"实际"发生的环境空间感出发的,它必然涉及"身体诸觉"在"空间感"上的生成,以及在"时间性"维度的存在——在静态上是"身体诸觉"的"同时性"并存与延续,在动态上则是空间环境美感的存在受"意义"与"价值"的激发与引领。  相似文献   

16.
陈然 《现代语文》2006,(2):124-124
"暴光"与"曝光"这两个词常常出现在媒体的各类报道中,各种各样的大事件、小问题经过"暴光"或"曝光",不断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在"暴光"与"曝光"使用的选择上几乎没有规律可循,人们认为"暴光"等同于"曝光".那么"暴光"与"曝光"在读音、词义上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7.
"考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确立系统"考务"观念,才能实现"考务"系统管理。系统"考务"观念应该是与"考风"、"学风"和"教风"所体现的"思想"、"精神"相联系的观念。"考务"的系统管理应该是在"风气"上着眼,在"制度"上着手和在"过程"上落实。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在"课"上做文章当我们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时,作为授课教师,就必须在"课"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在"课"上做文章意味着课前对公开课的设计要适应学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即: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要遵循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校在办学实践中构建起了"童心教育"的理论框架,在归还儿童快乐童年的理想坚守中,形成了"活动育人"的办学特色。在"童心教育"课程研发中凸显办学特色的个性化;在"童心教育"组织实施中找寻办学特色创建的归宿点;在"童心教育"物态建设中提升办学特色创建的保障度;在"童心教育"成果显现中诠释办学特色创建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20.
陈国典  郭英  王炯 《教育探索》2007,(9):109-110
为了探讨藏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学生应付方式的特点,笔者对拉萨市5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应付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各个年级在"求助"因子上得分最高,汉族和藏族中学生在"退避"因子中得分都最低;在性别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年级上,初一和普师的学生由于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而与其他年级在"解决问题"和"退避"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地域上,城市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得分更低而农村学生在"求助"因子上得分更高;在民族上,藏族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幻想"因子上得分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