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言文背诵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又是重点,没有一定量的读背,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很难提高。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文言文的背诵是令师生头疼的一大难关,要么知难而退干脆不要求,要么好事过多,效率低下。那么,怎样突破背诵文言文这个难题呢,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一、让学生认识到背诵的重要性一些学生往往不认真读背,是因为他们认为:"背那干啥?理解了不就行了么?费那么多时间,考试反正出题几率很小。"  相似文献   

2.
宋亚清 《成才之路》2011,(24):13-13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显然,在文言文教学中强调的是"读读,背背,了解文言课文大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读——说——点——练"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让学生自己找文言知识点文言知识点就是与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不同的地方,如古今异义、固定结构、重点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如何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笔者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文言知识进行归纳,同时教师给以补充完善,从而使学生对主要文言知识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这一步约在高一年级完成。第二步是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课文的理解主要靠学生自己完成。首先让全班学生提前找出文言课文的知识点,再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宣讲,接着让其他学生订正和补充。最后教师简要地点…  相似文献   

4.
正文言文的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不仅要求学生们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还要能将文章的文言部分翻译成白话文,进一步理解文中的大意,并在文章讲解完成以后,背诵文章中要求记忆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也应当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让诵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把故事融入到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其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编写剧本的方式,将文章中的情景再现,以达到促进学生们记忆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和活跃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文言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文言文的情境中学习,开发思维,提升审美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还存在一些教学困境:一方面,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采用较为老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讲授的知识比较松散,不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不能发挥文本的深层价值;另一方面,文言课堂的教学改革,推动老师使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仅停留在模式的表面,没有与文言文教学紧密地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我国白话文替代文言文成为传播交流的语言工具尽管不足一个世纪,但它的使用和发展却让我们远离了文言。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文言更是一个遥远而深奥的概念。“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把握古汉语实词含义不仅能轻松应对考试,在笔者看来,它更是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克服文言难关的制胜法宝。如何才能让学生更轻松地把握住古汉语实词的含义呢?笔者在多年文言教学中总结了四个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对文言文教学降低了要求。由1986年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段”调整为“能顺畅的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贯彻新大纲一年多来,有的教师没吃透大纲精神,错误地认为文言文不需要再讲了,只要让学生背背课文就行了。有的甚至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不予解答,说什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7~9年级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诵读和背诵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但不少语文教师只是单纯地追求教改花样,忽略了读背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读背教学,已经成为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一、文言文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重要模块。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背诵经典名篇,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言能力,并且在文言阅读中举一反三。然而由于文言文的古代性特点所产生的时代隔阂感,学生不能在现代社会中学以致用,加上有的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学过程枯燥无味。长此以往,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疲惫,以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要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语感,这就需要一定量的背诵,但文言文的背诵教学,历来是令学生和教师头痛的问题。汉赋《过秦论》的文字较生僻,语句较生硬,而篇幅又较长,对高一的学生来,背诵起来确实不易。但只要语句疏通了,《过秦论》的内容理解是比较浅易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过秦论》内容分析课上成一节背诵指导课,或者说是用背诵指导的方法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课内就能把课文大致背诵下来,学得轻松,自然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苏教版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目标首要定位是诵读和背诵。而实际上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为了推进课堂进度,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以文本翻译为主,串讲实词虚词,分析句式结构,剖析文本内涵为主要教学目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言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文言基础知识,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1郾详细介绍作者。介绍作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教师在介绍作者时往往流于形式。我在课堂教学时,对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练点“背功”。选一些精采的章节或短文让学生背诵,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通过背诵能使学生再三揣摩、细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的文章,特别是文言作品,要学生一下子学得很明白是不大可能的,由教师先讲一讲,再让学生背诵,起初可能似懂非懂,但时间久了,多背几回,就会逐渐领会的。一些学生往往不愿意背诵,说背书难,花了不少工夫还背不会。因此,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明背诵的好处外,还要在方法上作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赵敏 《现代语文》2014,(12):70-71
很多学生上小学的时候没有文言基础,初中一下子接触文言,不少字词不理解,课文读不懂,自学能力就更不要提了。笔者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往往采用先串讲,再要求学生背诵,最后听写的方式,这种方法最省事,学生也习惯了,还能应对考试。(现在的学生宁愿去背一背,也不愿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去创新。)所以这种方法还算有效。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和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是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熟读文本,举一反三,把常见文言实词(课程标准确定120个)的意义用法编成口诀,并尽量以课标要求背诵的文本语句为例子,让学生识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言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文化并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但就目前初中文言教学的现状来看,着实令人担忧:有的课堂还是满堂灌的方式,有的课堂教师主要以串讲方式进行教学,有的课堂就是教师让学生自己串译,甚而于直接就把文言文的翻译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下来回家背诵默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知道这些教学方式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大纲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理应是重诵读、重思想、重积累,全面提高学生文言素养。但毋庸讳言,不管从“人文”“工具”,或从“兴趣”“方法”“手段”等各角度看,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素养”等方面为“分数”而头疼不断;教师在“人文”“工具”两大方面,为取舍而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朗读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能“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虽然要求并不高,但对于在小学阶段完全没有接触过文言文毫无文言词语积累的初中学生来说也并不容易。此外为了与高中教学接轨,各地中考命题中文言文阅读的难度也逐年加大,更提高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而由于教学思路的滞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很陈旧主要靠教师的翻译讲解,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即朗读、背诵、学会翻译,掌握基本文言字词等。根据这一系列的教学需要,执教者往往将教学的焦点放在讲授上,及检查学生的背诵、翻译上面,从而不由自主地走入“灌人式”的教学误区。诚然,学习文言文需对文字词加以掌握,需对文言课文加以背诵(目的是明其义),需懂得课文之表达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