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走进网络社会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根据有关调查,大学生占中国网络用户的比例为21%,已成为上网用户中最大的一个群体。而近几年大学生中上网心理问题的出现,也成为了高校乃至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上网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特征是:丰富性、自由性、虚拟性、互动性,大学生上网表现出来的特性是:新奇性、渲泄性、好胜性,结合网络的特征和大学生上网的特性,集中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忠 《教书育人》2009,(12):92-93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危害 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000万,学生在网民中占36.7%,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网民有1800万。另据中国大学生网络协会的调查,我国大学生中有上网成瘾表现的约占17%,另有13%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目前国内上网生力军中的绝大多数主力,他们的网络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在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盛衰。文章分析了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并从网络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理念以及高校网络环境的加强和网络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潘曦 《教书育人》2007,(9):28-29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有90.90%的大学生有上网的爱好。大一年级上网率低于其他年级,可能大一新生仍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而大二以后摆脱父母的约束,而学校管理可能稍有放松。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因研究的时间、方式及人群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早期的研究在40%以上,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为6%~14%。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尤其是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成瘾的易感群体。本研究显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成瘾率。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三种状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三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敏感体,上网成了流行时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到2000年6月30日止,中国上网人数达到1690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6%,可见,大学生是上网人群的主体阶层。技术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网络开拓了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自由性,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很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浏览的状况、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事实证明,当前大学生拥有现代化信息手段的比例增长,大学生上网的总体情况应予肯定,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网络治理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与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月平均手机上网支付费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4.84,P=O.009);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3.24,P=O.041).②上课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F=5.34,P=O.005);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5.004,P=O.007).结论:网络成瘾程度高的学生也倾向于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排解学习倦怠情绪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一、大学生上网的特点(1)兴趣广泛。大学生上网的内容涉及到新闻、娱乐、科学文化、工作和生活以及电子商务等各个方面。(2)目的性不强。调查显示,有很多大学生经常挂在网上,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聊天、游戏等大众化的消遣性娱乐成了他们的最爱。(3)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大部分学生都经常在BBS、论坛上发贴、留言。(4)上网时间没有规律性。一般选择在晚上上网,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通宵上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调查显示,大专及以上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100%。那么,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究竟是多少?上网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又是哪  相似文献   

12.
李青 《林区教学》2014,(4):122-123
手机上网终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心理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手机上网终端受时间空间局限较小,具有方便快捷等独特的功能结构和优势,与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需求更加匹配,但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群体的上网时间,降低了他们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增加了形成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无论是查找资料还是阅读新闻,无论是看电影还是上传视频,无论是虚拟交友还是现实聊天,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信息发布,网络都以它自身快捷、高效、方便的特点,成为人们的首选。同时,网络也影响着它的受益者。在所有的受益者中,大学生就占36.5%,这是相当大的比例,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因此,关注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较大。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Young的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对昆明地区617名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非常普遍,对待网络的态度较积极,能积极使用网络服务项目;上网原因主要为朋友怂恿、无聊和好奇;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学生上网次数、时间和进行网络游戏有差异。应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特点,利用其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干预,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诞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信息网络的出现对他们影响是巨大的,好的一面能让同学们开阔视野、更加快捷地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坏的一面使不少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形成了网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态度及人格发展。而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知识中心,是大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图书馆作为给学生们提供上网主要场所,应发挥其教育职能,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规范大学生的上网。  相似文献   

16.
对抚顺市300名高职高专大学生上网现状、存在的问题、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整群调查。同时,又对调查结果做了利弊分析,认为网络时代的今天,大学生上网是一种必然,而且上网是利大于弊,只要适度使用网络技术,大学生网络成瘾只是少数或个别现象。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上网的建议,对大学生戒除或减缓网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不良上网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大学生不良上网的表现主要有网络游戏成瘾、网上聊天成风、浏览不良信息和看网络电影无度等.除了网络本身的因素以外,大学生不良上网还有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够、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管理上的不到住等方面的原因.应采取以下对策解决.大学生不良上网问题:及早教育,加强引导;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加强技术防范和管理;加快针对网络相关问题的立法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学校建设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大学生上网对其学习的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实际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控制上网时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娱乐.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大。对于个别沉迷网络的学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发现.通过教育手段帮助他们走出虚幻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上网成瘾成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新动向.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经济承受力等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亟须建立国家、网络、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有机结合的立体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上网观,远离手机上网成瘾.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在我校范围内对各专业、各年级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1000份《大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回收888份,回收率88.8%。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迷恋网络无法自拔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33%,全校约有1100余人迷恋网络无法自拔,而严重影响学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09%,约有800余人。本文运用个案调查方法,对部分迷恋网络、严重影响学业的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访谈以面谈、电话访谈、网上访谈、辅导员走访等方式进行。以下是对8名很具代表性的迷恋上网大学生个案的访谈记录,并分类整理如下(8名访谈对象以英文字母A、B、C、D、E、F、G和H代替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