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镜头一:孩子缠着母亲要母亲给他讲连环画中的故事,母亲指着扔在地板上被孩子撕碎了的连环画说,“你都撕碎了,叫我怎么讲呢?”孩子看了看地板,走过去慢慢地把连环画拼凑起来……镜头二:小华正在专心地玩积木,小亮突然从旁边冲出来把小华砌了一半的“楼房”扫翻,小华呜呜地哭起来,小亮在旁边看到小华哭了,拍了拍小华的肩膀说:“都是我不好,我帮你重新砌”……或许镜头一中,母亲是气愤才说了句“你都撕碎了,叫我怎么讲呢”;而镜头二中,小华是因为受惊吓和生气才哭的,但都引起了淘气孩子的思考,还做出了弥补的措施。当然,孩子不可能在非常短暂的…  相似文献   

2.
著名心理学家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光,心情顿时开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开错了“窗”,会使本来美好的事物变得暗淡无光,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母亲:一位孩子正欲踩死几只蚂蚁时,母亲温柔地对他说:“孩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于是,孩子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家长座谈会。会上,一位班主任老师对一个家长说,你那孩子成绩不太好,主要是因为看连环画。那位家长无可奈何地说,“有啥法呀,这学期我烧了他七本连环画,但娃娃一放学还是悄悄地往小人书摊跑。”许多家长都有同感,纷纷指责孩子看连环画。有些学校还规定不准学生,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看连环画。  相似文献   

4.
宽容的艺术     
丁七环 《教育文汇》2003,(10):28-28
一位母亲听老师说儿子最近老是迟到。十分不解。儿子每天走得那么早,怎么还迟到了。她没有打孩子,而是与孩子谈心。她了解到孩子是因为每天在河边看日出入了迷才迟到的。第二天母亲竟和儿子一道去看日出。自此以后,孩子从未迟到过一次。  相似文献   

5.
方锐 《学前教育》2004,(9):28-28
小班孩子看连环画的时候,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知道按什么顺序去看那一幅幅的画面,住住是没有顺事地瞎看,看到哪幅就讲述哪幅。我们发现每期《当代家庭教育报》的第八版都有一个包括九幅画面的简单连环画故事,内容和画面都十分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就尝试利用它教孩子看连环画。  相似文献   

6.
毋庸置疑,抚养、教育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显而易见,这里的家长不仅包括母亲,还应包括父亲。“父母亲是天然的教育工作者。”然而,在俄罗斯.教育孩子的重担却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更确切地讲,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职责,父亲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与作用被漠视、淡化甚或遗忘了。如果家长教育孩子不成功,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的首先是母亲。可父亲的失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难道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没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意义与方法吗?这确实是早期教育中令人兴奋的话题。如果你来俄罗斯,只要在实际中留意观察,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捕捉儿童教育信息,你就会有所获释,在感受俄罗斯母爱伟大的同时,确能发现许多俄罗斯父亲们逃避责任、不重视教育孩子的“罪行”。那么,这种现象出现的内在根源何在?有何消极意义?应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先能看和爱看的是图,接着是看图识字;识得一些字以后,往往是看连环画,将文字与图画对照着看;接下去是在课文的阅读时青睐插图。这说明人们在读“文”时有着对“图”的某些依赖,  相似文献   

8.
或许有人认为,那么小的孩子看不懂书,看书是孩子上学识字以后的事情。其实,幼儿也是需要读书的,他们需要一些颜色鲜亮的图案与简单文字的刺激,一方面培养必要的自然知识,一方面也是培养亲情的需要。所以,当你有空的时候,坐下来陪你的孩子看本连环画,或者讲个故事,他将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9.
行阳 《家教指南》2006,(4):64-64
一天,一位法国母亲带着5岁的孩子上街,过马路时,活泼的孩子跑在前面。恰在这时,一辆小汽车突然飞速而来,虽然司机紧急刹车,没有撞着孩子,但是吓得孩子惊慌失措倒在地上。这时,孩子的母亲急忙上前扶起孩子,司机也立即拉开车门走出来。司机感觉自己开车太快,惊吓了孩子,应该向孩子及其母亲道歉。然而,孩子的母亲却恰恰一反常态,不但没有责备司机,反而严厉地责怪孩子:“过马路不看前后左右,太莽撞,是你自己的错。”便责令孩子向司机道歉。最后,这位小朋友果真心服口服地向司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仙子 《教育导刊》2006,(8):50-50
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实施者,决定着孩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纵观古今中外,英雄的儿女背后往往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现代母亲育儿成才的故事成千上万。但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听了后久久难忘,不胜感慨。现附录于下,但愿对天下母亲教子育儿有所启迪。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位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  相似文献   

11.
看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六岁的佺佺迷上了孙悟空。讲的是孙悟空,学的样是孙悟空,画的也是孙悟空。出差时,我看见有一套《西游记》连环画,三十五本,价钱虽不便宜,可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借电视剧的东风,我要让这套连环画发挥作用。 佺佺听我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力是很集中的。有时,一本连环画要讲三、四十分钟,如果讲两本,至少得一小时。时间虽长,但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男孩,有一次从同学家回来,伤心地哭了。他想: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他向母亲哭诉着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  相似文献   

13.
相伴风雨路     
王婷 《家教指南》2004,(8):52-53
噩运41岁的郝淑洁,已经有30年没到室外去看美好的景物了。在她11岁的时候,噩运就向她袭来!一天,郝淑洁的母亲发现女儿的脖子上长了成片的红疙瘩,她以为孩子可能是受了风寒,就找了一块膏药给孩子贴上了。可一个月后,孩子从头到脚都长了这种令人很痒的红疙疸。母亲领着女儿去医院诊断,医生告诉母亲:孩子患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皮肤炎,发展下去将导致全身肌肉萎缩直至呼吸功能萎缩,最后死亡。医生偷偷地告诉母亲:“目前,国内还没有药物可治疗你女儿的病,她最多还能活15年。她可能很快就不能下地走路了。”医生的话不啻是一个炸雷,让母亲差一点儿…  相似文献   

14.
童儿:这个星期天我回家,又给你买了两本刊物:《童话世界》和《儿童漫画》,你一看就说喜欢。我知道,像你这样十多岁的孩子,都喜欢这个。因为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喜欢看连环画,也描摹过连环画。你看连环画很投入,那本《留洋也疯狂》有三四百页吧,你一天就看完了,看到兴致处就"嘿嘿"笑起来,还忍不住地要讲给我听。我读小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的两会中,虎妈蔡美儿近乎苛刻的管教方式和上海猫爸民主管教方式的讨论仍在继续。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家庭教育不应剑走偏锋,而应因材施教。同时,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建议,应对全国的母亲进行一场关于成才观的教育。他认为,孩子的教育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而家庭起了最基础的作用。在家庭中,孩子天生更靠近母亲,母亲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他呼吁,母亲要担负起孩子成才培养的第一责任,妈妈们应该搞清楚什么是成才、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成才……  相似文献   

16.
一位年青的母亲带着幼儿到农贸市场买了一只鸡,立即就地屠宰了,鸡血溅了一地。孩子看了后,不但没有一丝惧怕,反而问其母:杀人也是这样吗? 我同那位年轻的母亲:一般孩子连杀鸡都不敢看,你家孩子怎么不怕呢?这位母亲回答得很干脆:“让孩子多看  相似文献   

17.
晚上九点,医院外科三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四五岁的女孩。女孩的胫骨、腓骨骨折,留下来陪着她的是她的母亲。医院没有空床,孩子就躺在病房里放在地板上的一个担架上。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用自己的大手握着孩子的小手,跪在孩子的身边,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孩子的脸。“妈妈,给我包扎的叔叔说我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是!”母亲的脸上挂着慈爱的笑,好像很轻松的样子。孩子没有说话,闭上眼睛,眼泪流了出来。过了一会儿,孩子说:“妈妈,我疼!”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用自己的脸擦干孩子的泪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脸上依然挂着那种轻松的慈爱的笑。“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眼泪还是不停地流下来。文海逍遥游母亲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给大象过生日。他们都送给大象珍贵的礼物,只有贫穷的小羊羞怯地讲了一个笑话给大象听,大象却说,小山羊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他的礼物是最值得珍惜的。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眼睛亮起来,她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用快活的声音说:“妈妈,再讲一遍。”于是,母亲就一遍一遍地轻声讲下去,她的手一直握着孩子的手,脸上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女孩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  相似文献   

18.
张国之 《辅导员》2010,(10):22-2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去商店,商店里面都是琳琅满目的玩具和吸引人的商品,但是四岁的儿子却是大哭大闹不止,母亲感觉不解?难道这满目的玩具和商品真的不足以吸引孩子的眼球吗?母亲蹲了下来,当她的视线和孩子的视线平视的时候,她发现孩子哭的原因了,原来在孩子的眼里,满目都是人腿,基本上属于"腿来腿往"了。母亲赶忙抱起了孩子,孩子看到满目的商品后,马上就止住了哭声,变得兴奋起来。  相似文献   

19.
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是从父母与别人的闲谈中得知的。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小伙伴,回答是,"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贵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后生气地责骂,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相似文献   

20.
母亲之歌     
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在美丽的夕阳下悠闲地散步。母亲一边走着,一边给孩子讲着什么,还不时停下来,亲亲孩子的小脸蛋,摸摸孩子的小耳朵。于是,孩子便甜甜地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