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巧 《科教文汇》2011,(32):185-185,208
音乐是人类情感最自然的流露,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之一。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之美,同时对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义伟 《今日科苑》2009,(16):272-27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音乐若离开了情感的体现与抒发,也就不是音乐了。因此,音乐教学应突出情感体验,并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性。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美、体验和表现美,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缺少音乐美感,缺少情感魅力是当前音乐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需要欣赏者在聆听音乐时结合自己的主观体验,通过回忆、想象、联想等手段对音乐作品加以丰富、补充、理解,从而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本文从音乐艺术的本质入手,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了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以及音乐欣赏中个人意境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过程,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金文 《科技广场》2004,(5):152-153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过程,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体验式营销是指企业在设计营销时,着重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出发,强调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体验。这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古人云:"乐由情起"这就说明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感情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的关键,也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方式。在音乐教学中,学生要从学习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音乐是情感艺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可爱、温馨和亲切。通过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获得情感体验的阐述,论证了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需要欣赏者在聆听音乐时结合自己的主观体验,通过回忆、想象、联想等手段对音乐作品加以丰富、补充、理解,从而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浅显地论述了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指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对幼儿的情感体验方面之培养,有比较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现状,并且提出一些改善措施与建议,故而能够提升我国幼儿音乐教学对孩子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感性的,情感的,音乐教学理应围绕着这一逻辑重心展开.在音乐的世界里,感性把握比理性评价更有价值.高等音乐教育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人类情感物化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的本质之一是人类的情感,因此,音乐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情感教育能够引起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力;音乐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不同的音乐形式,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以接受者欣赏音乐的态度、目的,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大体可分为感知、想象、思辨三个阶段.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音乐欣赏的心理体验过程,从而让接受者适应音乐艺术的特性,提高和完善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堂情感教学立足于情感这一载体,在教学中融入情感色彩,去引领学生、陶冶学生,使他们在不同的情感经历中,感受音乐、了解音乐,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体验,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产生更好的效果。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对情感的体验能力也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都能够去感受音乐的美好,课题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交流和沟通来开展实践研究,进行情感激发、情感体验、情感深化、情感表现等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创设音乐情境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把对音乐形式的理解。音乐情感意蕴的体验与审美感受的表现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始终作为主动者乃至创造者介入音乐学习过程,并能够用自己的歌声把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尽情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形象教学是“体”,理性分析与技能训练是“用”。摆正两者的关系对于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实际意义。理性只处理了规律与构造问题,而音乐主要表达的是感情感受问题,更多地还是以感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音乐教育应时刻关注这一点。在情感体验教学中,将“耳、眼、脑”进行三位一体结合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尚媛 《大众科技》2010,(6):220-22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与演唱中,技巧训练与情感表现永远无法分开,没有艺术表现的的技术不具任何意义。文章主要从演唱所需要具备的各种技巧、情感的表达及技巧与情感的关系来阐述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同时它又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活动在不脱离音乐听觉实践的基础上,不能忽视抓住学生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情感因素。笔者从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谈起,阐述了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为核心,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切入体育学校的音乐欣赏教学,认为教师必须遵循学生情感体验的步骤设置课堂环节,逐步深入地贴近、开启、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方能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达到音乐欣赏课情感、价值、世界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园是一所以音乐为特色的学校,因此我们非常重视音乐环境的创设。优美的音乐能带给幼儿美的享受,良好的音乐环境能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与情感体验。所以我园在环境的创设中,通过丰富的材料获得音乐体验,多样的音乐空间提高音乐能力,开放式的环境让幼儿与环境良好互动,从而给幼儿搭建一个敢于自信表演的舞台,幼儿在环境中学习音乐,在音乐寻找美、发现美、享受美。  相似文献   

20.
陈鸿 《科教文汇》2011,(35):180-181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需要人用情去感受、体验、表现与创造。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