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供养人画像与石窟段文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讲演稿)敦煌壁画分七类:佛像画、佛经故事画、传统神话题材、经变画、佛教史迹画、装饰图案、供养人画像。这次学术讲演只讲石窟与供养人画像的关系。供养人即出资开窟塑像画壁画的功德主,洞窟完成之后,功德主的形像一...  相似文献   

2.
佛教经典的世俗化,是唐宋敦煌世俗佛教极其重要的内容和特点之一。因此成为认识和研究敦煌世俗怫教十分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唐宋敦煌佛教经典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经典范围的宽泛化;2.价值功用的世俗化;3.传播手段的大众化。以上三点,形成了敦煌世俗佛教经典及其使用和流行的特殊体系。之所以说它特殊,是由于它大大突破了正统佛教的经典范围、使用目的和传播方式;促使佛教经典进一步贴近人生,进一步面向世俗,进一步靠拢社会;冲出了佛教经典超脱世俗的藩篱,赋予佛教经典新的活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3.
敦煌石窟中元代绘制的供养人画像很少,仅数十位身著蒙古族服饰的,从中只能看到蒙古族服饰的基本样式.笔者结合相关资料研究认为,敦煌石窟壁画元代供养人服饰与史料记载基本吻合,为研究蒙古族服饰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相似文献   

4.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阗国王供养人画像等形象作为一类独特的图像出现于敦煌石窟中,文章首先简略交代此类图像出现于敦煌石窟的社会历史背景,即是与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沙州与于阗的特殊关系密不可分。接着从图像学角度对该类图像进行了解读,分别探讨了于阗画像的宗教象征意义和邈真写真特性。最后又分别从供养人画像与洞窟窟主关系、洞窟新题材的出现及其相互关联两个方面就此类画像在洞窟中的性质与意义表明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唐宋时期敦煌社会的宗教氛围浓厚,佛教、祆教、景教、摩尼教及本土道教盛行,社会民众的宗教消费是其消费活动的重要部分。依据敦煌遗书及石窟资料,可以看出唐宋时期敦煌社会宗教消费观兼具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世俗需求双重特征,其内在地整合了宗教与政治、经济、艺术的统一协调发展,而不同于中原地区宗教消费给社会带来的弊端。唐宋时期敦煌社会的宗教消费观研究,有助于古代敦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乃至军事领域的深入研究,亦助于拓展中国古代宗教社会史研究领域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排列组合、人物描绘技法、位置与形象大小、审美情趣、视觉效果等角度探讨了敦煌北朝时期供养人画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元代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元代传世画像、墓室壁画和出土实物资料等,探讨了敦煌壁画中所绘蒙古族供养人所着半臂的形制。  相似文献   

8.
敦煌石窟壁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技巧之精湛,堪称稀世之珍。它不愧为我国古代伟大的艺术宝库。敦煌壁画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七类;一、佛像画(或称尊像画);二、佛教故事;三、传统神话题材;四、经变画;五、装饰图案;六、佛教史迹画(包括瑞像图和戒律画);七、供养人画像。  相似文献   

9.
在对敦煌莫高窟第217窟进行全面调查时,发现西壁龛下的供养人画像行列下方还存有底层壁画。这些底层壁画内容依然是供养人。经过研究,认为第217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盛唐洞窟,而是开凿于武则天时期的洞窟,由初唐时期的敦煌大族阴稠家族开凿。  相似文献   

10.
敦煌布萨文与布萨次第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缘起敦煌文书中保存了不少布萨文及与布萨相关的唱导文。对布萨文进行研究,是我们深入探讨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的关键所在。同时敦煌本布萨文又是唐宋时期佛教律仪制度的珍贵资料,通过对《四分律》、《天台菩萨戒仪》等相同文本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印度佛教律制与中国佛教律制互动的结合点,而敦煌的布萨文资料使我们探寻这种结合点成为可能。此外,研究敦煌本布萨文,对我们研究敦煌文学中的唱导、变文及敦煌的人文背景均有着重要意义。土桥秀高先生在《戒律研究》一书中,对敦煌布萨文进行了录文与研究。①冉云华先生发表了《敦煌本大乘…  相似文献   

1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初出现新修《清史》的动议,到清史工程的启动,其间历经了约半个世纪的曲折。在此期间,虽然这种动议一再受挫,但以戴逸教授为代表的清史学者始终不忘初心,一面努力开展清史研究、建设清史所等专门性研究机构,一面多方呼吁、倡议启动新修清史工作。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经济条件的改善,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出台,以及清史学科的深厚学术积累,清史工程终于得以启动,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2.
公元5世纪的平城是丝绸之路东端的中心城市,平城尤与萨珊波斯具有紧密而直接的联系,平城出土的中亚与西亚金银器与玻璃器印证了这一史实,这些联系直接促进了北魏玻璃工艺的发展,并对隋唐文化的繁荣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通过对两个时期代表人物的行草书代表作品的用笔的中、侧、藏、露、行笔速度、结字等笔法特点上进行比较,使我们习书者更进一步了解了对书法传统学习的重点,以及变革风格的核心是笔法的转变,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的监察法制建设是我国历史上最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它有着明确的中央和地方监察组织之间的分工,体系完备,这对当今研究监察体制改革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袁华是元末明初的诗人,其诗典雅有法,在易代之际诗坛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袁华一生仕履不显,但与名士往来颇多,主要有张雨、倪瓒、顾瑛、谢应芳等,从交游中可以窥见其诗学渊源、才能品质、生活方式与心态变化。袁华与众多诗书画家优游往来,代表了元末明初处于政治边缘或高压下文人的普遍生活状态,而其又潜心著述并热衷社会风化,证明其内心深处,仍没有放弃儒家传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在《易经》的部分卜辞中 ,记载了商周时代的“自由刑”:一是圜土之刑 ,包括该刑在刑罚中的地位、执行处所、执行方式、防范罪犯逃脱的设施、刑期等内容 ;二是肉刑的附加刑 ;三是坐嘉石之刑。以上内容可与《周礼》的有关记载互为佐证 ,较为可信地反映出商周刑罚种类之一的“自由刑”的史实  相似文献   

18.
以康熙朝为代表的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是研究清代宗藩体制变革的重要对象,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特点在于:它在继承中国封建王朝传统宗藩体制的基础上对内藩政策实行着“中国化”的变革,实行着封建王朝“天下观”下的“中国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清代中前期通过强化清中央政权对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而非“一统”,加强了蒙古各部同清中央政权统治下各民族的融合。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基本上完成了对内藩的“统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将清朝“天下观”下的内藩、属国作了很好的“内、外”之厘定,为实行“中国”由传统儒家意识下的“天下”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之转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完成了对蒙古等边陲区域的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汉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不可能源于某家作品(如楚辞或荀赋),也不是从某一种文体里演变而来,它应是多源且逐渐融汇而成的。从汉赋的创作主体及其社会效用来考察,它起源于春秋“行人之官”赋诗言志、战国纵横家之说辞;从文体本身所蕴涵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考察,《诗经》及其诗教的美刺原则影响着汉赋的创作情绪;而汉赋的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则大源于《楚辞》及战国诸子文章。  相似文献   

20.
传奇如一朵瑰丽的奇葩,呈现出唐代文人开放的精神面貌与个性风采,展现出唐代女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