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景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156-156
同理心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极为重要。教师的同理心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观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教师可以善用微笑、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以及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等方法培养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同理心。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主旨在于向学生播撒爱的种子,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到育人先育心。作为教师,只要你用心去爱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心。而一位好的教师应该懂得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爱的教育,从心开始。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师,再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最后再接受老师所施加的教育。作为教师,若要获得学生的喜爱,就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换;然而学生的心灵之门并不总是敞开的,他们常常在心灵的门口设一个警戒的哨兵,那么如何突破这一岗哨,使学生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换呢?一、俯身说话——用孩子的心态对待孩子  相似文献   

4.
目前,受法律和教育制度的制约,学校中很少看到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但是,教师心罚学生的现象却仍然盛行于学校之中。所谓“心罚”就是教师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而施加于学生心理上的惩罚,比如,讥讽、挖苦、嘲笑、谩骂、中伤、威胁等。心罚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与体罚相比较,心罚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随意性,它对学生的危害更深刻、更长远。当然,对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讲,心罚的危害可能相对小一些,但是,对于心灵脆弱的学生可能会导致恶果。尤其,目前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心罚很…  相似文献   

5.
德育过程中如何发挥心育的作用?激励机制与德育、宽容与德育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感受快乐,让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们—起体验自然而然的德育效果,体验心育在德育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能抵达     
教师劳作的田野不在别处,就在学生的心灵世界里,抚慰、唤醒、滋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灵是教师工作的核心要义。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心能抵达”,即教师的心灵能够抵达学生的心灵。这看似很简单,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近在咫尺,心却难以抵达甚至离得很远很远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德育过程中如何发挥心育的作用?激励机制与德育、宽容与德育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感受快乐,让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们一起体验自然而然的德育效果,体验心育在德育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心灵教育。"心灵教育"促进教师与学生谈心,以达到"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具有自我存在感,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心之居所’"。教师能够平等、深入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因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道德的理解来端正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9.
周振宇 《考试周刊》2013,(80):178-179
教育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特别是与学生应进行“以心换心”的心灵对话,解开他们的心锁,给学生足够的尊重。辅导员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高高在上的领导型、家长型教师转化为学生可敬畏的、可信赖的、可倾心交流的亦师亦友型教师。这才有利于新课程环境下的班集体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辅导员应以诚动人.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用鼓励焕发学生热情.实现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心育”即“心理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工作。心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经验材料,使我充分认识到,要想学生爱上数学课,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经验材料,使我充分认识到,要想学生爱上数学课,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才能培养好学生。作为教师,每天批改大摞大摞的作业往往是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后进生的作业,不仅字迹不清,难以辨认,而且总是丢三落四,乱七八糟,真是让人头疼。但通过一次经历,我明白作业是老师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心与心交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心育的优势,遵循心育原则,讲究心育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教师面对有生命的学生,为了学生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教育(教学)主张"每堂课都是心育课",告诉人们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教师的职责,而且是所有教师的职责。这一教育(教学)主张有它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且可操作和推广。每堂课都是心育课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陈绍录 《新疆教育》2013,(14):118-118
作为一个教师,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认为:正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端正思想,正确认识学生,研究学生,要用“心”去教育学生。并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收教师的教育,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施以有效的影响,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过程及其自主发展之中,就要赢得学生的心。教师想要赢得学生的心,则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素质:即"生本"的立场、教育的大爱、公正的态度、民主的意识、智慧的人格和有趣的教学。教师的这些素质是实现"以生为本"、"有效教学"以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陶斐 《政治课教学》2009,(10):34-3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的课堂其实就是学生与学生心和情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心和情感的交融。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心育是教书育人的美好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说:“教书育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只有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这种以心发现心的艺术、师生心灵沟通的艺术,正是最重要的教学艺术。”这说明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灵教育的重要性。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无论教师采取了什么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塑造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那颗心,似大海为学生导航驶向世界那颗心,似高山让学生登攀去采摘星冠那颗心,似深井让学生汲饮香例的甘露闪耀的心是灯塔照亮学生审视新的人生炽热的心是金石让学生在纷杂中分清是非教师的心呵在燃烧中永放光明我爱教师胜过爱任何人她是希望的永恒……心@肖甲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