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介迷思     
媒介迷思在每一种新媒介诞生初期都会出现,常表现为两种认知取向:乌托邦式的乐观认识与批判性的悲观认识,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历史、空间以及政治的终结等相关论题的探讨上。如何理解这种具有历史循环性的媒介迷思化建构,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媒介迷思现象呢?这便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媒介迷思     
媒介迷思在每一种新媒介诞生初期都会出现,常表现为两种认知取向:乌托邦式的乐观认识与批判性的悲观认识,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历史、空间以及政治的终结等相关论题的探讨上。如何理解这种具有历史循环性的媒介迷思化建构,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媒介迷思现象呢?这便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产生的历史虽然并不久远,但是关于互联网话题的书可谓汗牛充栋,弗雷德·特纳的《数字乌托邦》就是其中很有独特见解的一本,其不同凡响和新创之处就落在该书的副标题上: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  相似文献   

4.
如果乌托邦意味着最美好的政治希望,那么,它并不是用来直接诉诸实践的,它的用处限于思想的层面: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政治想象,激发我们的政治活力,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批判现实的清晰参照。乌托邦语境下的现代性反思张彭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相似文献   

5.
技术的迷思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总是以相似的面貌反复出现,不断地给人类以希望。但是人们却很少看到这些顶着无限光晕的技术迷思背后关于技术进步真实的故事——技术的进步始终为政治经济力量所服务的。而随着Facebook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登上技术历史的舞台,无数的梦想家、技术乌托邦论者纷纷参与到"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世界变得更平等,信息更加透明化"的迷思编撰中。本文将以Facebook作为个案分析社会化媒体中所蕴含的商品化关系,揭示迷思背后社会化媒体的政治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6.
技术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层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在认识论层面形成了技术进步主义立场与技术乌托邦主义等思想。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一方面强化了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迷思”,另一方面则隐含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全球性的、全方位的竞争与霸权话语。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行必要的伦理判断,是消解“技术迷思”的有效路径,也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价值立场与行动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4月20日,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38次活动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卜卫研究员以"流动人口、传播与赋权"为主题,和与会者分享了她从发展传播学到行动传播学的研究进路,以及对行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和研究策略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2月15日,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35次活动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张泉研究员以沦陷区文学为例,与茶座参与者讲述了他对近代日本占领区传媒研究现状与问题的认识,并提出了他认为可行的研究方法与维度,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23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10次学术活动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本次活动不设置议题,也不请专人主讲,而采取自由谈的形式开展。茶座由新加坡旅华学者、北大华媒研究中心执行  相似文献   

10.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美]拉塞尔·雅各比著新星出版社,2007乌托邦在20世纪的溃败似乎证明了一桩事实:它绝非"子虚乌有"。自它诞生之日起,便随历史浮沉。从大革命的壮丽到雅各宾的恐怖。从斯大林时代的古拉格到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一切惨烈的革命风暴可以跟它沾上边,一切可鄙的极权主义可以跟它套近乎。所以说,乌托邦从来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它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16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27次活动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士屋礼子教授围绕着20世纪前半期日本报社有关东亚的组织机构及其记者兼调查人员在战前、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31日上午10点,北大新闻学茶座第20次活动在北京大学勺园7号楼301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与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多位在京常务理事、特邀理事,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传媒大学、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新闻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6月14日下午14时30分,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国际新闻界》杂志社协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39期活动在北大正大国际中心举行。新加坡旅华学者、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导师、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卓南生博士与大家畅谈了"从日本南进论系谱看战后日本的东南亚报道与东南亚外交"的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色情网络公共话语实践的分析,检视了中国网络色情文化的变迁史,描摹了作为当代社会意识形态重要症候的色情文化,如何参与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整体性变迁之中。“色情”在互联网的话语建构中,是信息自由流动、绝对自由市场的象征,是分享文化、兄弟情谊的载体,是被征用成为政治反对的话语工具、互联网新经济发展的欲望引擎,也是形塑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文化力量。以高知青年男性为代表的新中间阶层既在掌握数字技术的过程中培育了群体意识与媒介表达能力,成为了网络集体行动的重要力量;也沉浸在“信息自由流动”的赛博迷思之中,试图接管文化生产与阐释权的同时摒弃了性别平等的文化政治安排。当被新经济所征用的软色情消费文化蔓延之时、“性别战争”泛起之刻、“裸贷”激发剧烈争议之际,中国社会亟需新的文化政治以促成新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5.
方亭  郭蕊 《青年记者》2017,(9):72-73
2017年2月,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摘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奖,这部电影在中国总票房高达15.3亿元,中国观众对狐兔CP的追捧,对树獭“闪电”的喜爱,对电影互文片段的狂欢化解读,印证了美国动画影片在中国的影响力. 影片的反乌托邦思想 乌托邦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后多指“空想的国家”.反乌托邦“阐述了对乌托邦理想的质疑与批判,但它反对、批判的对象不是‘乌托邦’,而是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所异化的科学至上、极权主义以及当时的极权政治,由此突显出其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①这类作品中,物质文明的泛滥掩饰着精神的空虚,人类被囚禁在自己制造的钢筋水泥牢笼里,精神压抑,道德沦丧,最终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25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煤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14次学术研讨活动在北大未名湖畔的临湖轩举行。本次茶座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研究员主讲福岛核事故后核安全论争之走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识别并界定一种"技术迷思"的概念来回应当下发展传播研究停滞不前的困境。具体而言,在回顾发展传播学术思想的过程中,将"技术迷思"视为理解发展背景下媒介角色及作用的研究透镜,通过它检视发展传播知识生产中被强调和被忽略的方向,以发展传播研究不同范式针对"技术迷思"的"对话"来厘清范式间的复杂关系,同时反思技术迷思对发展传播理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吴婷 《东南传播》2015,(12):139-140
大数据时代出现的"数字鸿沟"使得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加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数字鸿沟"出发,通过阐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该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弭"数字鸿沟"的对策和措施,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9月21日,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40次活动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高级记者钱江先生,以"对十年文革中人民日报的研究"为题,和与会者分享了他的研究思路和进展。有关文革时期《人民日报》状况的探讨不仅是十年文革史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组成部分。钱江先生从历史研究的意义出  相似文献   

20.
媒介技术发展到赛博时代,催生了赛博空间与赛博人的概念.赛博空间被定义为一种人、计算机、信息合为一体的非现实空间.海勒认为赛博人的现实表征体现为"表现的身体以血肉之躯出现在电脑屏幕的一侧,再现的身体则通过语言与符号学的标记在电子环境中产生".在赛博时代,赛博人作为媒介,自由往来现实空间与赛博空间,颠覆了传统传播中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