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的教育”,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往往变成了“不道德的教育”.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道德教育”必须自觉地走向“道德的教育”,克服道德教育中的不道德性.  相似文献   

2.
非道德作为道德域中的可容阶段,与不道德一并成为道德教育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实现个体道德自由的价值.但现实中,非道德一方面被高标化的道德遮蔽了存在空间,另一方面在道德和不道德裹挟下具有道德相对主义之嫌,且受难于集体与个体意识的对抗,致使非道德难以被接纳.在面临这一复杂境遇时,学校德育应教会学生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实现高标化道德向道德普世化转变,并尊重个体非道德行为的自由,接纳个体实现自我需要的道德可容行为,从而实现自我和他人的道德自由.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反思今天的道德教育,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对“道德”进行正本清源,还道德的人本性,在此基础上,确立以人为目的,尊重人的道德选择的自主性,发展人的主体道德人格的生命道德教育。(1)生命的道德教育是“有我”的道德教育。我们道德教育的失误就在于不承认“我”的价值,把“自我”当作道德“恶”的根源加以消灭,导致道德教育教人说假话,而不是内心的真实表达。其实,为“己”不是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4.
《广西教育》2009,(11):27-27
华东师大教育系孙勇在《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很多论者认为是追求一种“高标德育”所致。我国在道德教育中人为地树立了一个个“绝对的道德偶像,至高无上的圣人”,这种榜样因其“高”、“大”、“全”的“完人”形象,难为常人所效仿,最后导致道德教育陷入“假”、“大”、“空”的境地,以致推广了“不道德”,甚至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这些道德典型,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有铨 《中国德育》2008,(10):23-27
教育者对于“道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潜在地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特殊的性质以及活动的效果。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在于满足人的生存、生活需要,因此,不能离开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来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是指“不是不道德”,它区别于无休止的“更道德”,这是判断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的标准。道德出于人的自觉、自愿,作为外部环境刺激的奖励并不能培养道德,道德教育要慎用奖励。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要专业化,需要有一个确定的起点,即应从诚实、仁爱、感恩、节制、节约、公正、勇敢、爱国等基础道德中寻找“第一道德”,用第一道德把其他道德统帅起来,实现道德的条理化、体系化,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第一道德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道德,“尊重人”才是第一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因为一切不尊重人的道德行为都是不道德中的道德,所以是不道德的。从“尊重人”开始,可以逻辑地推导与建构出其他道德,从而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体系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们有很多人认为,学校里的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准是较高的,但一进入社会就变了。这一现象就是我们当前所讲到的“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的不和谐。文章通过研究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因素,寻找一些对策来消除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急剧变革给人们的道德主活和道德实践带来巨大影响,也对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构成严峻挑战。树立主体性德育的观念,加强学生的责任性道德与责任教育,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学校德育模式为师生双边参与式道德实践,更新和完善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无疑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着力点和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9.
现有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将道德教育的根本矛盾解读为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受教育者实际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将道德教育的内在机制理解为道德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样的解读源于道德教育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简单“移植”和教条式应用。我国教育学基本理论的不足使道德教育基本理论没有能够真正揭示道德教育内含的根本矛盾。现代道德理论尽管坚持“是”与“应当”的分离,但是包括麦金太尔在内的道德思想家竭力主张解决现代道德生活失范的路径是重新弥合“是”与“应当”之间的裂缝,回归道德的整体性。对道德生成本质的探讨表明,道德生成应具备三个层次的条件:道德理解力的获得、道德领域“应当”的达成、“是”与“应当”的一致与和谐。通过对古今教育的分析表明,教育在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功能性领域,主要承担技术培训和知识训练的任务,倾向于去道德化。但教育的世俗化、专业化、功能化和技术化倾向并不能去除教育所担当的道德责任,道德教育要求教育活动必须符合道德生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更使人们对道德教育格外关注,如何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认为高校的道德教育应该尽快改善以往传统道德教育的模式,在课程、教学、考试、网络和实践几方面开展教育创新,促进大学生道德方面的“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从本体论意义视域看,与道德现象密切相关的“对错”与“善恶”问题属于道德范畴的不同梯度,二者有着明显区别。善恶与对错分别有其不同的内涵。“善恶”是价值相涉的关系判定,是价值标定的“普遍之维”;“对错”则是一种真假判定,具有工具性、功用性、历史相对性特征。不区分二者的异趣,定然难以把握道德的真确性及其本义。从德育学视角看,对错与善恶的混淆将导致德育涵义的扩展、德育边界的突破及德育实践功能的泛化。知性道德与品行道德、道德范畴与非道德范畴的混淆即是由对错与善恶混同遭致的德育泛化的具体表征。这必然殃及德育理论研究的规范乃至德育实践的成效。因而,对善恶与对错的梯度进行合理性辩护与探究,极具理论与实践意蕴。  相似文献   

12.
缺乏权利保障的道德本身是不道德的,缺乏道德权利的道德教育本身也是不道德的。为适应当代中国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应该引进传统道德文化中缺乏的道德权利观念,致力于建构一种以尊重个体的道德权利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When morality is important and central to individuals’ identities (moral identity), it may heighten thei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behave in moral ways. Although research has linked moral identity to various moral actions, research has yet to demonstr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ral identity and individuals’ consistent moral choices, despite situational sanctions (i.e., peer group approval) to behave immorall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if prioritizing morality in the self i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s’ consistent moral responses in four situations encouraging the expression of immoral behavior. After reading about situations in which peers approved of and encouraged immoral behavior (i.e., stealing a laptop, drunk driving, cheating on an exam, keeping someone else’s money), 185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disagreed or agreed that: (1) each situation was immoral; (2) they would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behave immorally; and (3) they would attempt to convince their peers of the ‘right thing’ to do. Results revealed that, despite being encouraged to behave immorally, heightened moral identity predicted individuals’ moral responses in three (of the four) situations. When morality is important and central to individuals’ identities, moral choices tend to emerge despite opportunities to behave immorally.  相似文献   

14.
德,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总称。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高职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全程、全面、全员可操作的学校德育体系;二是加强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三是重视学校文化和中国德育馆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类迈进21世纪特别要重视和大力推进道德教育。我们应主动借鉴吸收中外已有道德教育理论的精髓,不断强化学校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各领域不断有不道德新闻传出,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销售人员为研究被试,选取员工道德推脱为主要研究变量,从组织管理的层面出发,探讨道德推脱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发现:性别、工作年限对道德推脱有显著影响;员工道德推脱水平与不道德行为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学校德育正受到后现代道德的冲击,新的重视主体幸福和享乐的道德文化要求学校德育进行相应的调适。无痛德育充分尊重学生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自主权利,提倡不损及他人的宽容,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消费、娱乐和享受中追求个体的幸福和快乐,在现实的生活中自然获得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旅游伦理教育是以经济伦理、文化伦理、社会伦理为教育内容,对被教育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旅游伦理教育存在学校教育缺失、实践教育不足、企业无伦理意识等问题。通过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五步走模式,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学生"的教育模式,可以使旅游伦理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和整个旅游行业中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9.
萨德小说集《爱之罪》,讲述了美德者和恶德者的命运,或从“爱”与“罪”的角度来写美德的脆弱,不堪一击。最有操守、最可爱、最敏感的女人,却遭受不可思议的命运拨弄,成为造化所生的最可恶的魔鬼;做尽了有违风化的放荡之事的女人,却没有恶有恶报。他的小说比较充分和大胆地为文学开创了一个时代。萨德以恶德之得势来催促人们思考美德与厄运的关系,但他在充当美德的吹鼓手时,不论其真实用心如何,让人看到的却是他所扮出的暖昧的"鬼脸"。  相似文献   

20.
学校要把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在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之上。一个人的未来成就如何,能否有良好的终身发展,决定于他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其中,品德对学生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学生发展的品德因素很多,其中“高远的目标意识”、“执着的竞争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品格”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