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敏 《兰台世界》2005,(7):118-119
从馆藏文献的载体来说,现代图书馆已从单一纸质载体过渡到包括电子、网络多种载体形式的图书馆;从图书馆的社会存在形式来说,图书馆已从以前的传统图书馆发展到包括数字图书馆、网络或虚拟图书馆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图书馆;从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形式来说,已从过去对纸质文献的借还服务、阅览服务、情报服务过渡到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文件传输、电子阅览、数据库托管、参考咨询等形式的服务。因此,图书馆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就是图书馆众多新增功能的一种。一、信息经济的发展呼唤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服务近几年,我国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随着5G、雾计算和推荐系统技术的成熟,图书馆服务有望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再次升级。本文基于5G雾计算环境提出了一种“个性环绕贴身式”图书馆服务模式。首先,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对5G图书馆网络进行垂直结构和水平业务切片设计;其次,利用边缘计算(MEC)技术和雾模型进行图书馆网络边缘计算和雾计算设计;接着利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进行图书馆网络读者边缘设备的“雾化”设计;然后分别使用文献目录细分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文献进行“颗粒化”设计;最后,利用个性推荐和数据库技术进行图书馆读者个性信息推送软件设计。文章探讨的是一种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可以为读者提供超高速、贴身环绕、个性化、精准的信息推送服务。图10。表2。参考文献29。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作为ISP著作权侵权责任豁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要功能是提供网络文献信息、网络平台服务,随之则有复制(包括临时复制)、浏览、缓存、信息传播侵权风险。图书馆(ISP)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图书馆与著作权法有共同价值目标:促进人类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图书馆(ISP)提供网络服务,应享受“适当”的著作权豁免。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的非书资料多媒体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大光 《图书馆学刊》2003,25(2):32-33,37
信息时代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全球范围内的网络革命。在网络环境下,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它给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信息环境,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将是广泛深远的,同时,也使非书资料资源建设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如何建设非书资料数据库,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1非书资料多媒体库建设的重要性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馆藏资源更加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尤为重要。图书馆必须打破原有单一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印刷型文献收藏方式,向以磁介质、光电介质、化学介质为载体的新型信息媒介转化,以形成载…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分享。传播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类。图书馆的传播活动主要是文献传播,但它离不开人际沟通。进入20世纪90年代,网络信息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信息资源,网络已成为电子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使图书馆的馆藏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Internet的信息组织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董慧  余传明 《情报学报》2001,20(1):54-60
“文献爆炸”导致了文献的极度分散与用户的信息需求相对集中的尖锐矛盾 ,基于对一次文献进行综合、简化、浓缩和索引的传统文献信息组织模式应运而生———传统的情报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网络的发展使得我们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解决巨大网络信息量与特定的用户需求的特定矛盾 ,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 ,分析了网络信息收集与网络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 ,并以“图书馆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为例 ,介绍了网络信息组织系统的计算机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献组织与网络信息组织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地球村”已并非神话,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图书馆传统文献组织与网络信息组织的实质是知识组织,分类法和主题法是知识组织的基本方法。探讨网络信息组织与传统文献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和现代电子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借助通信网络和高新科技的发展优势,已使图书馆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以至提出了“无墙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概念,并在逐渐成为现实。再从图书馆理论界提出的“最终要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最大程度上向读者提供他所需要的出版物”这一功能目标来考虑,似乎理论与实践都看到传统图书馆今后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展望工1世纪,从信息与载体、信息与信息高速公路、图书馆与信息高速公路以至于图书馆与信息产业的命度,一可以预料传统图书馆在今后改革的发展方民…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在数字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生产能力”问题,并就“信息生产能力”的概念、意义、结构以及与传统图书馆条件下的信息功能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图书馆的“信息生产能力”与原有“信息功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图书馆面临新的历史发展的一次新的革命;图书馆“信息生产能力”不仅仅关系到图书馆的好坏,而且关系到图书馆的存亡。因此,应该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措施来看待、来推动“信息生产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华网消息 :2000年11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首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发展研讨会上 ,一些著名专家为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数字化图书馆勾画了蓝图。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信息实体虚拟化。网络环境下,各类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在全球范围内传输。每一个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都可以十分方便使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这种图书馆已成为一个“信息空间” ,用户对馆藏的利用将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二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利用现代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种载体形态的文献大量出现,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已难以满足读者方便快捷地利用文献信息的需要。读者需要的是普通阅览服务与专业参考服务相结合、实体文献收藏与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新型图书馆。而图书馆各阅览室以专题来集中各种文献,变“分类集中”为“主题集中”,正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各种特色图书馆的方兴未艾也说明了这一点。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需要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探讨公共图书馆引入“专题馆员”制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递多媒体迅速发展中图书馆的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传递多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使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受到严峻的挑战。为了在信息传播手段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图书馆必须调整和革新自己的功能,利用科学技术完善自己,加强现代化的建设与服务,广泛收集各种载体文献,发掘馆藏文献的潜力,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畅通文献信息传递渠道,使图书馆成为社会信息及其载体收集存储、传递流通、协调使用的机构。  相似文献   

13.
实行馆内通用读者证("一卡通")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用读者证(“一卡通”)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发展及在图书馆应用的产物,它不仅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使多个证合为一个证,更重要的是实现文献借阅、读者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在方便读者的同时,提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本文从实施目的、步骤、体会等几方面对长春图书馆实行馆内通用读者证(“一卡通”)作了详尽的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文献类型与载体在馆藏建设中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图书馆论坛》1996,(3):13-15,80
文献类型与载体在馆藏建设中定位的思考李毅(暨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是馆藏建设;馆藏建设与其文献类型、载体的格局息息相关。因此,对文献类型、载体进行适当的“角色定位”,是图书馆改革和建设的一项不容忽略的内容。所谓“角色定位”是指对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主要在于网络的建设与利用,而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建设图书馆网络的基本条件,一些图书馆也已规划或开始了网络建设,例如中科院的百所联网计划,军事院校图书馆网、高校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等,已出现了建同热潮”。由此可见,网络建设已成为图书馆尤其是高技图书馆今后的工作重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文献网络化管理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学锋 《图书馆学刊》2006,28(5):131-132
多媒体文献已成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管理并有效利用备受关注。介绍了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基于校园网络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集检索、阅览、下载于一体的多媒体文献网络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钱磊 《新闻前哨》2012,(4):91-9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藏学进入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一门令人瞩目的显学。世纪跨域的今天,互联网深刻影响当今的学术研究。涉藏网络媒体的建立,对藏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为藏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广泛传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网络环境下藏学研究的特点(一)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载体传统藏学研究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在图书、期刊、报纸等印刷型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网络环境下,  相似文献   

18.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关系到图书馆能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新的信息环境下,电子信息资源急剧增加,信息服务网络迅速发展,用户信息需求多元化,使图书馆馆藏内涵、资源结构、资源获取方式,馆藏质量评价标准、文献资源保障方式等,都显示出与传统图书馆的不同,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局限,为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环境下.网上信息资源与馆藏文献资源共同构成图书馆的资源基础。随着国内网络化环境的形成,以解决国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的宏观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各图书馆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个互为补充、互为利用、互为推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并且利用网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文献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需要 开发与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梁志文(凌源钢铁公司图书馆)林向东(朝阳市图书馆)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文献信息资源,提高了信息质量,促进了信息传播,使文献信息这一战略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