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提出人的“尊重需求”。因此,本文在尊重幼儿个性和谐发展方面作了一些论述并为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了解教师的需要,是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基本前提马斯洛在1954年发表的《激励和人》一书中,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性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这些基本思想被后来的实际管理人员广泛接受。在教育管理中如何用更高层次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是人类内在的、  相似文献   

4.
谈及"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很多人或许会想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幼儿作为"人",也同样有着最本真的需要。而现实中的幼儿教育,恰恰缺失了对幼儿"需要"的尊重,以至于让幼儿本该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蒙上了太多的遗憾。这种遗憾,恰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需要反思并孜孜不倦地去改变的。  相似文献   

5.
马斯洛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在德育中的应用徐龙祥马斯洛(19O8-197O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人的动机理论》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心理需要五层次结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5个递进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爱的需要是5个层次中承上启下的环节,需要的较高层次则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在现实教育活动中,很多人都忽视或混淆了需要的本来意义,压抑了孩子成长中对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为五类,分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它们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对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的价值。就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践行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文中提出的。马斯洛把人们的需要由低向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次是尊重需要,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人们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并由低向高不断发展;并且指出人的行为一般规律是: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和决定人的行为,而行为指向目标。当某一需要获得满足,此一动机便会消失,行为随之终止,并又产生新的需要。他的这种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他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的研究,有利于全面研究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引用,本文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出发,浅谈高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赵红 《林区教学》2012,(2):11-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学生提供服务,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需要层次理论在教师激励机制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中激励的最著名也是应用最广的理论之一,以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分析人的需要.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教师的需要,对教师管理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教师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渴望实现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层次,各层次需要的渴望程度又因毕业生的经济状况和个人追求不同而存在差异。高校应该尊重差异,采取个性化指导、转变就业择业观、鼓励大学生创业等途径满足大学生需要,指导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幼儿,将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要想适应并主宰未来高科技的社会,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能力。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小组活动对促进幼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小组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告诉我们:“幼儿有爱的需要,如亲子之情,同伴之谊;有尊重的需要,如自尊、名誉、成功;幼儿有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这些需要获得满足,才能萌发好学好问、尝试、探索、追求成功的欲望,促使幼儿健康、活泼、和谐的发展。”当幼儿进入大班阶段,随着知识增多和经验积累,语言能力和社会…  相似文献   

1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论文旨在从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探索《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沉迷于飘渺梦想的追求,以致付出自己的生命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徐孟军 《现代教学》2014,(6X):72-73
<正>在本案例中,一方面小艾不能主动融入班集体,另一方面又不被班级同学所接纳,出现了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主要是由于小艾同学缺乏心理安全感而引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给出的心理安全感的定义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安全感是影响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指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  相似文献   

18.
关注个体、尊重个性等原则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实践的标尺,但是在现实工作中,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常规管理也很重要。本文试图站在幼儿园教师的角度,探讨怎样对待幼儿的"闹学"行为,真正让班级常规的建立做到以儿童为本,从而做一个让幼儿喜欢的有魅力的教师,实现彰显幼儿个性与班级常规管理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如何使幼儿园成为孩子真正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徜徉在金色阳光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人性化机会均等要求以幼儿为本,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把受教育机会公平地撒向每个孩子。为此,我们不断探究,寻找教育的最佳方式,注重早期教育的潜能开发和个别化教育,为每位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位幼儿的多元发展创造机会。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把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放在高级层次。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在校学习,他们的进步和优点,老师应该予以赏识和激励,有了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