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用综放方法开采残煤填补采煤方法空白。利用科技合理布局开采建筑物下残煤,用极小的投入换取巨大的经济效益。文章就合理布局、依靠科技综放开采建筑物下残煤的有关问题做一般性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多煤层重复采动对地面建筑物的危害,并提出危害特点、提出了在垂深较小时,多煤层重复开采,地面建筑又较密集时,应加以经济对比,避免吨煤增加成本。  相似文献   

3.
新立煤矿"三下"压煤主要是建筑物下、铁路下压煤。建筑物下压煤为七台河市第三中学教学楼,铁路下压煤为矿区铁路集配站及国铁。"三下"压煤地质开采技术情况分析和开采"三下"压煤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产的发展,矿井比较容易开采的煤炭储量逐渐减少,建筑物下采煤的问题越来越来显出重要性迫切性.本文叙述了建筑物下采煤产生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种防止或减小对建筑物影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煤炭资源是世界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煤炭资源的蕴藏地点遍布各种地形结构之下,因此,开采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建筑物下采煤技术的研究在我国由来已久,通过了近半个世纪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获得了相当丰富的宝贵资料.在现有的建筑物下采煤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分析,总结充填开采、条带开采、离层注浆等方式的主要特点,并从中寻求未来建筑物下采煤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各方面专家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铁山南煤矿目前正在开采西翼-421采区-4214工作面,由于-421采区面临"三下"压煤开采问题,且对应地表建(构)筑物密集、形式多样,铁路、索塔贯穿其间,矸石堆积成山,地下开采可能引发开采损害与次生地质灾害。为监测地表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并利用观测数据获取铁山南煤矿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指导"三下"压煤开采,保证生产的有效接续和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筑物下、河流下及矿区铁路下(简称“三下”)的矿产能不能开采?传统理论认为“不能”。正是在其影响下,许多地下矿产始终无法开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宝琛创建的随机介质理论,改变了人类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实现了矿产开采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为解放建下压煤,林矿对比各充填法优缺点和矿山的实际条件采用了膏体充填法开采建下煤炭。本文分析林矿的具体情况,充填法选择的依据及原料来源言、工艺流程,最后分析林矿实施膏体充填的成本和效益,希望能为其它矿山充填开采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邢恩达  曹丽  卢斌强 《科技通报》2021,37(9):90-93,117
露天矿山爆破开采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严重威胁地表建筑物及人员的安全.通过现场实时监测采集了露天矿山远距离建筑物的质点振动速度及主振频率,并且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对监测结果进行线性回归,推导出爆破振动波的衰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爆破振动质点振速与爆心距有关,随着爆心距的增大,质点振动速度逐渐减小;质点振动的三向振速中,水平径向振速最大;监测点的峰值振速均在安全允许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对周围建筑物没有影响;爆破地震波衰减系数K=248.05,α=1.52,即爆破振动质点振速衰减规律公式为:V=248.05(3√Q/R)1.52.爆破振动监测结果和衰减规律对类似地形和地质的露天矿爆破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矿井开采沉陷对环境、建筑物的影响,总结了岩层与地表移动的控制技术包括条带开采、房柱式开采、充填开采等,对开采沉陷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对开采沉陷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雷电活动一般通过四种不同途径入侵到建筑物内部,危害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人身生命安全,对此本文拟采用建筑物本身的防雷接地对整栋建筑物及电气设备和各种金属物做等电位联结网络进行雷电防护。通过等电位连接网不仅可使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电位差减小,结合建筑物外部防雷又可组成"法拉第笼"对整栋建筑物形成屏蔽效果,可大大减少雷击活动对建筑物及内部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一区七采残煤对应地表有多座建筑物,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经多个开采方案对比,确定出最佳开采方案,采用综放方法开采残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开采与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在的全冒落开采,地面开采后将出现大面积的沉降,给环境和周边建筑物带来大量的破坏,而通过充填方式的开采将很大程度地减少地面的沉降,从而保护地面环境。  相似文献   

14.
根据阜新市镇江煤矿有限公司具体地质采矿条件,对白家荒地村保护煤柱开采后引起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计;并以已采工作面似膏体充填开采结果为基础,计算出充填采区走向工作面的等效采高;预计结果表明,白家荒地村建筑物所处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均在建筑物损坏等级1级所规定的范围内,即建筑物在不用维修或简单维修的情况下可以正常使用,白家荒地村保护煤柱似膏体充填开采是可行的。该成果对建筑物保护煤柱的煤炭资源回收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6)
为了对建筑物低压总配电箱电涌保护器(SPD)的设计安装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建筑物低压配线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基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对建筑物低压配电线路防闪电电涌侵入及高电位反击措施的强制规定要求,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不同场合下建筑物低压配电线路总配电箱中SPD的安装类型、参数选型等。实践证明,在建筑物低压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设置适配的SPD,可有效减少雷电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杨阳 《内江科技》2010,31(9):112-112
对建筑物所处环境及建筑物本身进行绿化可降低建筑物周围微环境的温度、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改善空气品质,降低噪音危害,从而延长建筑物通过自然通风降温的时间,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建筑物能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7.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比较常见,成因不一,危害程度不同.有些裂缝已是破坏的开始,多数裂缝都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渗性,严重的能引起建筑物的破坏.因此,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施工中加以预防,对已出现裂缝的要及时处理,以达到避免危害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冻土的冻胀力对建筑物的危害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防止建筑物冻害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煤矿开采沉陷治理,是当今煤矿城市,周围农村等环境治理重要工作。将煤矿开采造成沉陷、水泡、地裂、建筑物破坏等。治理水泡复垦能种地,地裂恢复原状态,建筑物达到能使用。需要整体规划和设计。在设计中选择最优方案实施。达成到原来状况,或者比原来状况还要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分析建筑物防雷措施,重点阐述建筑物及其室内设施、电子设备防护,包括建筑物外部防雷的避雷针、引下线、接地体以及室内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的设计与安装,旨在为建筑物整体防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