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报刊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篇章类型,有其显著的语篇特点。从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来分析报刊英语新闻语篇的特征,这一分析有助于人们加深对英语新闻语篇特点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丁丽 《科教文汇》2009,(23):252-252
意识形态对英语新闻的报道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批评语言学角度分析了新闻语篇的三个方面来分析意识形态对语篇生成的影响。充分认识意识形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对英语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艳丽 《科教文汇》2009,(8):267-267,274
新闻语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语体,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化结构。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角度分析名词化结构在英语新闻语言中的作用表明名词化结构能使英语新闻语官表达更加客观简练,而且能够增强新闻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4.
夏晶 《科教文汇》2014,(17):83-84
本文选取一篇CNN关于巴格达的自杀爆炸袭击事件的报道,试图从新闻标题的功能性分析,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新闻语篇的微观结构以及新闻语篇的特点几方面进行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作为一种常见的体裁,有着自己独有的文体特征。本文从Halliday的主位结构和布拉格学派的主位推进模式角度,对同体裁、同话题的两篇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发掘新闻语篇中的信息结构和信息流动方式,从而总结出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的英语新闻在小句层面和语篇层面上的异同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郑烨 《科教文汇》2010,(13):125-126
新闻作为一种常见的体裁,有着自己独有的文体特征。本文从Halliday的主位结构和布拉格学派的主位推进模式角度,对同体裁、同话题的两篇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发掘新闻语篇中的信息结构和信息流动方式,从而总结出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的英语新闻在小句层面和语篇层面上的异同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曲蕾  徐晓娟 《科教文汇》2013,(23):101-103
名词化隐喻的使用一直被看作科技语篇的一个主要特点,然而新闻标题中的名词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刊新闻为例,以韩礼德的名词化隐喻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报刊新闻标题中的名词化现象。名词化作为构建概念语法隐喻的最有力的手段,对实现新闻标题所要求的简洁凝练、客观公正,以及新闻报道间的语篇衔接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新闻语篇中大量使用中、低值核心情态动词。其中,核心情态动词中的中值情态动词would与will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出现频率最高,低值核心情态动词的出现频率次之,高值情态动词的出现频率最低。对情态动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培养读者的理解新闻内涵,客观又批判性的分析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9.
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使用较为频繁,在阅读英文报刊中了解委婉语的使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本文从委婉语的分类,阐述委婉语的意义,以期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周锦文 《科教文汇》2007,(9S):221-221,227
新闻访谈英语作为新闻英语这种功能文体的次语体,有其特有的文体特征。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理论框架,对3篇英语新闻访谈语料进行及物性,情态结构以及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英语新闻访谈节目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访谈英语作为新闻英语这种功能文体的次语体,有其特有的文体特征.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理论框架,对3篇英语新闻访谈语料进行及物性,情态结构以及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英语新闻访谈节目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中国汶川地震的微型语料库,目的在于比较《中国日报》与《路透社》关于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语篇中用词的异同。文章从人称代词,动词和地点名词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媒体的报道在用词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通过分析新闻语篇的用词,读者能够了解新闻的国家属性和所关注的焦点。此项研究可以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语篇阅读理解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吕蓓蓓 《科教文汇》2010,(25):119-120
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语篇衔接是一个谋篇意义概念,它通过其形式项目——衔接机制体现出来。我们利用衔接机制可操作性强这一特点,对大学英语语篇口语教学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力图提高学生的语篇口语表达能力,并对建构系统的大学英语语篇口语教学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系统、情态和转换是批评语言学家经常使用的几个主要的语言学分析工具。及物性不仅在批评语言学而且在文体学中也经常被用作有效的分析工具。本文通过主要从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一篇英语报刊语篇和一篇文学语篇,通过实例来分析、探讨及物性对批评性阅读的进一步了解,从而增强外语学习者的批评语言意识,并提高批评性阅读能力和批评性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语篇教学提倡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全过程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英语语篇特点的分析,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思路,以针对性地开展大学英语精读课语篇教学。  相似文献   

16.
曹佶 《科教文汇》2012,(22):128-128,132
衔接是篇章内标记不同句际关系的形式连接,一个完整的篇章就是靠句中的衔接成分一句句组织或创造出来的,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英语教学语篇分析中,应该重视运用衔接理论。本文首先介绍了衔接的概念,然后接着论述了英语语篇中衔接的主要手段,最后论述了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收集权威英语新闻语料的基础上,对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进行了语用分析与研究,结合英语新闻的特点及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总结了英语新闻中模糊语的一些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思维模式与语言表达和作文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同时对作文的语篇结构和连贯有着很大的影响。汉语语篇模式和英语语篇模式特点的不同造成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文章主题思想表达不清,语篇缺乏连贯性。因而,在英语作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语篇意识,加强语篇模式的训练,从而加强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齐瑞敏  史向红 《科教文汇》2014,(6):50-50,52
语篇的衔接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和对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构建衔接分析模式。通过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具体教学的实证研究,从实证的层面来验证语篇衔接教学是否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篇的衔接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和对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构建衔接分析模式。通过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具体教学的实证研究,从实证的层面来验证语篇衔接教学是否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