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北开发史料丛编》是一部民国时期专家学者论述西北开发建设和汇集西北地区主要水文资料的史料汇编。该丛编从多角度集中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水利交通、工商贸易等多种领域的真实情况,它对现今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德清作为彝族的一位当代小说家,其创作的艺术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其长篇小说《厚墙裂痕》,不仅在史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彝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的民族志资料,而且从小说语言、叙述姿态和小说结构三个方面凸显出其创作与生活同构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3.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是我校孙国林、曹桂芳二同志参加编写的,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了保存这些得来不易的珍贵史料,也为了使看不到《延安文艺丛书》的广大读者有机会了解延安文艺运动情况,我们将请孙曹二同志在现有资料基础上,重新编写《延安时期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分为综合编、文学编、戏剧编、音乐编、美术编、电影编、艺术教育编和文艺刊物编共八篇,从今年第二期起,分四期在本刊刊出。这篇《前言》不仅对《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说明,在一个方面,也为本刊即将连载的《延安时期的文艺团体和文艺刊物简介》一文作了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甘奇 《文教资料》2011,(23):110-111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是研究民国时期南洋华人华侨问题的重要参考史料,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分类详细,检索方便;资料翔实,论据充分,史料价值极高。本文就这套资料汇编,以及它在近代东南亚华人华侨研究中的利用情况.分三个部分对其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5.
韦编联是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的壮族作家,他的小说集中反映了广西中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也带有那个时代文学的共同特点,一些小说具有"伤痕文学"、"反思小说"的鲜明特征。同时,他在小说艺术手法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闫述辉  刘月香 《教师》2021,(18):23-25
小说是语文学习中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更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学习载体.文章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其小说选文进行统计分析、概括总结.先明确小说概念及小说的特点,然后针对小学部编本教材中小说的篇目选择进行整体分析,再结合课标要求以及部编本教材采用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编排方...  相似文献   

7.
这部语文专业教育辞典是献给语文教师的一份礼物。它是一部语文教育小百科。语文教师所需的知识、理论、史料、方法,都以简明精要的词条形式编写出来。本书共分为七编:第一编语文教育理论;第二编语文教学;第三编语文教育相关的知识;第四编大纲教材:名家名篇;第五编语文教育家、语文教育论著;第六编语文教育资料;第七编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8.
小说研究是钱钟书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散见于他的学术著作《管锥编》中。他把小说抬到与经史同等的地位,打通文体界限,“以解颐资解诂”,用小说来觇人情征人心,他挖掘梳理了中国古代大量的学术资源,通过中西比较观照中国小说,用西方心理学、文艺学来阐释中国小说中的心理现象。他解构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方法,对中国小说中许多具体与微观的问题都做了详尽的考据阐释  相似文献   

9.
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李国祥等主编的史料汇编《明实录类纂·广东海南卷》在史料的选录、编排、族称书 写、标点和文字的校对等方面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失误,其中尤以海南史料的漏录为甚,漏录率16. 1%。这样的史料汇 编谈不上有什么资料价值和参考价值。出现失误的原因是缺乏工作责任心。希望引起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材正式投入使用。相比于先前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单元结构、知识体系和选文内容上均有所创新。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选文在部编版教材中略有变动,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选取的作家较少,不利于学生现代文学史观的形成;选文偏向传统小说,不利于学生现代小说观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现代小说里的教育叙事,生动地记录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片段,形象地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教育变革的时代主题。这些变革虽然只是通过现代小说体现的,但这种观念形态的呈现对于研究现代教育史有着特殊的价值。它不仅可以拓宽教育史研究的视域、丰富教育史研究的资料,还可以完善教育史著作的文本写作。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一些开拓性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失意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常进行大胆的自我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现实,如实地写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下层人民的痛苦,抒情性强,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在“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战争小说对于兵器和武艺的描写常常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相关联,具有程式化、夸张化乃至神化的艺术表现倾向。从兵学文化的视角看,实际上呈现为兵学文化的物化形态和某种审美仪式。  相似文献   

14.
古代小说序跋,是由小说作或与作、作品有密切关系的人所撰写的,也还有的是后代的人研究或梓行作品时所撰的,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小说史料。若从小说编撰史和小说出版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序跋字又是最鲜活、最可信,也是最重要的编辑出版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编辑出版史是很有价值的。本从古代小说的笔记、话本、章回、总集四类中,选录若干简短的序跋,节录篇幅较长序跋中的相关字,以期窥斑而见豹,了解古代小说序跋中所蕴藏的丰厚出版史资料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5.
西部乡土小说是西部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西部文学的起步性整体研究,关注西部小说的研究极少。20世纪90年代的重在突出西部小说的地域和文化研究,注重作家作品分析研究,提出西部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21世纪以来在西部小说研究专著中有章节对西部乡土小说作重点评述。从资料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西部小说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但关于西部乡土小说的研究仍然没有形成系统和规模,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中期所出现的"百花情爱文学",从总体的创作主题上回应着建国初年知识分子精神改造的时代主潮,艺术表现上也符合于两大社会阵营、两大阶级力量对知识分子实施争夺的政治美学,从人物的精神发展的路向方面也暗合着迷途——救赎——重塑的革命文化逻辑。但通过文本细读,不难发现在看似整一的政治训诫模式下,这类小说呈现出结构形态的不对称、主题实现的不确定、环境渲染的阴郁化以及叙事语态的独特性等有别于同期小说的某种新质来。这种新的艺术质素组构的动力来源于这些创作者的年轻生命。他们对时代主题有着明显的年龄化、个人化、情爱化的理解,在对政治观念进行阐释时也更多地带有阶段性生活的情绪。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百花情爱小说"的种种艺术特征,不过是这些作家青春期症候的艺术展现而已。只不过恰逢了50年代中期文学规范的开禁,这些作品又涉猎了前期作家不敢逾越的情爱生活,故而才有了文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的小说观源于班固《汉书》以来的史家传统小说观,但又有新的变化:一是对小说的史学价值作了新的阐释;二是提出小说"历三变"论,肯定了唐传奇、明清通俗小说的地位;三是对小说的文学价值有独到的阐发;四是对小说创作中的虚实关系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章学诚的小说观新旧杂陈,说明史家传统的目录学小说观念业已分裂,正在被文学本位的小说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严歌苓小说创作与电影编剧工作呈并驾齐驱之势,对此她有着清醒的认识和体悟。本文试图将严歌苓的小说文本作为考察对象,探讨其小说与电影艺术的互动关系,从而总结改编自严歌苓小说的影片所获成功的经验和内在根源,揭示电影艺术对严歌苓小说的潜在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19.
《连城璧》与《十二楼》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李渔的两本白话短篇小说集.作为明清拟话本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它们对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其中出现的许多词汇,尤其是一些方言词和俗语词,与现代汉语词汇在字面上相同或形似,然而其意义却与之或微殊、或迥别.本文选取了这两部小说中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运用训诂的方法,对它们的义项进行细致的考察,指出了大型辞书在释义上的一些偏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有关史料与具体作品,对研究者以往涉及较少的中国古代文言公案小说进行新的观照和审视,将文言公案小说视作一种与白话公案小说相对应的、独特的文人话语,在对其内涵和外延重新进行准确界定的基础上,对文言公案小说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其文学特性进行较为深入的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