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意象,便是寓"意"之"象",主要是指客观的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在创作中,其诗词作品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所以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一直强调意象教学。意象作为诗人情感的凝聚,通过客观物象经诗人情感升华并创造成独特之象。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以意象模式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通过对诗词内涵的充分理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一、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意象教学法作为重要的诗词鉴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能力。由于诗词  相似文献   

2.
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因此.从意象人手分析古代诗词是一种较切近诗词艺术本体、领略其美感的方法。在西方.还产生了一种专门的批评方法——意象批评。这里.我们不想一般地介绍有关意象的种种理论观点.而是结合具体诗词作品.来看意象运用和组合在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一些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3.
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因此,从意象入手分析古代诗词是一种较切近诗词艺术本体、领略其美感的方法。在西方,还产生了一种专门的批评方法——意象批评。这里,我们不想一般地介绍有关意象的种种理论观点,而是结合具体诗词作品,来看意象运用和组合在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一些突出表现。一、原型意象:以《君子于役》为例“原型”一词起于文学人类学,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都沉积着人类世代经验的记忆,就是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原始心象”。原型常保留在神话、…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四季的作品,在以同一季节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中意象和意境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究其文化根源,主要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和传统“文化——心理”的因素,它们在四季诗词的创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使得四季诗词呈现出叙写的模式化倾向,对于诗词意境的研究不妨从此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艺术除讲究字词句章法之外,亦讲究押韵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古典诗词往往含蓄凝练,因此,在鉴赏诗词作品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诗词作品大都是有感而发的,要鉴赏一篇古典诗词,除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要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有很好的把握,因此,这就需要一定的鉴赏技巧,从而有助于完成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艺术除讲究字词句章法之外,亦讲究押韵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古典诗词往往含蓄凝练,因此,在鉴赏诗词作品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诗词作品大都是有感而发的,要鉴赏一篇古典诗词,除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要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有很好的把握,因此,这就需要一定的鉴赏技巧,从而有助于完成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气势宏大的史诗风貌、奔放豪迈的歌颂情怀,直接影响了新疆当代诗词创作的题材选择与情感取向;毛泽东诗词雄伟壮阔的艺术画面、雄奇飞动的诗歌意象、恢弘博大的豪放风格,与新疆的崇山峻岭、大漠戈壁等雄奇阔大的自然景观重合叠加,促成了新疆当代诗词创作中雄奇意象的营造与“铁板铜琶”般豪放风格的产生.毛泽东诗词以其卓越的成就,给新疆当代诗词创作以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自然意象指的是创作主体将内心的思想情感赋予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并使其服务于整个语篇形式和内容的客观物象.自然意象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在韩礼德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以唐宋贬谪诗词为语料,对贬谪诗词中的自然意象进行分析,认为自然意象能够将诗词有效地衔接成一个完整的语篇,同时为贬谪诗词语篇衔接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3,(Z2):40-41
主持人龙吟:恰如书画、印章中的留白,常因丰富的想象空间而更增魅力,诗歌的创作也讲究疏密相间、浓淡妥宜,在互相映衬之中得到完美的表达。诗法指津疏密相间,是古典诗词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疏",是指诗词作品中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小,即从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意象少、简、分散;所谓"密",是指诗词作品中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大,即从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意象多、繁、集中。  相似文献   

10.
在李白和苏轼的作品里,"月亮"意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本文就李白与苏轼诗词中运用月亮意象的相似点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揭示作家主体经历、性格与作品意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淮河这一意象在南宋诗词中大量出现并成为文人表达爱国情绪的主要媒介物,但淮河流域词人及其创作却极其有限,且作品多为骚雅的咏物之作。本文就此分析这一创作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古代许多优秀的诗词意象之美深入人心,我们可以品读意象感悟作品的情感之美,创作之精。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古人伤春怀秋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曾被誉为"秋思之祖"。文中旅人忧伤的情绪情感、断肠之痛均未直接慨叹,而是自然融于意象之中,以丰富的表现手法来展现。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通过咀嚼此篇意象之美来体悟其创作特色,更可以通过品读来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所在,尤其是在古诗词中,我国古诗词中诗人创设了大量的意象。要完整地分析了解诗歌,就要对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加以重视。从诗词意象着手,才能更好地探究诗人的创作情致和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时代的诗词中选择一些典型作品,对诗词意象的多重性、相连性和内涵性作了浅近的分析,使读者对诗词中的意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张云飞 《语文天地》2009,(10):33-35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如古人诗词中常出现“月亮”的意象,用以表示皎洁、清冷、团聚、离散的情调。在唐宋诗词中,诗人们除了爱用月亮作意象外,还较多地使用了“杨柳”的意象来表达各种情调。下面以唐宋诗词中的名句为例,略谈杨柳在古典诗歌中的具体意象。一.生意盎然、绿阴凄凄的早春意象在众多植物中,杨柳抽丝发芽是较早的,因此常为敏感的诗人捕来作  相似文献   

17.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繁多复杂,意蕴丰富深厚,对意象进行分类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和象征意蕴,准确地理解古代诗词文本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并根据意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8.
屈原所创作的屈赋文化对毛泽东诗词的创作风格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艺术风格的影响,毛泽东诗词继承和发展了屈赋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二是诗歌意象的影响,毛泽东诗词借鉴了屈赋文化中的诗歌意象;三是诗歌语言特色的影响,毛泽东诗词继承了屈赋文化中描绘湘楚地方风物特征的诗歌语言特色。可以说,毛泽东诗词通过对屈赋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成为20世纪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峰。  相似文献   

19.
刘毛古 《文教资料》2009,(2):141-142
古典诗词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教无定法",农教学中本文作者积极尝试了各种方法,其中运用比较阅读是经常采用的方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具体做法有:意象的比较,品味意象在诗词中的深刻内涵;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追踪诗人词人的心路历程;诗词写作风格的比较,揣摩不同风格作品各具的艺术魅力;写作对象相同但思想境界不同的作品的比较,体会不同作者各自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则是古诗词的生命。意境也叫意象,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表现在诗词中就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意象是诗词艺术的精灵,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比如“月”、“水”、“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