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福才 《金秋科苑》2009,(12):62-63
本文论述了防粘釜剂研究及发展历程,对氟乙烯聚合的粘釜和防粘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聚氯乙烯防粘釜剂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计的一系列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目前常用的柴油、菜油隔离性能和自行开发的HZ型环保沥青防粘隔离剂的主要性能,发现HZ型隔离剂具有隔离效果持久,环保无污染、无毒副作用的突出优点,可改变目前隔离剂使用盲目的现状,是替代柴油及其他隔离剂的革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总结在双面胶纸带中剥离方法及双面防粘带和双面胶粘带上显现手印的方法。方法:双面防粘带上手印经粉未显现、502熏显荧光染色等显现方法进行比较;双面胶粘带的剥离技术进行研究,用胶面显现粉进行显现结果比较。结果:双面防粘带上手印经502熏显荧光剂染色显现的手印和对剥离后双面胶粘带上手印用胶面显现粉显现的手印清晰完整,纹线流畅,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釜溪河的水污染情况,依据水质分析的国家标准方法,运用常规分析和仪器分析对釜溪河水的部分指标进行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测试。通过这些分析测试的结果,运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水质评价,为釜溪河的治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大型承压类设备,蒸压釜在工业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蒸压釜的质量和工作稳定性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蒸压釜故障是导致工业生产事故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蒸压釜的检验工作至关重要。通过检验,可以有效发现蒸压釜的问题,从而可以发现安全隐患,并通过及时的处理措施,保证其工作的安全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也有利于蒸压釜的日常维护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蒸压釜检验发现问题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机械密封在间隙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的主要设备聚合釜上的应用,阐述了釜用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并对安装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聚合釜聚氯乙烯生产的温度控制方案。由于聚合釜的大型化,变量多,温度控制异常复杂等特点,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CPU222,采用程序控制方式对聚合釜的温度进行控制,可缩短消除干扰时间,确保反应温度偏差控制在土5℃以内,从而达到产量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108 m^3聚合釜通过改变聚合入料工艺、缩短聚合进料时间、减轻气相粘釜、清洗聚合釜夹套等措施,提高聚合装置的生产能力,每年多生产树脂12440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蒸压釜使用现状,阐释了其工作原理,分析了蒸压釜的能耗问题。文章重点结合实际生产案例探究了蒸压釜的余汽利用路径,并就改进方案作出了经济效益的相关评价,文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能源资源浪费严重的大环境下,以管桩生产为例分析了蒸压釜的工作原理,重点研究蒸压釜能耗高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的蒸压釜余汽及冷凝水回收利用的建议,为相关的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初步研究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山茶油的工艺,探索在不同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温度等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35-40MPa,萃取温度30℃;分离釜Ⅰ压力8-11MPa,温度55-75℃;分离釜Ⅱ温度室温-40℃,即可获得比较好的萃取率,萃取的山茶油纯度较高;在成型的萃取设备中,小萃取釜的工艺参数对大釜参数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茶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山茶油的工艺,探索在不同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温度等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35~40MPa,萃取温度30℃;分离釜Ⅰ压力8~11MPa,温度55~75℃;分离釜Ⅱ温度室温~40℃,即可获得比较好的萃取率,萃取的山茶油纯度较高;在成型的萃取设备中,小萃取釜的工艺参数对大釜参数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讨了蒸压釜釜齿裂纹的形成机制,并从蒸压釜的工作条件,材料特性以及材料的加工工艺出发提出相应的预防、修复釜齿裂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压釜釜体长期在400℃、1600大气压条件下工作,所以对釜体的质量要求特别严格。生产高压釜釜体用的电渣锭是18.8吨和26.0吨。钢锭特别大,表面极易出现问题,而且会导致内部质量缺陷和锻造裂纹。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约束,一但表面不  相似文献   

15.
根据蒸压釜工作环境和受力状况,深入探讨了蒸压釜釜齿裂纹形成的机制,并从蒸压釜生产工艺,质验维护,使用过程三个方面提出防止蒸压釜釜齿开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在用蒸压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沟槽进行检测,修补及对沟槽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周晓  李杨华  甘歆 《大众科技》2007,(7):107-109
初步研究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山茶油的工艺,探索在不同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温度等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35~40MPa,萃取温度30℃;分离釜Ⅰ压力8~11MPa,温度55~75℃;分离釜Ⅱ温度室温~40℃,即可获得比较好的萃取率,萃取的山茶油纯度较高;在成型的萃取设备中,小萃取釜的工艺参数对大釜参数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6)
氢氧化锂重结晶工序,重溶解釜是主要设备。为了在控制重溶解釜内温度的同时,还控制夹套的压力,保证重溶解夹套在设计压力以内,因此采用了超驰控制。  相似文献   

19.
顾炳其 《科技风》2012,(6):153-154
本文对立式搅拌釜 R-21机械密封的原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原结构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延长了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进料流量、进料温度、塔釜温度的控制对酸水回收率的影响,从而优化了工艺条件,减少了溶媒消耗,降低了青霉素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