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选取我国中东部三省的三种省级图书情报类期刊,对其在2002~2011年的论文进行引文分析,主要从引文总量、绝对和相对引文率、引文语种、引文类型、引文被引与自引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图书情报期刊十年间的期刊质量及学术水平有了飞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国6种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省级图书情报期刊,对其在2002和2011年发表的论文,从引文总量、绝对和相对引文率、引文语种、引文类型、引文被引与自引情况等方面进行引文分析。结果表明,6种省级图书情报期刊的质量及学术水平在10年间有了飞跃发展。以期使图书情报学界对我国省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发展趋势及情报吸收能力等方面有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3.
对六种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参考文献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文章对六种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在2000~2002年的引文量、引文率、引文年代分布、普赖斯指数、引文半衰期以及2002年各刊的引文语种、引文类型、期刊自引率、作者自引率和发表时滞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各刊的引文基础从总体上看应是客观、真实、充分和完整的,引文量和引文率均在逐年提高,但普遍对参考文献的质量重视不够,建议各刊应进一步提高普赖斯指数,缩短引文半衰期,增加英文文献引用量,以确保参考文献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学类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引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准确把握中国地质学类期刊引文的主要特征。【方法】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学术指标为依据,分析了31种地质学类期刊2009~2013年的学术地位和文后参考文献的现状及引用特征。【结果】地质类期刊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学术竞争力,篇均引文数高至71.9篇,平均值为32.4篇,显著高于中国期刊整体水平(12.6~15.9篇),但总体水平低于国际同行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引用特征表现在:参考文献的内容质量是关注核心;以时效性强的期刊类文献为主,专著和标准类文献较少引用;鼓励引用近3~5年的现时文献;来源期刊的专业学科和交叉学科文献占80%以上;自引率平均值为0.15,且逐年降低,五年总体降幅为30%,提高了期刊公信力。【结论】地质学期刊引用特征体现了地学领域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增强、作者研究层次的提高和期刊办刊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008年载文被引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008年载文被引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从被引篇数、被引频次、被引论文年份、被引论文作者、引用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计算出该刊2006~2008年的自引率(10.77%)和各年份的即年指标(分别为0.125 0,0.039 0,0.019 1)、影响因子(分别为0.386 9,0.407 9,0.386 5),客观地评价了《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及其在我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期刊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论文低被引情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及分布情况出发考察期刊学术质量,呼吁编辑同行做引文分析时可适当关注低被引论文情况,以期全方位认识刊物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零被引率、一次被引率、一次被引率减零被引率、二次被引率减一次被引率4种指标,定量考察光电类期刊、电子通信类期刊、工程技术综合类高校学报的载文低被引情况,同时将其和主流正向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排名并非一致。【结果】 我国科技期刊普遍存在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高的现象,收稿范围越大类别的期刊问题越突出,且反向考察期刊论文低被引情况能对正向指标表征的期刊评价信息予以补充。【结论】科技期刊编辑可从低被引论文所占比例、指标历年变化趋势、被引次数分布等几方面对期刊现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学术分区的国外综合类老年医学期刊的发文特点与学术影响力,探索我国老年医学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综合类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6种国外老年医学会主办的综合类老年医学期刊(Q1/Q2区和Q3/Q4区各3种),基于JCR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引证指标及相关期刊网站,主要分析期刊不同发文类型对学术影响力的贡献以及发文主题的差异,结合综合类期刊发展现状和学科特点提出提升我国综合类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建议。【结果】与Q3/Q4区期刊相比,Q1/Q2区期刊发文的来源国家比较广泛,发文量较高,且中国学者发文量排名靠前。Q1/Q2区期刊发文实际被引用率较高而零被引率较低,论著和综述类发文占比不高,但特色类和专题类发文量及被引频次均高于Q3/Q4区期刊,Q3/Q4区期刊指南共识类发文的学术质量需要提高。较Q3/Q4区期刊,Q1/Q2区期刊报道的亚专科主题数量少,且更偏向于多学科综合主题。【结论】为提高学术影响力,综合类科技期刊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发文量和质的统筹管理,重视特色栏目建设,加强多维度专题策划组稿,并且注重多学科综合主题方向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科技管理研究》是我国科学及科学研究的核心期刊,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该刊的载文量、下载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等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揭示该刊在我国科学及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及学术影响力,以期对期刊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方法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对2007至2009年5种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及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基金论文比和引用半衰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7至2009年《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 0 4 2、1152、1311,影响因子分别为1.224、1.270、1.359,即年指标、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逐年增高,且影响因子近年来始终在国内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学术质量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是我国美容整形医学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医学领域的重要核心期刊;同时,该刊可以适当增加载文量,还需要更加重视基金论文的选用、论文参考文献的新颖性及期刊的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的载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方法文献计量法和引文分析法.数据来源于维普引文数据库和CBMdisc,数据全部采用自编的计算机引文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指标包括期刊被引量,核心期刊引用量,被引文献年代分布及被引时差以及源文献来源期刊分布等.结果共有1338篇文献被国内的期刊引用2158次,1999~2000年年平均被引777.5±19.09篇次.被引时差平均为74.02月,引用高峰在1995~1998年4年间,共被引用1461次,占全部被引篇次的67.70%,高峰期年平  相似文献   

11.
两种农业学报引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圣琴 《情报科学》1998,16(5):444-448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两种农业学报(《西北农业学报》和《西南农业学报》)中刊载论文的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农业学报的论文著者引用文献均以期刊为主,占总引文量的65%以上;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论文的篇均引文数较低,自引率较高;引文的时间跨度较大,中、外文期刊的半衰期分别为5.1年和11.67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JCR原始数据为基础,定量计算了各国期刊的引用指标值。结果表明,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属较低水平。分析了中国期刊国际影响力不高的原因,并指出中国期刊应从数量型发展转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揭示期刊声誉与高影响力论文的关联,探讨高影响力期刊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期刊科学地理解与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定义期刊影响力区间,分析一组大样本高被引论文及刊载期刊在不同影响力区间的分布情况,并比较期刊高被引论文刊载量/率区间差异和高被引论文引用层级区间差异。[结果/结论]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高影响力区间期刊上,但无论论文引用层级如何,仍约有2%~3%的高被引论文刊载在影响力居后的50%期刊上;而高被引论文期刊仅占期刊总量的53%,其分布也呈现高影响力区间聚集效应,且刊载量或刊载率越大,高被引论文期刊聚集程度越高。最后提出在不同的评价情境下,辩证使用高影响力期刊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中文科技期刊下载计量指标与引用计量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中文科技期刊的下载计量指标和引用计量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和深入的定量研究。并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中文科技期刊两类计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通过分析对比统计数据,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于更好地应用期刊不同类型的计量指标,建立新的学术期刊测度评价体系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SSCI收录图书情报类期刊“非可被引文献”的引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SCI收录图书情报类期刊"非可被引文献"(NCD)的引证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对SSCI收录所有图书情报类期刊2011-2012年发表的NCD进行统计,并进一步统计各类型NCD在2013年的被引量。[结果]SSCI收录的图书情报类期刊NCD类型中数量最多的是Book review,达9723篇,其次是Proceedings paper和Editorial material,三者都超过了1000篇。从引证效率来说,Book的篇均被引量和文献被引量都非常高,其次为Reprint、Software review、Editorial material、Bibliography、Proceedings paper、Letter,文献被引率都超过了10%。而Biographical item和Meeting abstract引证效率为0。[结论]我国图书情报类期刊应当立足于期刊本身,设置多样化NCD类型,吸收国内外优秀图书情报学稿源,不断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郭丽娜  周群 《情报杂志》2021,(1):201-206,F0003,183
[目的/意义]颠覆因子的提出为颠覆性研究的识别和探测提供了新视角。对高颠覆因子论文的特征研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颠覆因子,为构建和完善颠覆性研究识别方法和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过程]以1954-2014年PubMed数据库中被SCI收录的12472382篇论文为总数据集,将前0.1%的12472篇论文作为高颠覆因子论文,选取1980-2014年的5966篇高颠覆因子作为研究对象,在考察高颠覆因子论文的出版年、国家、学科、期刊分布和引文曲线类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颠覆因子与传统计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结论]高颠覆因子论文主要集中于临床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且以高影响因子的医学期刊和综合性期刊为主;其引文曲线类型以多峰型占比最多,且睡美人型文献比例较高。高颠覆因子论文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但其颠覆因子与传统计量指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在实际运用中可作为论文评价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reveals different pattern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the XML research field on the Web and in print journals in terms of author visibility, and challenges the common practice of exclusively using the ISI’s databases to obtain citation counts as scientific performance indicators.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demonstrate both the import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use of multiple citation data sources in citation analysis studie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a developing “two tier”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8.
刘中兴  杨建林 《现代情报》2021,40(12):140-149
[目的/意义] 考察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内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 收集9种CSSCI图书情报学代表期刊2014—2018年有关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文献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使用范围、使用环境、使用动机、使用情感4个方面考察指标应用情况。[结果/结论] 分析显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使用处于主要研究h类指数的指标发展阶段,较多使用传统简便的文献计量指标,如h指数、发文量与被引频次;个人学术综合评价的多元指标融合途径研究较少,仍有必要继续加强包括多指标融合比较、进一步完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在内的学术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