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小组学习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小组活动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小组成员学习.尽管小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英语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多数教师都对如何组织高效的小组学习缺乏一定的认识,普遍的做法是让学生围坐一起进行"有意义的"讨论,而结果通常是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2.
小组学习是交际法中一种组织活动。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影响小组学习的因素。提出单一性别的课堂不适合进行小组活动,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能在同组中很好地合作;话题的选择,教师参与的程度等也影响小组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语文教师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这是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模式。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追求表面热闹,只重形式,不求实质,形成了赶时髦的"花架子",陷入"合作学习"的误区。笔者认为小组要合理分配,应在课外充分活动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课堂内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评价依据"。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课堂小组活动中,通过教师科学地设计环节、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搜集信息、积累资料、倾听思考、合作学习、发散思维、创作作品。小组合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靠模拟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把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学会组织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把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下面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课堂小组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更具推广价值.本文基于课堂小组活动的教学实践,分析总结了课堂小组活动在英语教学中对于锻炼学生合作交际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精神所起的作用,并就如何通过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选择好的话题、指导学生做好前期准备、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进程控制等手段有效地组织课堂小组学习活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占芬 《考试周刊》2014,(15):102-103
要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就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培养合作精神,用竞争带动合作;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提高小组学习质量;重视独立思考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走进小组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表明,它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个性及人际交往能力在合作中得到较好的发展,加强了集体意识,培养了互相协作的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小组活动模式,提出了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效课堂呼唤的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形式。合作学习的"合力"就在于把每个人的能量凝聚为团队精神,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何国茂 《课外阅读》2011,(12):68-68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又是一种新的学生学习方式,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