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五四”是中国文化由传统而现代的转捩点 ,国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也在这时开始。作为新文化运动有机部分的“整理国故”带有新时代的色彩 ,“历史的眼光”、“进化的观念”成为学术研究的思想和原则 ,“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成为研究者自觉的追求。所有这些构成了“五四”前后国学研究学术思想的新变。  相似文献   

2.
国学如何走向现代化是国学研究最迫切的命题。为使国学现代化推进得更为坚实,需要研究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明确以国学为本位,以避免现代化过程中国学被边缘化。本位是指主体、基础和前提,并不导向保守;二是提升现代化内涵,将国学的有益因素糅合其中,为国学现代化争取到更大发言权;三是要解决国学现代化研究中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当前应该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自信认识国学对于现代化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言不尽意","成文"以"尽意",这是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的基本思路之一;能使诗达到"意无穷"境界的乃是诗之"象外之象"、"声外之音",则是其另一重要基本思路;这两个基本思路联系在一起,构成汉语古典诗歌语言哲学完整的内在理路.以"意无穷"为最高境界的汉语古典诗歌,昭示着这样一种文化精神追求在诗歌的形式创造过程中,汉语通过对自身形式有限性的不断超越,不断超越着自身表达功能的有限性.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这种深层的语言哲学思想,是思考汉语现代诗歌乃至现代语言哲学的一些相关理论问题等极其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老子哲学、美学是一种立象观道的人生态度。相对于可读(解)的名,老子眷注于一种可静观的象。本文立足于象的本体自觉,揭示古典意象理论尚象特征的价值根源。老子哲学、美学与中国古典意象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价值关联而不是理性对应。意象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根源于老子哲学、美学价值祈求的影响。在此种影响下,古典意象终于走出认知理性框架,祗向于对境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5.
国学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学科,它以儒家经典文献为主,兼及诸子百家"五四"以前的政史诗文著作为研究对象,在校勘、训释的基础上,阐释作品的积极意义并探讨学术思想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国学具有学术性、国家学术形象的代表性、研究对象不可更改的终结性等特点。国学与传统文化、炎黄文化、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又保持互相的学科界限。  相似文献   

6.
外语院校国学教育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目前外语院校国学教育状况并辅之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从国学教育的课时数、课程数、学生对国学教育课时数、课程数的需求、对目前国学教育的满意度、开展国学教育的最佳途径等方面着手对外语院校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邵盈午 《文化学刊》2009,(5):131-138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停办,从表面上看,其主因似乎是由于王国维、梁启超的相继殂谢,不复为继。但从深层原因分析,国学研究院的特殊定位与所面临的时代风潮的冲突、传统学术在近代学科体制转型过程中所遭逢的两难困境,以及传统书院式的通才培养与现代教育对专才的倚重之间无可避免的内在矛盾,恐怕才是其自我终结的深刻原因。腾实飞声的清华国学研究院,距今已逾80年;它在历史上的存在虽仅4年,但其影响却不容小觑。今天,我们重新“回首沧桑路”,虽然此举未必能够对现代的学术运行制度、学术评价体系的弊端提供直接的应对效用,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人文境界的象征,它至少可以为当代学人和现行学术体制提供一种反思,一种参照,一种文化自省,一种价值理念,乃至一种精神范式与人格自律。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和局部景点的命名,往往引发游人的形象思维,从而由物境进入审美的境界。其对联虽仅片言只语,却意蕴隽永。置身园林,时闻弦外之音;游毕而归,每有不尽之意,是意境美的无穷魅力。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则表现在景物的动态化和在不同的季节与时辰具有不同的风景系列上。  相似文献   

9.
正由国学大师傅璇琮领衔与知名学者艾荫范、刘继才主编,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持的《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以下简称《比兴转义大词典》)一经东北大学出版社推出,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其应用价值、学术价值、育人价值,以及开拓生态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得到了专家、学者的普遍赞誉与认同,本文就此脞谈闻见,以供来者思考借鉴。第一,《比兴转义大词典》的应用价值。我想有两个方面值得称述。一是,强化母语的规范化建设。如黄霖先生  相似文献   

10.
<正>《礼记》承载着中国精神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早期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礼记》英译的研究在国内外可谓凤毛麟角,或集中在理雅各英译本的文本分析,或将《礼记》作为五经的一部分一笔带过,或是文本介绍,其英译海外传播研究至今未见系统梳理。因此本研究欲通过解答以下问题对《礼记》英译传播做一历时整理:《礼记》英译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下《礼记》英译如何传播?  相似文献   

11.
国学研究中知识与价值二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研究中知识与价值二元论李庆本梁启超在《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一文中曾将国学研究区分为“文献的学问”与“德性的学问”两类。不过从整体上看,梁启超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种区分,当他言及治学的时候,无不兼及道德修养,这还是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的套数,即将知识...  相似文献   

12.
从边缘到主流——文化报道在对外宣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国学院,承担国学专业的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校长纪宝成表示,重新审视国学与振兴国学,已成为中国恢复文化自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从文献学角度看国学研究的新起点刘跃进所谓“国学”,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关于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态度以及现在谈论国学研究的意义,涉及的问题相当多,范围也很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就学术层面而言,我个人觉得,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就...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1,(1):7-7
贺昌盛在《东南学术》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可以成为"国学"的有效载体,因为这里所说的"国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共同体"的标志。非但如此,正如欧美和日本的"中国学"研究一样,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国学”热中,正确的态度是应当给“国学”一个准确的定位。“国学”既是一个可以成立的独特的学科,也不应使其庸俗化。“国学”的提出,是中国学人在西风东渐的文化背景下现代学科重新划分中的应对智慧和策略的体现,“国学”的内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学科范围内的学术。“国学”应当是一种学术的定位,讨论“国学”的范围,是学术的范围,而不是全社会,因此,对出于商业目的的大众传媒的炒作应当保持警惕。给“国学”一个定位,给传统文化一个“度”,对近二十几年的文化热进行反思,乃至于对今后的文化取向的选择,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国学与中国当代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与中国当代学术”研讨会综述桐川1997年12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与《中国文化研究》杂志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联合举办了“国学与中国当代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首都主要高校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李学勤、曹道衡、褚斌杰、聂石...  相似文献   

17.
王铭镜 《文化学刊》2023,(4):130-133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包容性极强,常看常新不断发展的研究性文化学科,它既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又是讲究实证精神的“实学”,必须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构建科学的方法论不仅要在内涵、基本原则上与古典文献学研究相契合,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对古典文献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的古典文献学科是一个多面体,依靠单一、僵硬的视角是看不到全貌的,要研究这个多面体,最重要的是视角的发展、变化以及对观察客体的透析度、契合度,用最科学的角度看古典文献、学古典文献、用古典文献。  相似文献   

18.
雅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和艺术批评标准,它所呈现出的审美精神贯穿于中国文艺美学始终。它的理论张力使其表现出多种审美形态,古雅和风雅即为其中两种。古雅意旨超远、古朴、厚重,具有高风远韵的审美风貌。风雅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是一种雅正精神,一种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日本的风雅理念则是游离于社会政治之外,埋头于自然,顺从造化,追求物我一如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9.
宋欣 《职业圈》2014,(4):32-33
汉服、诵经、孟母堂、私塾、于丹、祭孔……-。近几年来,随着这些词通过媒体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人们总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国学”的冲击。而当人们正庆幸国学终于从书斋走近大众的时候,一些类似“天价国学班”之类的浮躁之风也悄然而至。  相似文献   

20.
国学的内容应该是以儒学为主体的诸子百家人文社会科学。国学可以与西学、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行不悖,共存共荣。尤其是在世界多极化、思想多元化的全球化时代,提倡百家争鸣,国学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在今天弘扬国学,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