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少林正宗练步拳》为旧时南京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通用教材,根据四川民间拳术“龙拳”而易名。民国20年(1931年)春,央馆编审处第二任处长吴志青,将刘崇峻顾问之“龙拳”整理成文并自作示范图像交由上海大东书局正式出版且易名为《少林正宗练步拳》。  相似文献   

2.
祁美娟 《精武》2006,(12):32-33
少林之拳式,以五拳为最著,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此五拳者,各有其妙用。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龙拳练神,精而习之,不难有龙行虎奔之效,而且获祛病延年之益。综五拳之手法,共一百七十三手,依少林技击术功夫之次第,须与一切普通运气使力,及各种马步手法等,俱习之娴熟,而后始可练习五拳术。至五拳之次第,以虎豹为先,蛇次之,鹤又次之,龙拳则最后,盖以龙拳之使运,全用气功为、王,周身夭矫如游龙之行空,所谓骨节通灵身心手足,均一气贯串,上下相印,然非数年功夫不易到此境界。据少林师法巨子所传授,谓少林自明季以后,已由释宗而与道术相参贯,即如五拳之气功,其中已十分之九系道家修养功夫,可谓释道合并之征矣。  相似文献   

3.
民国查拳名家、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大学专职武术教授、南京中央国术馆顾问于振声(1871-1958年)先生。 民国查拳名家、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少林门门长、建国后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王子平(1881-1973年)先生 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宝库里的一件珍品。相传起源于距今816年前的南宋建  相似文献   

4.
张学山 《武当》2011,(12):41
少林洪拳源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拳谱载:"打遍天下第一家,太祖功夫最可夸,大宋皇帝赵匡胤,少林寺里传秘法,十八绝技第一先,古刹练至金銮殿,若问此拳名和姓,少林洪拳传于他。"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在未成就大业之前,曾出家到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学习正宗少林拳法,历经多年苦练,颇  相似文献   

5.
白鹤拳是著名的少林五拳之一(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其创始人是方七娘。后经莆田少林武僧杨少奇(人称五八先)传承和发扬,独创融入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乩手后,又自成一派,独树一帜,称为'莆田白鹤拳'。其套路招式、演练风格、练功方法与永春白鹤拳已有明显不同。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国家体委首次列入的我国武术研究委管课题《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和内容研究》,由武汉体育学院、郧阳地区体委、武当拳法研究会三家共同完成,8月初由国家体委科教司组织专家、学者在湖北武当山通过鉴定.武当拳系,是中华武术群星璀灿中的一颗瑰宝,是如少林武术一样,同为中华武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然而,已故武术史家唐豪先生《少林武当考》一书问世后,宗其说者竟引申"武当无拳论".几十年来,对于武当拳系是否存在?武当是否有拳等问题,一直萦绕武术界而悬而未解.  相似文献   

7.
春雪荐书     
《新体育》2010,(10):78-79
《连手道》人民体育出版社 热度: 内容简介 连手道是少林绵张拳、鹰爪翻子拳和九宫八法十二雁合手提炼出来的技击精髓,是鹰爪拳的高层次功夫,所以不是武功功底深厚者再练此拳.不能达到登峰造极之地步。  相似文献   

8.
我年已八十有二,在长期推拿临床实践中总结有八种手法,即按(也是同道们常说的"点穴")、拿、滚、摩、抹、摇、揉、拽等八法,而八法之一的"拽",即"点穴"与气血的关系。人们一向认为少林为外家拳,武当为内家拳。又认为外家拳以刚为主,内家拳以柔为主。岂不知少林中的功法之一——点穴功却以柔克刚。由此可见,少林亦有柔术。"点穴"功法难学、难练,其功理奥妙,所以,流传至今,练习点穴功的人或会点穴功的人实在太少了。点穴的理论与其功法,不但是制服对手的武功,也是治疗疾病的疗法。从医武结合的观点来讲,它可以解人之危。  相似文献   

9.
形意拳又名"心意拳"、"行意拳"、"六合拳",与太极、八卦、少林并称中国四大名拳。关于形意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是北魏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所传,意在摄生,而技击次之,又有人说是北宋张三丰所授,1930年,徐哲东的《国技论略》和唐豪的《少林武当考》中均指出达摩与武术无关,张三丰传形意拳也  相似文献   

10.
八极拳功法修炼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清海 《武当》2007,(12):32-33
本文所议八极拳功法系列,乃原南京国术馆教练魏鸿恩老先生所传,亦为八极拳人之秘笈。八极拳,原名为"巴子拳"(见金一明著《五当拳术秘诀》,一七《拳术总论》)。所谓"巴子"一词,在巴语中乃老虎之意。即"虎拳"【愚生刚至秦皇岛时,尚有称八极拳为虎拳者。据传,清代有一大内张姓八极拳高手(张四成)即为川人;另外从八极拳基础"金刚八势"之"虎跳"步形看来,也酷似巴人(土家人)集体舞中领舞者之步伐。】  相似文献   

11.
通风报信     
《中华武术》2000,(7):17-18
少林武僧团京城展雄风 作为“2000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中的重头戏之一的《少林雄风》是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精心制作、隆重推出的一台以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为宗旨,努力使传统的武术表演进入艺术殿堂的精彩节目。《少林雄风》取材于中国嵩山少林寺武僧的日常生活。全班人马均由少林武僧团演员担任,堪称世界上惟一正宗的少林真传。《少林雄风》浓缩了一千多年少林武功历史的精华。这台节目由曾在国际上数次获奖的李西宁女士担纲导演。整台节目以春、夏、秋、冬分为四场,歌唱表演分别展示了十二生肖象形拳、硬气功、各路拳术、十八般兵器及少…  相似文献   

12.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13.
民国18年(1929年)12月20日,曾经被央馆聘为顾问之职的查拳大家、国立南京中央大学专职武术(国术)教授于振声委托专人送来一封“致张上将之江馆长函”。  相似文献   

14.
黄百家著《内家拳法》,其中“练手法,练步法,拳术打法,练拳秘诀”颇具参考价值。而“拳家八反”一节,更是道尽世人习拳弊端。纵观当今习练散打、自由搏击者,愈见其真知灼见。 《内家拳法》所载拳家八反为:“一懒散迟缓;二歪斜寒肩。三老步腆胸;四直立软腿;五脱肘截拳;六扭臀曲腰;七开门捉影;八双手齐出。”(第八反当今习武者中均无此弊,故略去不谈)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1,(9):5-9
1901~1949年 1909年 霍元甲(1869~1910)创建上海精武体育会,初名为精武体操学校。第二年,改名为精武体操会,简称“精武会”,传习武术。 1911年 天津中华武术会成立。 1912~1949年 武术论著大量出现。如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孙福全(字禄堂)著《八卦拳学》,唐豪著《少林武当考》《内家拳研究》《中国武艺图籍考》,姜容樵著《八卦掌》《太极拳术讲义》《秘宗拳》《青萍剑》《当代武人奇侠传》等。  相似文献   

16.
据香港《东周刊》杂志报道:1994年“挑战杯”少林散打搏击大会战于8月27日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举行。该大赛由香港拳击总会主办,参加搏击战的有拳击、泰拳、跆拳道、踢拳道、自由搏击及中国散手高手。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中国)少林散手冠军‘武状元’不堪西洋拳一击,纷纷弃权不战而降,勉强上阵应战的也仅三、四回合即败,大多数少林高手见到外国人拳硬、腿硬、力大,均弃权不出战。”  相似文献   

17.
名拳介绍龙,乃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物,也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本刊特介绍著名的峨嵋派防身御敌、修身养性的内功秘拳《峨嵋五龙拳》。该拳历史悠久,经历代名师加工提炼,终形  相似文献   

18.
廖冬晴 《武当》2003,(11):11-12
九宫掌是九宫门主体功法,又名九宫拳,全称九宫阴阳连环掌,是武当派九宫门历代秘传武技。九宫掌起源于少林心意拳、松溪内家拳和《易经》、《拳经》、《孙子兵法》等古代经典著作。 九宫掌的第一个来源是少林心意拳。九宫掌的实际创始人李逸鹤在《拳论》中说:“余幼习武,始学  相似文献   

19.
  范克平 《中华武术》2005,(9):58-61
闯少林拳是目前发掘的一套存世于今且有图片、文字作著录的南派少林甘凤池拳法。据民国21年(1932年)上海中西书局正式出版的《少林拳图解》一书中介绍:“(闯少林拳)为甘凤池拳法。传于万邦才。邦才传鲍永福。永福传真州徐淦林。而笔者所整理的闯少林拳,则是根据旧时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  相似文献   

20.
韩起 《精武》2007,(11):20-21
《道新拳论》一席话,读懂胜练十年拳凡碰到有人问我:练武术,看谁的书好?我一律回答:看《道新拳论》。"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我看来,《道新拳论》这一席话,你若读懂了、理解了,能胜练十年拳。甚至,赵道新的很多"一句到位"的话,你吃透几句,能少走好几年弯路,譬如下面这几句——"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见《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第三天)"把实战视为艰苦和危险,并作为最后才能进行的高级训练是不对的。我们在进行了短期的基础训练后,应把实战作为家常便饭。"(见《谈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