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师爱的智慧     
师爱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一种教育智慧。师爱不是要为学生牺牲自己,而是应为学生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师爱的价值不在于教师付出多少,而在于学生感受到了多少。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双赢。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热爱学生,把师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润 《青海教育》2009,(4):50-51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理智感、责任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感,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者,更是落实师爱的重要责任人。教师若无耐心,不讲究教育方法和时机,学生并不一定会接受。这正如一些教师埋怨的:“我为了他好,他还不领情”。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仅有师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瞳爱,接受你的爱。  相似文献   

5.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美感和道德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师爱的内容应包括: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等: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工作用自己的爱生行为为后人树立了师德风范,这是条成功的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经武 《班主任》2000,(1):18-19
热爱学生,既是教师师德高尚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和手段。可怎样去爱学生,让师爱充分发挥其教育效益呢?在我们教坛流行的许多师爱观念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但不容忽视的是,有一些师爱观念尽管流行,却没有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它们是颇值得商榷和推敲的。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师爱教育,不仅是中学师爱教育的延续,也是大学教育自身的要求。师爱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手段和力量之源。辅导员、班主任是实施师爱教育的主体。师爱教育的实施包含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尊重与信任、同情与理解、期望与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简言之,“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从生活、身心健康到学习的每一个方面给予关心爱护。师爱是一团火,一缕阳光,它能温暖学生的心,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沐浴在春天温暖的阳光之中。师爱是一场春雨,一片蓝天,它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净化学生的灵魂,使学生如春苗般茁壮成长。师爱是一种修养,一种心态。教育是一个充满无限爱的教书育人过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以满腔热情,真诚、无私地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体现教师高尚的职业修养,良好的从教爱生心态。师爱是一种宽容,有如母亲对待孩子的那份情怀。学生有了过失,或耐…  相似文献   

9.
师爱是师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的重要内涵。师爱的本质是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积极的情感和能力。师爱本身即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并能发挥出重要的教育功用。从教育实践角度审视,师爱是艺术,是教育的实践智慧,并蕴育在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0.
谈师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实践证明.没有真诚的师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师爱不是一种直觉的情绪反映,而是一种无私无悔的情感活动。师爱不以直接的血缘关系为基础,不期待学生以后对自己作出任何报答,甚至并不要求学生察觉或记住自己的真情。这是人间一种最无私的爱,因而师爱比母爱更加真挚高尚,更加博大精深,蕴含着更加深广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内涵。教师热爱学主、这是天经地义的.是每个教师熟知和必备的职业道德.然而真正做到并非易事。教…  相似文献   

11.
爱,教师的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 《教育文汇》2005,(9):27-28
如果说无私的师爱是阳光,那么,她应当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高尚的师爱是雨露,那么,她应当播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方向,对班级的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师爱,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和核心。师爱的具体表现应是,既要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又要从严要求,从而使班主任工作达到更高的层次。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师爱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爱。一般认为,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热爱、尊重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行为,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爱。比起人类最本能的一种爱——母爱,师爱则体现为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相似文献   

13.
热爱学生是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教育学生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这种真情和爱,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爱。由师爱引发出的种种教育结果,即师爱效应。师爱,更是班主任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素质之一,是教育因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那么,如何合理发挥师爱效应的作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几个方面着手,它包括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的准备、提高;班主任工作方法的优化组合;对学生个性心理的研究,等等。概而言之,即在教育工作中应具有四颗心:为c。龙宫c。、公正心和信心。摈弃一颗心:偏心。一、关心学生—…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项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师爱,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师爱。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苛"的不同教育方法,以师爱轻轻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引领学生向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育人的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学家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师爱不仅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客观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主观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论“师爱”     
与人类形形色色的爱相比,师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私、高尚、圣洁的感情。它在教育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它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进行,关系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因而,人们对师爱极为赞誉,称它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师爱也是人们对教师作出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那么,怎样的爱才是师爱?师爱怎样区别于人类的别种情感?它在教育中具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蔡旗 《文教资料》2007,(2):126-127
师爱也是教育爱,一般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洁而真挚的、普遍而持久的爱。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和提倡师爱,并把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师的天职。教育实践又表明,师爱又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些探讨和分析。一、师爱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条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爱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结构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来说,期望得到成人的爱,既是他们的本能要求,又是他们个性健康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环境因素。儿童的最初生活…  相似文献   

18.
师爱是一种关系品质,是把教师和学生放置在一种关系之中,放置在彼此最真实的生命存在中。师爱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不理解师爱的本质,给予学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爱。要提高师爱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理解师爱的本质,具备师爱的能力,以学生为本,学会沟通。  相似文献   

19.
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爱护、尊重、关心、信任、期望以及尽责的情感。师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多数时候,我们都和学生朝夕相处,我想:如果我们能以爱心换真心,让学生喜欢自己;变枯燥为生动,  相似文献   

20.
浅议师爱     
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师爱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育的一种责任,愿每个老师都是爱的使者,成就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